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8月17日,
??? ◆夫妻食用地攤蘑菇被撂倒
??? 8月27日,延邊大學附屬醫院重癥監護室里,龍井市49歲的張先生正在遭受肝臟90%以上被毒蘑菇侵蝕的痛苦而陷入生命垂危的險境!
??? 原來,22日17時許,張先生和妻子在龍井市二百貨門前的地攤上購買了一種白色、傘狀的蘑菇,大約1公斤。“你認識這蘑菇嗎?”張先生的朋友李先生(化姓恰巧遇見,不禁警惕地提醒他。“她說是雞腿蘑。”張先生答著,拎著蘑菇回了家。當晚,他們炒熟蘑菇,品嘗了鮮蘑菇的美味。由于他們的女兒在外地上學,沒能共同進餐,因此躲過了一劫。
??? 次日上午,意外出現。他和妻子均出現嘔吐、腹瀉的癥狀,趕到龍井市醫院就醫并接受了治療。當日下午,他們又來到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再次治療。由于在中毒后,張先生已將買來的蘑菇全部扔掉,所以,他向醫生描述了自己吃的蘑菇的形狀。醫生初步判斷他們食用的是毒蘑菇叫白毒傘。“他的轉胺酶達到2700!”李先生到醫院探望張先生夫婦得知,張先生中毒嚴重,已被送入重癥監護室治療。張先生的妻子因食用較少,在普通病房進行治療。26日,張先生病情危重,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 “我第二天就去找她了。”為了防止商販在無知中再賣毒蘑菇傷人,23日,李先生趕到二百貨門前,向那位賣給張先生蘑菇的婦女說明情況。同時,李先生還特意監督了市場上出售的蘑菇。27日,當他發現有一名男子出售白色的蘑菇后,他上前說明情況并予以制止,該男子當即將蘑菇扔進了垃圾箱。
??? ◆4名工人吃了蘑菇全部中毒
??? 8月17日,4名施工人員匆匆趕到龍井市醫院就診,原因是吃了自己在山上采的蘑菇。
??? 據該醫院醫生介紹,當日22時左右,這4名男性施工人員趕到醫院,頻繁地惡心、嘔吐。他們告訴醫生,當日,他們上山采了一些蘑菇,于當日19時許加工后食用。隨后,4人均出現嘔吐癥狀。醫生根據4人拿來的蘑菇樣品初步判斷,他們是誤食毒蘑菇引發了食物中毒。經治療后,4人癥狀緩解,醫生建議他們到上一級醫院再做診斷,并將情況上報值班人員,醫院方面隨即進一步上報市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隨后到場記錄了相關情況。后來,這4名施工人員未再到該院就醫。
??? ◆警方、防疫部門展開調查
??? “我們是龍門派出所的,有件事需要你配合調查。”8月27日,在二百貨西墻拐角,龍井市公安局龍門派出所的民警通知賣給張先生蘑菇的婦女協助調查。“等我把這蘑菇賣了行嗎?”該婦女邊說邊賣蘑菇。“不能再害人了。”李先生告訴記者,鑒于張先生出現的情況,他向公安機關報了警,以阻止更多的無知商販販賣毒蘑菇害人。為此,警方展開了調查。
??? “假如買蘑菇的人多的話就更麻煩了。”當日,龍井市防疫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趕到現場,向李先生詢問情況。他們*為擔心的是中毒人數增加。
??? 在二百貨的監控錄像中,記者看到,22日,張先生在一位婦女賣的蘑菇攤前買了一袋蘑菇后離開現場。時隔5日后,他因為這一袋蘑菇倒在了病床上,生命垂危。這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在不能鑒別蘑菇種類的情況下,不要購買和食用不熟悉的蘑菇。在二百貨西墻的空地上,記者看到有八九位商販擺出了各自采來的蘑菇兜售著:“這是剛從山上采的。”但無人介紹毒蘑菇的鑒別標準和自己采摘、銷售蘑菇無毒的憑證。為此,張先生等不具備識別毒蘑菇知識的市民在無知中遭受了無可挽回的損失,令人心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