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記者劉偉林
??? 黑龍江農墾九三
??? 九三墾區耕地面積402萬畝,處在黑龍江第四和第五積溫帶之間,正是農業部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中所指的“鐮刀彎”地區中的東北冷涼區,調減玉米成為今年農業工作的重點。
??? 九三墾區是傳統的豆麥產區,近年才開始種植玉米。管理局農機局長蔣明明說,九三墾區年有效積溫在1900到2200之間,無霜期97到120天,以前主要種植大豆和小麥。小麥種植幾乎無利,當地只是用來調茬,2006年德美亞等生長期短的玉米品種引進后,因效益好,玉米種植迅速發展,到2010年超過了百萬畝。
??? 蔣明明說,當地玉米坰產11噸以上,種1畝玉米的純效益超過300元,是當地收益*好的大田作物。但從銷路上看,80%都進了糧庫,如果沒有臨儲收購根本找不到銷路,必須退出種植。
??? 從去年秋天開始,九三管理局圍繞“九三不種玉米,種什么?”“假如玉米退出保護價,九三怎么辦?”“種完了怎么銷”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全局干部職工以市場為導向,走出去找目標市場,解決“種什么”的問題。
??? 大西江農場場長馬偉林告訴記者,玉米讓農場職工掙了幾年好錢。他們農場的玉米畝產1500到1600斤,去年價格每斤0.66到0.7元,每畝純效益320元以上,比種啥都強,但回過頭看,他們的玉米七成以上賣給了糧庫,玉米退出保護價后根本不能種。雖然去年秋起垅秋施肥都是按玉米進行的,玉米種子也訂完了,但根據今年的形勢,寧可承受損失也將玉米面積由14萬畝減少到6萬畝。
??? 壓縮“鐮刀彎”玉米后,九三墾區以“壓玉、增豆、擴經飼、提品質、突綠色、增效益”為原則,圍繞向優化糧經飼結構、優化品質結構、高效經濟作物、訂單農業、綠色有機等方向調整種植結構。大豆面積由160萬畝增加到227萬畝;種植青貯玉米和飼草26.5萬畝;設施蔬菜、雜糧雜豆由6萬畝增加到26.5萬畝。訂單面積由12.2萬畝增加到50萬畝。
??? 九三墾區還充分利用非轉基因大豆核心保護區的優勢,擴大大豆專用品種種植,落實面積40萬畝;全局75%以上的耕地實現綠色有機種植,綠色種植302萬畝,有機種植面積5000畝。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