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訊
??? 無視規定 使用含明礬添加劑
??? 38歲的段某是安徽亳州人,2015年3月,段某在新城區西五路29號租了一間門面,經營“十九味福來包”包子鋪,從事包子的制作、銷售。3月17日,公安新城分局治安大隊通知段某,對店內食品加工原料及
??? 觸犯法律 獲刑半年并處罰金
??? 昨日上午10點,新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除食藥監部門、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外,還有近百名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的人員旁聽庭審。法庭上,段某稱自己不懂法律,在包子制作過程中使用添加劑,是為了讓包子變白,變得酥軟、鮮亮,沒想到觸犯了國家的法律。辯護律師稱,段某認罪態度好,無前科,認為存在法定從輕處罰的情節。
??? 法院審理認為,段某目無國法,在公安機關已告知其情況下,仍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3條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判處段某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段某當庭表示不上訴。
??? 含鋁添加劑危害
??? 導致記憶力喪失患老年癡呆癥
??? “明礬以及含鋁成分泡打粉等添加劑,常用于油條、包子、饅頭等糕點類食品中,會讓面點食品更為膨松,但是長期食用鋁超標食品,會對身體造成巨大傷害,會導致記憶力喪失,老年癡呆,還會損害成骨細胞的活性,導致人體鈣含量不足。”昨日庭審時,法院還請來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的執法人員,為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的個體戶普及與食品添加劑相關知識和法規。
??? 鋁攝入來自哪兒
??? 面粉類食品是主要來源
??? 新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法制科副科長李燁介紹,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俗稱明礬,主要在豆類制品、小麥粉及其制品、蝦味片、烘焙食品、水產品及其制品、膨化食品中,作為膨松劑、穩定劑使用。面粉、饅頭、油條和面條是我國居民膳食鋁攝入的主要食物,而油條、油餅、麻花、粉條和海蜇等食品中鋁含量較高。
??? 2014年5月14日,國家衛計委等5部門《關于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的公告》(2014年第8號明確,自2014年7月1日起,禁用酸性磷酸鋁鈉等3種食品添加劑;對明礬的使用范圍則進行了調整。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吃多少會超標
??? 成人一周吃半斤油條就超標
??? 李燁說,2012年3月1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完成的《中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評估報告》顯示,在新標準執行之前,在所監測的各類食物中,面粉對全人群膳食鋁攝入的貢獻率*高(44%,其他依次為饅頭(24%、油條(10%和面條(7%。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全人群膳食鋁平均攝入量,北方人是南方人的4.6倍。
??? 那么,吃多少含鋁添加劑食品鋁攝入量會超標?李燁說,《報告》顯示,根據對各種常見使用含鋁添加劑食品的鋁含量監測估算,一名體重為55公斤的成人,每周如果消費79克海蜇、255克油條、496克油餅、861克麻花、871克粉條、1110克饅頭、1304克炸糕、2182克膨化食品、3235克面條、3890克面包中的任何一種,其膳食鋁攝入量就會超標;而體重為30公斤的兒童,每周僅消費一半的量也將超標。
??? 哪些添加劑禁用
??? 饅頭包子不得使用明礬
??? 李燁說,《公告》明確規定,小麥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魚和禽肉的托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產中不得使用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也就是說,在饅頭、包子、面條等制作過程中,禁止使用明礬。而兒童喜愛吃的膨化食品,含鋁添加劑主要有明礬、檸檬黃及其鋁色淀、日落黃及其鋁色淀、胭脂紅及其鋁色淀、誘惑紅及其鋁色淀。
??? 《公告》規定,膨化食品不得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即除了明礬以外,其他含鋁食品添加劑也不可以再使用,但是檸檬黃、日落黃、胭脂紅、誘惑紅仍可使用,只是合成色素的鋁色淀不能再使用。” 李燁說。
??? 明令禁用的3種食品添加劑包括酸性磷酸鋁鈉、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和硅鋁酸鈉。據了解,酸性磷酸鋁鈉主要是在烘焙粉、自制及零售蛋糕、甜面包等作為膨松劑;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主要是在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面糊、裹粉、煎炸粉、方便米面制品、固體飲料中用于增稠劑、抗結劑、乳化劑;硅鋁酸鈉則主要是在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調制產品、干酪、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僅限植脂末中作為抗結劑使用。
???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由記者張志杰 實習生王芳采寫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