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14年
??? 生食
??? 凡是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病原體使人體患上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統稱為食源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含有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的食品可導致腹痛、惡心甚至癌癥等200多種疾病。
??? 每年5至11月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多發季節,*典型的癥狀是腹部陣發性絞痛。“廣東省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系統的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廣東省50%的食源性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這比有毒植物、化學物和有毒動物引起的總起數還多。”黃瓊說,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廣東省食源性疾病暴發的首位微生物致病因子,因為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海洋細菌,其自然生存環境為近海岸和海灣的水域,主要通過魚、蝦、蟹、貝類和海藻等海產品傳播,愛吃海鮮的廣東人要注意預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 如何對付副溶血性弧菌?黃瓊表示,這種菌耐熱性并不強,加熱至90℃左右、1分鐘內即可被殺滅。生食海產品是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直接的途徑。其次,加熱不充分也會引起感染。另外,烹調好的食物盛于被污染的容器內或使用被污染的廚具再加工其他食品時,易引起污染。
??? 食物制作工具可傳播病菌
??? 除了副溶血性弧菌,廣東食源性疾病的另一大幫兇是沙門氏菌。黃瓊介紹,在我國內陸地區,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發屢居首位。據資料統計,在我國細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該致病菌在環境中廣泛存在,肉類、雞蛋和新鮮果蔬等*容易被其感染,花生醬等商業化食品也同樣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 此外,食物加工制作的過程中也可能存在沙門氏菌交叉污染,如刀、砧板、購物籃或者廚師的手被沙門氏菌污染后可傳播至其他食物,對砧板等制作食物的工具未作殺菌處理同樣會引起感染。“在肉類食品處理前后,應認真清洗手、砧板、刀具的表面,并要分開處理和保存生、熟食品。”黃瓊提醒,今年廣州可能進入“*熱年”,氣溫持續較高將更有利于這些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人們應多加注意飲食衛生,以防病從口入。(記者 曹斯 實習生 李霄 通訊員 粵康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