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食品的 生產日期、 保質期等事項沒有顯著標注”“宣傳虛假或夸大”……昨日,廣西消委會聯合40省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共同發布的《全國 食品安全 調查報告》顯示,八成 消費者都遇到了各種食品 安全問題。此外,七成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是消費 投訴能否得到及時 處理,認為應該嚴格執法、加大 監管力度。
?
? ? 近八成消費者遇食品安全問題
?
? ? 食品安全始終牽動著消費者的心,近八成消費者表示食品安全問題“遇到過,但較少”。在消費者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中,“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事項沒有顯著標注,不易辨識”占比超過60%;“宣傳虛假或夸大”“餐飲企業生產環境臟、亂、差,衛生不達標”和“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過了保質期還在銷售”三種情況的占比均超五成;另有較多消費者遇到食品摻假摻雜、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情況;還有消費者遇到“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污染物含量或致病性微生物超標”“轉基因食品沒有按照規定顯著標示”及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沒有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等違法情況。
?
? ? 那么,哪些場所*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調查發現,86.51%的消費者認為路邊早、夜市或小攤*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占比*高;其次是網店,有57.13%的消費者認為網店*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
? ? 此外,近半消費者對食品的色澤、外觀等感官方面并不敏感,六成多消費者沒受到產品成分、生產廠家的影響。這也提醒部分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還應多關注食品的色澤、外觀及產品成分、生產廠家等因素。
? ? 仍有消費者不知新《食品安全法》
?
? ? 去年10月1日,新修訂的《 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而對于新的《食品安全法》,73.41%的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是消費者的投訴能否得到及時處理,37.45% 的消費者關心從源頭到餐桌如何實現食品全程監管,37.89%的消費者關心各部門能否狠抓落實,嚴格執法,讓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
?
? ? 對于新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對不法行為的懲處力度這一舉措,消費者又是怎么看?調查顯示,64.24%的消費者表示效果很難說,關鍵要看是否真正落實到位;30.88%的消費者表示非常好,可形成有效震懾;僅有4.89%的消費者持否定態度。
?
? ? 新《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對此,有37.35%的消費者點贊表示該法條會激發消費者依法維權的積*性;但29.35%的消費者認為檢測成本高,且認定商家的“明知”行為比較困難;24.89%的消費者認為“一般,很難真正落到實處”。
?
? ? 超七成消費者希望加大監管力度
?
? ? 從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來看,7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利欲熏心,而相關部門執法不嚴,監管力度不夠,以及對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懲罰力度不夠,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主因;有54.20% 的消費者將原因歸咎于自身,認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欠缺以及自我保護能力不足也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這就要求食品行業要加強行業自律和信用建設,監管部門也要嚴格執法,加大不法生產經營者的監管和懲處力度。
?
? ? 那么,在遇到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之后,消費者又會如何處理?調查顯示,選擇找商家要求退換或賠償的占比*高,為56.70% ,向行政部門或消協投訴的,排在第二位,占比17.81%;直接聯系生產廠家的則較少,僅為4.29%。這就要求食品銷售者要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不要推諉責任,力爭將消費糾紛解決
?
? ? 在這一環節,調查還發現,仍有 19.91%的消費者在遇到問題食品后,會選擇“忍氣吞聲,自認倒霉”,這就要求消費者要強化維權意識,勇于維權,不讓不法商家逍遙法外。(記者 高宇峰 通訊員 李佩霞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