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7月16日,寧夏
??? 報告顯示,上半年寧夏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信息3411件,符合受理條件的391件,占受理總量的11.46%,其余3020件是咨詢,占總量的88.54%。辦結共計359件,總辦結率為91.82%。
??? 293件食品類投訴中,
??? 流通環節問題,75件,占25.6%,包括超市、商店出售的食品過期變質。
??? 生產環節問題,52件,占17.75%,包括食品公司生產的食品存在過期變質的現象;食品小作坊加工制作的食品腐爛變質、有異味等。
??? 藥品類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藥品質量、虛假宣傳、夸大宣傳、藥店出售過期藥等方面。
??? 保健食品類投訴,主要集中在流通環節,問題包括保健食品冒充藥品銷售、夸大宣傳以及銷售假冒保健食品。
??? 化妝品類問題,主要是消費者使用后出現不適、過敏癥狀,以及投訴化妝品的質量問題等。
??? 醫療器械問題,主要包括醫療器械的質量問題、違規銷售未經批準的產品和虛假宣傳等。
??? 【案例】
??? 一、6月12日,市民馮女士撥打“12331”反映,其在賀蘭縣新勝西路某酒店旁邊的商行購買了一包餅干,食用時發現有訂書針鑲嵌在餅干中。經核實,確定馮女士反映的問題屬實。
??? 依據規定,責令該商行按照購物款10倍金額賠償馮女士。同時,執法人員與生產廠家取得聯系,建議加強產品質量管理。
??? 二、6月24日,高女士反映,6月22日,她帶1歲4個月的孩子在中衛市北街的某餐廳用餐后,二人出現腹瀉等癥狀。至投訴時,二人一直在醫院就診,醫院診斷為食物中毒。
??? 當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對該餐廳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該店持有有效的餐飲服務許可證,各項制度健全,食品加工制作程序、餐具用具消毒、食品原材料采購、人員健康管理等符合相關操作規范。由于與投訴相隔48小時,所有能夠證明食物中毒的證據已經滅失,故中衛市市場監管局決定不予立案。
??? 三、4月10日,徐先生向國家食藥總局投訴舉報中心舉報寧夏某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存在非企業員工在賣場內從事銷售活動不讓參與GSP認證、超范圍經營中藥飲片、常年開展藥品買贈活動等違法行為。
??? 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藥械稽查大隊執法人員經立案調查,對該公司非企業員工在賣場從事銷售活動、買藥贈甲類非處方藥的行為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立刻改正;對超范圍經營中藥飲片的違法行為,依法沒收違法銷售的中藥飲片126瓶(袋,沒收違法所得36233.3元,處以貨值金額三倍罰款138163.5元。執法人員將辦理結果告知舉報人,徐先生表示滿意。
??? 本報記者 沈亞婷
??? ■相關新聞
??? 10月起“*嚴”《食品安全法》實施
??? 我區職業打假人越來越多
??? 自治區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主任鄭占峰介紹,2015年以來,我區接到職業打假人的投訴件明顯增多,共18件,占投訴舉報量的4.6%。而國家食藥總局收到對我區投訴舉報的2起行政復議,也均由職業打假人提起。
??? 鄭占峰總結,職業打假人具備食品、藥品專業知識,并熟知投訴處理程序,他們專門搜集存在問題或瑕疵的產品,找到后大量購買,然后再進行投訴。按照現行《
??? 今年5月,寧夏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接到一起典型的職業打假人投訴,其投訴的對象是寧夏本地的一個食品生產廠家,投訴原因是產品包裝上標注的能量占比的精確度不符合國家規定。當執法人員致電確認投訴信息時,該投訴人卻不接電話,導致案件無法辦理。可辦理期限一過,該投訴人卻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復議,指責監管部門不作為。后來調查發現,該投訴人購買了價值3.9元的產品,卻向生產廠家提出5000元的賠償要求,為了保證順利獲賠,便通過行政復議手段向監管部門施壓,促使生產企業答應自己的賠償要求。
??? 鄭占峰告訴記者,新《食品安全法》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對于食品標簽瑕疵的處理有了明確的規定:責令廠家整改,不再給予10倍賠償,這大大壓縮了職業打假人的獲利渠道。因此,鄭占峰預測,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會迎來職業打假人這方面投訴舉報的高潮。
??? 當然,對于職業打假人,鄭占峰**肯定其積*作用,他們善于發現問題,能夠促進食品生產者的自律,給監管部門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提升監管力度。可有些職業打假人會采取不正當手段獲利,這是不提倡的。“投訴舉報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消費者維權的有效手段,我們歡迎市民遇到問題后撥打12331咨詢或者投訴。”鄭占峰說。 本報記者 沈亞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