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央廣網武漢5月20日消息(記者左艾甫 通訊員錢順妮在微信看到治療咳嗽的偏方,
面對如今微博、微信里廣泛流傳的健康信息,公眾該如何取舍?這些信息有無科學依據?對此,多為醫療專家認為,若盲目聽信這些所謂的“微健康”信息給自己治病,很不科學,說不定還會嚴重傷身。
劉女士今年56歲,退休在家每天沒事的時候就發發微信,看看朋友圈。她每天都能在“朋友圈”里看到上百條各類信息,在這些信息中,有不少是關于健康和養生的。一周前,有些咳嗽的她看到朋友圈里說把橙子切開,撒上鹽,在鍋里蒸熟了吃可以治療咳嗽。劉女士便按照這個偏方吃了一周,咳嗽不但沒好還越來越重。感覺肺都要咳出來的她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呼吸內科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已經成了肺炎,需要住院治療。
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胡軼介紹,咳嗽有很多種原因,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異物吸入等等都會引起咳嗽,但不管是哪種咳嗽,我們只能把鹽蒸橙子看作是一個偏方,具體有沒有道理很難說,也并不值得推廣,因為攝入鹽分過多本身容易導致咳嗽,還容易加重心腦血管方面疾病。
微信偏方很多不靠譜? 注意甄別才能真健康
微信上還有一個所謂的秘方“針刺放血能治愈中風”,稱患了中風,此時趕緊拿針扎十指尖和耳垂部位,讓血流出幾滴,如果病人已經口齒不清、嘴角歪斜,用此法幾分鐘后,就可以恢復原狀。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葉飛介紹,“針刺放血療法沒有科學依據,而此時網友采用此療法去救治患者,很可能會耽擱了*為寶貴的搶救時間,釀成嚴重的后果?!?/p>
胡軼主任介紹,利用微博、微信這樣的通訊方式,傳播比如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保持心理健康等正確的健康理念和養生方式是應該鼓勵的,可以提高人們的健康素養和生活習慣,但傳播沒有依據、不科學不規范的醫療信息,就會將人們引入誤區,說不定會影響健康和耽誤病情。
胡軼還提醒,網絡上的科普性文章常常只能介紹某階段的某種癥狀及治療,不能全方位的評估病情,對號入座后易導致讀者以偏概全,既耽誤治療時間,也可能使簡單的病情加重。還有很多網絡傳播健康偏方并未經過臨床驗證,擅自使用是比較危險的。身體出現不適,一定要到醫院就診,疾病的治療應找出真正的病因,對癥治療才能有好的治療效果。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