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三道防護墻應對四大新常態
???
??? 形狀各異的意大利面、風味獨特的越南果脯、香濃地道的大馬咖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世界
???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進口食品安全監管也呈現出4個方面的新常態。”林偉表示,隨著進口食品進入平常百姓家,保障進口食品安全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 食品貿易從過去的以出口為主轉變為以進口為主,就是進口食品安全監管所面臨的**個“新常態”挑戰。近年來,我國食品農產品進口數量增長迅速,*近10年年均增長率達到17.4%。從2004年開始,我國從食品農產品的凈出口國轉變成凈進口國,食品農產品貿易逆差逐年加大。到2014年,我國進出口食品、農產品的貿易總額達1928億美元,其中進口食品、農產品貿易額為1215億美元,逆差約為500億美元。同時,目前我國農業持續發展又遇到了兩個“天花板”、兩道“緊箍咒”,進口食品作為適當的補充,進口增長勢態還將持續。進口食品安全的監管責任愈加重大。
??? 第二個“新常態”所帶來的問題更加突出。由于食品供應鏈從過去的以本地化為主向全球化方向轉變,隨著貿易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食品的供應鏈現在變得愈加國際化。而國際供應鏈越長就會越復雜,食品安全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進口食品安全監管的環節也變得愈加復雜。
??? “食品安全的形勢從過去穩定期問題偶發為主轉向以波動期問題多發為主。”林偉口中的第三個“新常態”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全球經濟復蘇疲軟、國際市場消費低迷、成本持續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部分食品生產企業減少質量管理投入以維持利潤,由此引發全球的食品安全進入多發期,進口食品安全監管任務愈加艱巨。
??? 第四個“新常態”是從過去傳統食品安全問題為主轉向非傳統食品安全問題凸顯。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出現,國際貿易向著個性化、碎片化方向發展,轉基因安全及跨境電商、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食品安全等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不斷涌現。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創新愈加迫切。
??? “責任愈加重大,環節愈加復雜,任務愈加艱巨,創新愈加迫切”,在如此4個“新常態”的壓力下,我國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卻能夠一直保持穩定,沒有發生重大的食品安全問題。面對著來自全球約200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食品,質檢總局是如何做好入境把關的呢?
??? 林偉表示,質檢總局按照“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管控、國際共治”的原則,建立了符合國際慣例、覆蓋“入境前、入境時、入境后”3個環節的全過程監管體系。
??? **,在入境前嚴格源頭監管。主要設立3個準入門檻:一是實施輸華食品國家和地區食品安全體系評估制度,對向我國出口食品的出口國和地區食品安全體系進行檢查和評估,符合要求的準許其產品進入中國;二是對輸華食品生產企業實施注冊管理制度,對境外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自控體系進行檢查和評估,達到要求的,準予注冊;三是實施境外出口商和境內進口商備案管理制度。另外,對輸華的國家和地區及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回顧性檢查,使其持續符合我國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
??? 其次,在進口時嚴格檢驗檢疫。主要實施3項制度:即實施進口食品口岸檢驗檢疫監管制度,對于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不準許進口;二是實施輸華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對進口食品開展風險監控;三是實施輸華食品檢驗檢疫風險預警及快速反應制度,對發現的風險或潛在風險及時進行控制。
??? 再次,在入境后加強后續監管。主要采取3項措施:一是對進口商實施不良記錄制度;二是要求進口商建立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確保進口食品的可追溯;三是要求進口商建立進口食品召回措施,對不符合我國標準法規要求的進口產品,主動召回。
??? 林偉表示,通過構建覆蓋“入境前、入境時、入境后”3個環節的全過程進口食品監管體系,保障了進口食品安全。《中國質量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