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7日訊(記者 董焦1月27日,四川新聞網記者自省政府網站獲悉,日前,省政府發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遂寧市城區等集中式 飲用水 水源保護區劃定、調整和撤銷的批復》,涉及多地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調整和撤銷。
? ? 遂寧市城區應急備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
?
? ? 遂寧市城區應急備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取水口位于遂寧市黑龍凼水庫左放水洞進水口(東經105°33′50″,北緯30°42′14″。
?
? ? 劃定后的一級保護區為:取水口半徑300米范圍內的全部水域(西至黑龍凼水庫壩址處,南至南面正常蓄水位線,東至東面正常蓄水位線,北至取水口上游300米水庫斷面;一級保護區水域正常蓄水位線(352米以上200米范圍內的全部陸域(西至黑龍凼水庫大壩及壩頂以西200米處,南至南面正常蓄水位線以南200米處,東至東面正常蓄水位線以東200米處,北側無陸域一級保護區。
?
? ? 劃定后的二級保護區為:水庫匯水區域內除一級保護區外的全部水域;水庫匯水區域內,除一級保護區陸域和由水源防護堤(須在供水前完工隔離出的常樂鎮區域外的全部陸域(西至甘草坪以東分水線,南至一級保護區陸域邊界,東至韓婆嶺以西分水線,北至白鶴林以南分水線。
?
? ? 鹽亭縣二水廠梓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調整
?
? ? 鹽亭縣二水廠梓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取水口位于鹽亭縣云溪鎮梓江河復興村四組左岸(東經105°22′13″,北緯31°12′49″。
?
? ? 調整后的一級保護區為:取水口下游100米至上游1000米,5年一遇洪水所淹沒的全部水域;取水口下游100米至上游500米(現有河堤末端處右岸沿岸縱深至河堤頂部的全部陸域,取水口上游500米(現有河堤末端處至1000米右岸沿岸縱深50米的全部陸域,以及取水口下游100米至上游1000米左岸沿岸縱深50米的全部陸域。
?
? ? 調整后的二級保護區為:一級保護區的上游邊界向上游(包括匯入的上游支流延伸2000米,下游邊界由一級保護區下游邊界向下200米,10年一遇洪水所淹沒的全部水域;除一級保護區外,取水口下游300米向上游(包括匯入的上游支流延伸至上游3000米兩岸縱深1000米但不超過流域分水嶺(拐點坐標分別為東經105°22′19″、北緯31°13′06″,東經105°22′30″、北緯31°12′14″,東經105°21′50″、北緯31°11′45″的全部陸域,其中取水口下游300米至上游500米(現有河堤末端處右岸陸域邊界為河堤頂部公路臨陸外側。
?
? ? 調整后的準保護區為:梓江干流和支流二級保護區上邊界向上游分別延伸9000米(至魏城河入梓江口處和2000米,支流自匯入口向上游延伸2000米,10年一遇洪水所淹沒的全部水域;準保護區水域兩岸縱深1000米但不超過流域分水嶺(拐點坐標為東經105°19′33″、北緯31°12′15″的全部陸域。
? ? 邛崍市縣城水廠飲用水源地調整為邛崍市南河石河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
? ? 邛崍市南河石河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取水口位于臨邛鎮葫蘆村南河石河堰上游200米左岸(東經103°24′06″,北緯30°24′43″。
?
? ? 調整后的一級保護區為:取水口下游200米至上游(包括匯入的上游支流1000米,5年一遇洪水所淹沒的全部水域;與一級保護區水域長度一致,干流左岸縱深至邛蘆路臨陸外側、干流右岸及支流兩岸縱深50米的全部陸域。
?
? ? 調整后的二級保護區為:一級保護區上邊界向上游延伸(包括匯入的上游支流2000米,10年一遇洪水所淹沒的全部水域;除一級保護區外,取水口下游200米至二級保護區水域上邊界(包括干流和匯入的上游支流,兩岸縱深1000米但不超過流域分水嶺(拐點坐標分別為東經103°22′34″、北緯30°24′36″,東經103°22′55″、北緯30°24′10″,東經103°23′35″、北緯30°24′10″的全部陸域。
?
? ? 調整后的準保護區為:二級保護區上邊界向上游延伸2000米,10年一遇洪水所淹沒的全部水域;準保護區水域兩岸縱深1000米但不超過流域分水嶺(拐點坐標分別為東經103°21′07″、北緯30°25′06″,東經103°21′11″、北緯30°24′54″,東經103°21′22″、北緯30°24′24″的全部陸域。
? ? 成都市沙河二、五水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撤銷
?
? ? 省政府還原則同意了撤銷成都市沙河二、五水廠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省政府要求,遂寧市、綿陽市、成都市及鹽亭縣、邛崍市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保護區責任主體,盡快依法編制并實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規劃,嚴格落實規范化標準化建設要求,加大資金項目投入,認真落實各項工程措施和生態保護措施,切實做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監督管理,健全水環境監測與污染源監督等環境管理體系,做好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有效防治飲用水水源地污染,確保群眾飲用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