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 注冊管理辦法》提交至WTO, 奶粉注冊制的正式實施已為期不遠。新規落地后,奶粉市場的準入門檻將大幅提高,無論是 進口奶粉還是 國產奶粉都將面臨更為嚴格的 監管。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國的奶粉行業將迎來一次大洗牌——
?
? ? 來自世界貿易組織官網的*新消息,我國已經向WTO提交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送審稿》。業內專家預計,隨著奶粉注冊制的落地,我國奶粉行業將迎來一次“大洗牌”。
? ? 進口奶粉納入注冊制
?
? ? 奶粉注冊制的新規一直備受關注。2015年修訂的《 食品安全法》明確,嬰幼兒配方奶粉從備案制改為注冊制。按照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解釋,注冊制將重點對企業研發能力、檢驗檢測能力以及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等進行審查,并將對產品的科學性、安全性進行專家審評。這成為了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準入的大門檻。
?
? ? 事實上,對奶粉注冊制,食藥監總局在去年9月份就披露過一份征求意見稿。對比之下,現在這份送審稿在關鍵條文上,都采用了更嚴格的要求。在業內*關注的數量方面,送審稿把征求意見稿中“每個企業不得超過5個系列15種產品配方”,壓縮到“不得超過3個系列9種產品配方”,并要求“同一企業申請注冊的同年齡段產品配方應當具有明顯差異,并有科學依據證實”。
?
? ? “這份送審稿*大的亮點是將注冊制適用領域從國產擴大到進口奶粉領域。這意味著,未來無論是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都將納入注冊制的監管范圍。”中國奶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規實施有利于確保奶粉質量安全,將*大提升準入門檻,并把大批不合規產品擋在**之外,推動國內市場競爭趨于良性。
?
? ? 業內人士表示,總體來說,本次受到影響*大的是海外貼牌企業,特別是在歐洲代工的品牌。目前擁有奶粉生產許可證的歐洲廠家不到20個,按此計算,未來歐洲輸入中國的品牌會少一半。從整體上看,未來國內的假洋奶粉、海外貼牌奶粉數量將會大幅降低。來自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到2015年11月,國內奶粉品牌前10名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產奶粉品牌數量和市場占比首次超過洋奶粉品牌。
? ? 乳企品牌清理將提速
?
? ? 長期以來,我國嬰幼兒奶粉配方存在過多過亂的現象。一個奶粉企業,可以生產幾十個甚至近百個系列,不少系列間并無本質區別;有的企業為調動零售店積*性,推出零售店專賣產品,實際上產品配方雷同,價格卻差異很大;有些貼牌代工廠生產幾十個品牌的奶粉實則都是使用同一配方,改頭換面后又冒充新產品上市。
?
? ? 數據顯示,我國本土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103家,國外奶粉企業有73家。按新規計算,未來國內奶粉市場上*多只有528個品牌。而目前國內市場共有2000多個品牌,也就是說,一旦注冊制落地之后,約四分之三的品牌將被清理出局。品牌數量的減少,將促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打出配方牌,以核心競爭力來搶占市場。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國內的乳企除貼牌企業外,總體上可以分為兩類,包括自有1至2個系列、品牌的乳企和多系列、多品牌的乳企。此次新規實施后,無疑會利好**類乳企。
?
? ? 對施行多系列多品牌戰略的乳企來說,新規會帶來不利影響。這些企業的子品牌、子系列分擔了相當比例的銷量。一旦政策正式施行,雖然企業會做好子系列向主導系列的引流工作,但短期內銷量無疑會受到很大影響。目前某上市乳企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定制品牌有30多個,按照新規,未來這些定制品牌都將消失。定制品牌給其貢獻的銷售額超6億元,凈利潤超1億元。雖然對銷售總額影響不大,但對凈利潤影響比較大。
? ? 奶粉去庫存壓力增大
?
? ? 盡管注冊制落地尚無明確時間表,但不少企業已開始加速去庫存。“去年乳企日子普遍難過,今年還將有不少品牌被清洗,嬰幼兒奶粉市場看上去很大,其實競爭激烈,市場費用過大。再加上打價格戰,毛利也大幅下滑。打算清理完手上的庫存后就離場。”廣州一家小型主營澳大利亞奶粉的企業有關人士表示,國內大多數企業執行的都是多品牌、多渠道運營策略,企業必須面臨取舍,整合品牌數量、清理庫存。
?
? ? 乳業消費終端疲軟、競爭壓力加大導致企業之間大打價格戰。線上線下打折促銷、跨境電商強勢來襲、國家監管政策步步收緊……2015年以來,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價格呈現全面下降態勢,嬰幼兒奶粉行業也隨之出現大洗牌。持續至今的價格戰在生產企業的業績中可見一斑,多家乳業上市公司發布盈利預警。業內預計,隨著新規施行,奶粉價格長期保持平穩并與國際接軌,高毛利時代結束,但企業可獲正常經營利潤;品牌數目大幅減少,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
? ? “奶粉行業之所以形成混亂的競爭格局,是因為消費者非理性消費下的行業暴利吸引生產者不斷進入,導致行業供給過剩,而價格泡沫的破滅有利于過剩產能退出,這是行業走出寒冬的必經之路。奶粉龍頭企業2015年收入大幅度下降,這意味著行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眾多中小企業面臨生死考驗。”安信證券分析師蘇鋮認為,隨著行業價格去泡沫,過去單純依賴于渠道暴利支持的小牌雜牌乳業將退出,行業*終將回歸理性,只有擁有品牌沉淀和資金優勢的龍頭企業才能存活到*后。(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