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南方日報訊(記者/鄧翔
??? 提高食品抽檢覆蓋率 開放社會檢測平臺
??? 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人們的生存和身體健康。近年來,深圳市的食品安全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據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岳新介紹,目前深圳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三環節的抽檢數,已從2010年的2.61萬批次提高到去年的4.19萬批次,近5年來,全市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未發生較大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未出現行業性、系統性、區域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
??? 盡管如此,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仍認為,深圳的食品安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與一河相隔香港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 鄭學定等代表在建議中提到,深圳食品安全問題包括:農藥使用不規范、農殘超標、亂用食品添加劑、豬肉私宰屢禁不止、未建立有效的食品風險預警機制、食品安全標準太低等。
??? 檢測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環節,食品及原料抽檢覆蓋率較低,是遭受詬病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了解,2014年,深圳市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三環節,抽檢食品及原料的覆蓋率為3.51份/千人。
??? 抽檢率不足的短板何時能補上?岳新在一次公開場合承諾,“在未來幾年,深圳市將建設1000個食用農產品(000061,股吧質量安全快速篩查和定量檢測預處理點,實時監測全市食用農產品質量狀況,預計在2017年,深圳食品(含食用農產品抽檢覆蓋率提升至每千人9.5份,達到香港當前每千人9份的水平。”
??? 食品檢測不僅重要而且專業,這項工作應當由誰來做?記者了解到,過去長期以來,深圳市的食品安全的監督主要是以超市或者農批市場等企業自檢為主。這種讓企業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做法,經常遭到吐槽。
??? 鄭學定建議,深圳應當繼續完善社會第三方檢測中心+社會第三方檢測的聯動機制。“要實行以社會第三方檢測為主,政府檢測為輔的聯動機制,同時,還要開放社會檢測平臺,在全市范圍內建立快速檢測點,充分發揮消費者的監督作用。通過消費者的反饋監督機制,促進生產者提高食品安全標準。”
??? 降低誠信企業扶持門檻 建立食品“追溯制度”
??? 與會代表認為,現行法律法規更側重對食品違法犯罪行為處罰,而對涉農企業食品安全投入的扶持政策門檻較高。鄭學定呼吁,政府部門在加大處罰違法企業的基礎上,還要建立食品安全誠信考核機制,定期對食品(農產品企業的食品安全誠信等級進行公示;同時,對積*引進第三方審核、認證和檢測,主動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食品(農產品企業,降低享受扶持政策的門檻,提高企業所能獲得鼓勵政策的普適性。
??? 另外,深圳還必須快速建立起“追溯制度”,以便于倒查食品安全責任。據了解,追溯制度是食品安全體系*為重要的部分,尤其是90%以上的農產品來自外地的深圳市。“我們曾多次提出,要建立食品安全的追潮機制,但至今沒有得到解決,這方面的技術條件已完全俱備,現在是到了快速實施的時候了。”
??? 在今年初召開的“深圳市2015年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上記者獲悉,深圳目前已在積*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優先將生豬和“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食用農產品納入追溯試點范圍。
??? 人大建議中還提到,下一步深圳還應當借鑒香港經驗,建立食品安全深圳標準。據了解,去年8月起實施的香港《食物內除害劑殘余規例》實施,共對360種農藥制定了7083項殘留限量標準,涉及584種(類食品,所有供港農產品企業對預警信息中指定的蔬菜品種和除害劑,要求每車必須配備相應定量檢測報告方能出港。
???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在前幾年修改的基礎上,增加至3800項,但距離香港標準仍有較大差距。”鄭學定建議,深圳市應借鑒香港的做法,建立起一套食品安全深圳標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