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民以食為天”,然而,近年來“舌尖上的不安全”
??? 源頭監管
???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 完善執法機制,著力提高監管效能。嚴格執行執法檢查“四化”模式。監管責任落實到人,監管區域包干負責,消除監管盲區,實現“網格化”;制定、執行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工作守則,完善工作流程,實現“規范化”;開展“錯時查”、“假日查”,認真落實“兩個70%”(70%的工作人員、70%的時間進行市場巡查檢查,市場巡查實現“常態化”;執行執法檢查登記制度,執法檢查實現“痕跡化”。
??? 嚴懲重處,加強“四品一械”全程監管。對全市的“四品一械”企業進行普查,加大市場巡查力度,排查安全隱患。開展食品藥品企業誠信守法承諾活動,與有關企業簽訂了“安全承諾書”,召開了“呼市命名食品藥品安全示范單位、**百家食品藥品企業誠信守法承諾暨食品藥品安全警示教育大會”,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加強豆芽、豆腐、嬰幼兒乳粉等重點產品及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和開發區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
??? 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嚴管街建設,在17條重點街道懸掛了“食品安全嚴管街”告示牌。以學校食堂和機關食堂監管為重點,強化群體性就餐單位監管,在20家機關食堂推行食品原料快速檢測工作。推進農村集體聚餐服務安全監管工作,備案監管農村集體聚餐服務110余戶。開展“明廚亮灶”工程建設,促進餐飲服務監督量化等級提升,已完成明廚亮灶改造1676家,全市10272家餐飲服務單位中,已完成量化等級評定的9130家。繼續貫徹實施新版藥品GMP,對4家尚未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企業給予了警示。強化藥品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監督檢查企業64家次。
??? 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按自治區食藥監局和食藥安委辦公室要求,認真開展了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食品添加劑、白酒(果酒、桶(瓶裝水、兒童食品、鴨血及狗肉制品、中藥材、中藥飲片及隱形眼鏡、定制式義齒、呼吸機、監護儀、血透儀等高風險食品、藥品及鮮奶吧專項檢查、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專項檢查、火鍋底料檢查抽驗、農貿市場超過保質期食品專項檢查以及“毒膠囊”專項檢查抽驗、醫療器械“五整治”回頭看等專項整治。同時,重點開展了“四白產品”(豆芽、豆腐、粉條、饅頭專項整治以及“三重一大一小”食品等專項治理、水產品專項檢查抽驗、豆腐、豆芽、“僵尸肉”、“辣條”類零食清理整治行動、食用油市場專項檢查及藥品購銷活動票據專項整治。
??? 全面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
??? 對9個旗縣區2014年度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考核評價。2月10日組織召開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對2015年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進行了部署,市政府與9個旗縣區政府簽訂了食品藥品安全責任目標。
??? 4月24日,組織召開**次食品藥品安全聯席會議,市政府與各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各旗縣區政府和各部門目標考核內容。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目前,21家試點企業已辦理食品安全責任保險。7月8日,**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事件應急演練,國家食藥監總局毛振賓司長、自治區政府劉新樂副主席、市政府李杰翔代市長等領導出席、指導了演練現場,近3000人觀摩了現場演練,鍛煉了隊伍,規范了食品安全事故處理流程,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應急水平。
??? 加強部門聯動,開展聯合執法。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嚴抓農牧業標準化生產,全市59個鄉鎮和區域服務中心全部掛牌成立監管站。開展日常巡查和抽檢工作,全市965個行政村全部配備了監管信息員。聯合市教育、旅游、民政、城管、公安和衛計委等部門,先后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38家,立案2起,責令整改23家。搗毀藥品醫療器械黑窩點1個,現場查獲腦心通膠囊等115個品種6787盒(瓶。對市四區藥品流通、使用環節進行了監督檢查。
??? 繼續推動乳肉檢驗檢測中心建設,目前,**批1000萬元的檢測設備已完成招標采購,正在驗收安裝。第二批1000萬元儀器設備正在辦理招標采購。目前正在積*協調推進機構設置、人員編制、檢驗隊伍建設等工作。爭取第二批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城市建設項目,在土左旗、清水河縣、武川縣建設食品檢測中心。在自治區食藥監局的大力支持下,為每個旗縣區配備了價值50萬元快檢設備,提高基層快速檢驗能力。試點先行,在學校(含托幼機構、農貿市場、大型食品超市推行食品安全檢測制度,建立快速檢測室,定期公布檢測結果,逐步鞏固,全面推開。
??? 大力推進食藥安全
??? 呼和浩特創建工作
??? 嚴格落實自治區“食品藥品安全內蒙古”建設要求,大力開展創建活動,把創建“食品藥品安全呼和浩特”列為“201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的食品藥品安全建設目標。在6月16日舉行的“2015年全區食品安全宣傳周暨呼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啟動儀式”上,李杰翔代市長親自作了動員講話,全面部署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 積*推進呼市食品藥品機構改革工作,呼市本級的機構改革工作已經完成,9個旗縣區食品藥品監管職能、人員劃轉全部到位。已有7個旗縣區印發了“三定”方案(其中,土左旗實行食藥、工商、質監“三合一”,剩余兩個區縣(回民區、和林縣“三定方案”正在審批中;已在全市所有的鄉鎮街道及開發區成立了85個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及辦公室,掛牌成立鄉鎮(街道食藥監管派出所63個(計劃建設80個,其中,包含食藥、工商、質監“三合一”監管所9個。印發了《呼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移交部分食品流通環節安全監管職能職責實施方案》,召開專門會議,將食品生產、流通環節行政審批、日常監管職能移交屬地監管部門。全市共聘用協管員1600名。
??? 梳理權力清單,嚴格依法行政。(承擔行政許可事項9項,行政處罰事項272項,行政強制事項7項,行政獎勵事項1項,行政征收事項兩項(已免征,行政監督檢查事項4項,其他事項7項(備案,共計302項簡政放權,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實行藥品零售企業現場驗收、GSP認證合二為一,取消GSP認證費等行政許可收費項目。在行政審批工作中推行“四分離、四統一”(即:“受理、驗收(審評、審批、監督”四分離,“統一準入標準、統一審批時限、統一辦理流程、統一文本證書”四統一工作方式。
??? 成立行政審批委員會,代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申請人的行政許可申請做出行政審批決定;成立專門的審評認證中心,健全審批工作機構,建立現場檢查驗收、認證人員的數據庫,提高驗收、認證的水平;完善審批工作程序、規范審批工作流程,嚴明審批工作紀律,提高行政審批的工作水平。上半年,市本級受理申請587件,辦結562件。各旗縣區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1949件,發放餐飲服務許可證926件,完成小作坊登記備案253家。 記者甄海霞 通訊員張興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