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毒素。 ?
? ? 有報道說,廣西等地“土榨油”中被檢出黃曲霉毒素B1超標,毒性超過鶴頂紅68倍。而在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日公布的2014年 嬰幼兒配方乳粉 監督 抽檢情況中,部分 嬰幼兒 乳粉中也出現了黃曲霉毒素M1。
?
? ?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的情況,在全部抽檢的多個品牌的1565批次樣品中,48個批次抽樣不合格,其中,山西古城乳業集團三個批次產品中檢出黃曲霉毒素M1。這些不合格產品目前已經被責令召回, 2家企業因此失去了嬰幼兒奶粉許可證,10家企業停產整改。這是國家2014年對國產奶粉實施了“生死大考”的換證審核之后,首次大規模公布抽檢結果。
?
? ? 據了解,黃曲霉毒素作為一種霉菌毒素,是糧食在未能及時曬干及儲藏不當時產生霉菌的代謝產物,廣泛存在。因其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目前發現的黃曲霉素有17種,M1主要是出現在各種奶中,M就是英文“奶”(milk的縮寫,而毒性*強的要數B1了,它還有個親兄弟B2,B表示藍色(blue,因為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會發出藍色熒光。B1和B2被奶牛吃了之后,分別有一小部分會轉化為M1和M2進入奶中,這就是牛奶中黃曲霉毒素的來源。
?
? ? 黃曲霉毒素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如何進入到嬰幼兒乳粉及其他食品之中?
?
? ? 上世紀60年代, 英國十萬只火雞出現突發性死亡,其死因就是由于使用了一批被真菌有毒物質污染的花生粕飼料,這些研究工作*終使人們發現了黃曲霉菌產生的有毒代謝物質黃曲霉毒素。研究發現,黃曲霉毒素目前在自然界所有物質中毒性名列**。早在1993年,這種物質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
? ?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雖然我們說牛奶中的黃曲霉毒素M1的毒性只有黃曲霉毒素B1的十分之一左右,不過黃曲霉毒素M1同樣被世衛組織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I類致癌物。飲食暴露于黃曲霉毒素是人類肝癌*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同時黃曲酶毒素和乙肝病毒對于肝癌的發生還有疊加效應,更應該提起我們大家的注意。
?
? ? 雖然不少人對于這種物質非常陌生,但實際上,人們很容易暴露與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風險之下。朱毅介紹,黃曲霉菌廣泛存在于土壤中,*喜歡在果仁和含油的谷物內生長,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這類霉菌可以迅速分泌毒素。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約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影響。不但如此,霉變的動物飼料也可能動物性食品受到黃曲霉毒素污染。乳業資深人士宋亮認為,這是這次嬰幼兒乳粉檢出黃曲霉毒素M1*主要的原因。
?
? ? 宋亮:*主要的原因,我們認為來自于生產奶粉的原奶,奶牛在養殖當中會喂一些發霉變質的飼料,黃曲霉毒素就會通過乳汁表現出來。除此之外,在企業生產過程當中,由于一些機械設備清洗不干凈,在有氧條件下發霉變質,也會把一部分黃曲酶毒素帶到產品里。對于生產企業的生產環境、生產設備,我們去年通過了一次檢驗,古城這樣企業可以肯定的是通過了國家標準。換句話說從生產工廠來看,應該是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所以我們更傾向于前端。
?
? ? 對于嬰幼兒等敏感人群來說,食用黃曲霉毒素M1超標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因此我國也規定了較為嚴格的標準。
?
? ? 朱毅:我們國家規定,乳品當中的黃曲霉毒素M1的*大允許量是0.5μg/kg,嬰兒食品是0.025μg/kg,這個標準規定的并不算低,是和美國、日本持平的。
?
? ? 此次食藥監局公布的結果顯示,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在2014年生產的3批次樣品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為此,食藥監總局吊銷了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嬰兒配方奶粉生產許可證。
?
? ? 資料顯示,這并不是黃曲霉毒素M1**次在奶粉中被檢測出來,此前,蒙牛、南山等知名國產品牌的產品也曾因此被大范圍召回。為此2011年后,乳業企業大多是加大了檢測力度。但仍然沒能擋住黃曲霉毒素的“漏網”。漏洞究竟出在哪里,未來應該如何杜絕此類問題?
?
? ? 朱毅介紹,黃曲霉毒素不難檢出,以現在的技術手段而言,如果嬰幼兒乳粉企業嚴格監測,就能有效降低暴露風險。宋亮指出,部分企業和檢測機構未能嚴格檢測是乳粉產品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
? ? 宋亮:按照國家的執行標準來說,要求批批檢測,實際上我們原來也實現的是批批檢測。但是在一些小企業,存在著管控不嚴的這種問題。相對來說,養殖條件容易出現漏檢或者是說沒有檢測出來的問題。山西古城出現了這個問題,檢測方也應該負有相應的責任。
?
? ? 同時,受制于我國乳制品養殖業大多規模較小,相對分散的原因,產業鏈前端的風險非常難以把控,奶價低迷時養殖戶往往就會在飼料上“節省成本”。
?
? ? 宋亮:奶源的問題,我們要重新引起重視,當前中國倒奶,殺牛現象還在持續,中小規模養殖戶他們現在為了降低養殖成本減少風險,飼料基本上都是相對來說比較低價的,那么就增大了奶源風險。
?
? ? 從目前來看,由于黃曲霉毒素較為穩定,即便高溫加熱數十小時也可能無法完全去除,所以世界范圍內對于去除已有食品中的黃曲霉毒素,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專家呼吁,包括嬰幼兒乳粉企業在內的食品企業要避免黃曲霉毒素污染,必須從源頭上保證原料質量,主管部門也應該對乳粉生產企業的生產全過程進行不定期復檢,從嚴把關。
?
? ? 宋亮:復檢的目的是看到這些企業在整個新的生產過程當中有沒有嚴格執行標準,他們的生產環境有沒有因此發生一些不良的改變,對于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特別是這種較為嚴重的,取締它生產許可證,并且永不發放,在原奶的 監管上做到批批必檢,同時我們要做到追究檢測人法律責任的制度。
?
? ? 除了依靠監督和監管,自身需加強一些科學防范的知識。事實上不僅是奶粉,如果哺乳期的母親飲食不注意,也有可能導致母乳中含有黃曲霉毒素,這同樣也是嬰兒*早的暴露途徑。
?
? ? 因此專家建議,普通的消費者在生活中應該盡量注意不要食用霉變的食物,谷物、干果不要放在濕熱的環境下,先說干果,像花生、瓜子等有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就很有可能已被黃曲霉毒素所污染了,吃到的時候一定要吐掉,再用清水漱漱口。
?
? ? 再說說谷物,如果玉米、大米、豆類表面上長出現黃綠色霉菌,或者谷物變色、變質也有可能是被黃曲霉毒素所污染了,在食用前應仔細挑選。如果食用了陳米,可以考慮盡可能多淘洗即便,或者用高壓鍋煮飯,能破壞一部分黃曲霉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