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禾日前,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協同創新項目“我國南方地區稻米 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座談會在湖南長沙召開。專家們認為,大氣沉降、污水灌溉、土壤鎘本底值較高、肥料和 農藥等 化學投入品等是稻米中鎘的主要來源;通過葉面調理劑、微 生物制劑等的使用,能使部分 鎘超標農田生產出鎘達標的稻米。
?
2015年中國農科院啟動了“我國南方地區稻米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項目,經11個協同創新團隊,及相關企業1年多的研究和大田試驗,發現早稻品種的遺傳背景對稻米鎘含量有*其顯著影響;晚稻灌漿期蒸發量大,稻米鎘超標率更為嚴重。
?
農業部環保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劉仲齊說,耕地土壤中的鎘含量處于動態變化中,受降雨量、灌溉、深層土壤中鎘含量等因素影響。大田試驗證明,通過使用特定葉面調理劑,能使晚稻中鎘含量下降30%—50%;研究出的高效吸附鎘離子微生物,其細胞直接鰲合鎘離子,進而減少土壤環境中游離的鎘離子量。結果表明,該微生物工程菌可吸附約60%的鎘離子。
?
“來自生產廢渣的海泡石、坡縷石可顯著降低酸性稻田土壤中可溶性鎘含量,降幅達40%—70%,使中輕度鎘污染稻田生長的水稻糙米中鎘含量降低到0.2毫克/千克的國家標準?!眲⒅冽R說。
?
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所長陳萬權研究員說,紅麻、亞麻等具高富集鎘、耐鎘性。鎘污染農田經1年多苧麻種植后,土壤鎘含量從1.22毫克/千克降到1.12毫克/千克,降低8.19%,同時麻干皮產量保持較高水平。
?
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王衍亮說,據國家要求,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要達4000萬畝,2030年達90%。這就要求加快稻米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技術的研究,并使農民用得起、用得好。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