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29日訊 (記者 金瀟近日, 質檢總局發布了《“十二五” 進口 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十二五”期間,全國各 出入境 檢驗檢疫機構共對來自202個國家(地區的479.1萬批(貨物批,下同、2203.2億美元 進口食品實施檢驗檢疫。據統計,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 食品12828批、6.8萬噸、1.5億美元。此外,五年間進口食品貿易額增長了22.6%、年均增長率達5.2%,我國已成為全球**大食品進口市場。
?
6月29日,質檢總局在京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發布了《“十二五”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并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十二五”期間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狀況。
?
**,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依據《 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開展進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頂層設計,制修訂6個部門規章,出臺了36個規范性文件。
?
第二,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初步建立了覆蓋“進口前、進口時、進口后”三個環節,包含21項制度的進口食品安全治理制度體系。五年來,質檢總局共對63個國家或地區的92種食品進行了體系審查,截至目前,共有178個國家或地區的2165種高風險產品獲得準入;累計對肉類產品、乳制品等高風險產品的1.5萬家境外食品生產企業實施注冊,其中包括18個國家或地區的74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102816家境外出口商、26065家境內進口商取得備案。
?
第三,監管成效進一步彰顯。“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2828批、6.8萬噸、1.5億美元,不合格食品共涉及109個國家或地區,其中歐盟、臺灣地區、東盟、美國和韓國列前五位,占不合格食品的75%以上。
?
第四,處罰力度進一步加大。五年來,將204家違法違規的境內外食品生產企業列入不良記錄名單。五是共治格局進一步形成。五年來,質檢總局通過加強與國際組織、境外政府以及政企之間的合作,與全球主要貿易伙伴共簽署99項食品安全合作協議,有效推動了食品安全共治格局的形成。
?
質檢總局表示,對于檢出的不合格食品,各地檢驗檢疫部門均按照有關規定做了退運或銷毀處理,未進入國內市場。有關詳細信息在質檢總局網站上予以公布。
?
此外,質檢總局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境外生產的食品時,可以通過“三看”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
一看中文標簽。《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外包裝沒有中文標簽的食品,請不要購買。
?
二看檢驗檢疫證明。檢驗檢疫部門對每批經口岸查驗的進口食品均出具“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消費者可以向經銷商索取該證明。沒有該證明的境外生產食品,請不要購買。
?
三看產品檢驗檢疫準入情況。質檢總局目前對肉類、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水產品、燕窩、腸衣、植物源性食品、中藥材等進口食品的生產國家(地區實施評估和審查制度、生產企業實施注冊制度。消費者可以登錄質檢總局“評估審查符合要求的國家或地區輸華食品目錄”信息系統查詢進口食品準入情況。未獲準入國家(地區、未獲注冊生產企業的相關食品,請不要購買。如在購買進口食品時有疑問,消費者可以向出具檢驗檢疫證明的檢驗檢疫部門咨詢,咨詢電話是當地區號+12365。
?
附:一張圖讀懂“十二五”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
?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相關商品
暫無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