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超市買來的
??? 不法商戶更改食品“生日”
??? 一些不法商戶在其倉庫或運輸途中,發現食品臨近保質期或者已經過期,便打起歪主意,他們往往用香蕉水把原來的碼給擦掉,然后用打碼器打上新的碼,投放到市場上銷售。在昨天的活動現場,沙河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科副科長譚翼告訴記者,事實上,用打碼器后期打出來的碼,消費者也是可以辨識得出來的。
??? 譚翼向記者展示了一袋紅棗,其外包裝上貼著一個“農墾農產品追溯碼”,“這個追溯碼一長串數字的后七位數包含了產品的原始生產日期,這袋大棗的原始生產日期是2013年11月26日。”譚翼說,但商戶隨后在袋封口處更改了生產日期,變為2014年10月8日。
??? 據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農產品追溯碼,這樣,就需要消費者仔細去辨別它的生產日期是否更改過。“正規廠家出廠的商品生產日期碼都清晰可辨,線條流暢,但手動打碼器往往由于油墨不均勻等問題,打出來的碼很可能不夠清楚,碼的邊緣還會有毛刺。”譚翼說,另外,有一些供應商會在廠家正規打碼的商品中混入改過碼的商品,兩種碼在字跡大小、清晰度和碼的順序上是有區別的,通過對比,偽造的碼往往一眼便看得出。
??? 嘗摸泡都能識破染色木耳
??? 木耳是北方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有些消費者在市場上買來木耳后發現,泡發木耳的水顏色很深,還有的水發甜或發咸,這是怎么回事?“有些黑心商家為了使木耳顏色好看、有光澤,會進行染色處理。”沙河口區消協秘書長李俊告訴記者,有時候消費者回家泡完木耳的水是深色的,這種就是染色木耳。還有的木耳通過加鹽或糖來達到增重的目的。“天然的木耳基本沒有什么特殊味道。”李俊建議消費者在買木耳時,可以通過一摸二嘗三泡的方法來判斷質量,“可以在手上稍沾點水,摸一摸木耳看手上是否有黑色或醬油色的掉色現象,這就可能是染色加工過的木耳。”李俊說,還可以嘗一嘗木耳,如果是口感發咸則是加過鹽的,偏甜則應是加過糖的。此外,還可以將購買的木耳泡水,如果木耳泡水后吸水性*差,同時水發之后的水呈渾濁狀或有明顯掉色現象,則存在摻假造假嫌疑。
??? 為了免于買到摻假的木耳,李俊建議市民不要買過于細碎的木耳,同時,應盡可能到信譽好的商家購買。
???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齊媛媛文/圖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