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為了香港同胞的“
??? ——深圳
??? 本報通訊員 廖植飚 屈雷明
??? 深港一衣帶水、血脈相連。
??? 經深圳口岸供港的
??? 2014年8月1日,香港《食物內除害劑殘余規例》(以下簡稱《規例》正式生效,對食品中358種
??? 厲兵秣馬 嚴陣以待
??? “提前籌備,主動應對,全力以赴確保供港食品安全。”2007年接到香港通報的《規例》框架草案后,深圳局高度重視,立即成立應對小組和專家小組,提前介入,一系列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全面鋪開。
??? 2007年以來,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規例》專題培訓。為供港蔬菜備案加工企業、南山農產品配送中心和深圳海吉星農產品檢測技術公司等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和培訓服務,提高其技術水平和應對能力,并對不同加工類型、產品安全風險高低的企業進行區別化指導。
??? 2008年3月起,在國家質檢總局的支持下,深圳局多次派員參加內地香港聯合技術專家組會議,與香港就檢測技術研發、質量控制、檢測結果有效性評價和實驗室間方法比對等進行磋商和交流。
??? 2009年以來,嚴格按照質檢總局部署,每年開展供港蔬菜農藥使用和殘留情況普查,初步摸清內地供港蔬菜使用農藥品種、數量以及占《規例》中涉及蔬菜農藥的比例。
??? 截至目前,已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購置了相應的檢測設備、300余種農藥及其代謝產物的標準物質;完成了蔬菜多農藥殘留檢測方法的制定;開展了供港蔬菜中223種農藥殘留的普查檢測工作。
??? 中流擊楫 穩步推進
??? 2012年5月,香港通過73號法律公告,歷時5年制定的《規例》終于浮出水面,除害劑、限量標準的范圍及數量均有詳細規定,涉及標準堪稱嚴苛。深圳局立即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要求各單位領導、專家認真研究《規例》內容,提前制定應對工作實施方案及經費預算,并運用檢驗檢疫部門的技術優勢,幫助企業抓住政策緩沖期,順利渡過難關。
??? 近年來,由于深圳平湖海吉星物流園區建設日趨完善,園區農產品貿易發展迅速,供港蔬菜加工配送方式出現“三個轉變”:即原基地蔬菜原料直接進入加工廠的“點對點”方式,向通過物流園區平臺配送進入加工廠的“輻射”型轉變。原南山農批商戶向設立加工廠的方式轉變。供港蔬菜初級加工向“凈菜”加工配送方式轉變。對此,深圳局積*探索供港蔬菜有效監管方式,組織研發“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供港澳蔬菜檢驗檢疫一體化綜合監管服務系統”,將供港澳蔬菜的基地種植、加工配送、企業監管、口岸驗放等監管環節有效串聯起來,實現了產地檢驗檢疫局與口岸檢驗檢疫局全過程監管的目的,為應對《規例》實施邁出重要一步。
??? 枕戈待旦 全力以赴
??? 《規例》的實施對內地實驗室檢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彌補不足,深圳局一方面大力增加食品檢驗技術中心的設備投入,另一方面組織專家研發農藥殘留快速、高通量篩查確證方法和多殘留定性定量方法等技術,使檢測人員能在3天內完成223種農藥殘留量的檢測工作、出具檢測報告,有效提升了檢測能力和檢測水平。
??? 今年2月以來,深圳局提前進入《規例》預實施狀態,按照要求對供港食品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進行把關,對監控或檢驗發現的不符合《規例》要求但符合港方現行要求的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并將不合格信息及時通報企業,敦促其整改。
??? 此外,深圳局繼續落實專項普查,共涉及55個品種385個樣品,蔬菜來源涉及國內23個省市,盡可能覆蓋占90%以上供應量的主要蔬菜品種和《規例》中與蔬菜有關的所有農藥殘留項目,全面掌握內地供港蔬菜中農藥殘留風險。
??? 深圳局還對供港食品企業開展摸底排查及整頓,確保全部符合備案要求;指導企業加強生產管理,向企業宣傳《供港產品風險防控計劃技術指南》等指導性文件,敦促企業加強原料質量安全,建立和完善產品質量自控體系。
??? 為保證快速穩妥地處置《規例》實施后可能發生的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深圳局還制定相關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置流程,直面潛在風險,爭取*大限度地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帶來的危害或損失。
??? 香江之水,徹夜奔流。不變真情,悉心呵護。《規例》正式實施3個月來,經深圳局口岸檢驗檢疫的供港食品合格率超過99%,確保了香港同胞“菜籃子”安全。
??? 《中國**時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