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南方農村報訊(記者 黃進
??? 徐聞食品總公司業務監督辦公室主任陳康林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近半個月來,全縣每天的豬肉銷量減少了1/3,“正常情況下,中秋節全縣可銷650頭豬,而今年當天只銷了400頭。”
??? 南山鎮乙神村村民彭明滿告訴記者,茅園仔村小組約有1000村民,在“豬肉生蟲”說法傳開之前,有兩名豬肉販,每天可銷售一頭豬,約200斤豬肉,近一個月以來,其中一個已轉賣雞、鴨肉,另外一位肉販每天也只賣出不到50斤。
??? “豬肉生蟲”說法,就像一陣臺風,在這個靠海的縣域掀起了巨浪,至今還不能平息。
??? 都是聽說
??? “蟲子會鉆進腦袋里”
??? 9月10日,徐聞食品總公司業務監督辦公室主任陳康林說,約一個月前,有個別人在傳“豬肉生蟲”不能吃,當時流傳的范圍僅僅在徐聞縣城。
??? 然而,在徐聞縣城流傳了半個月后,這一說法開始向徐聞周邊各鄉鎮擴散,“現在全縣14個鄉鎮,一個街道,普遍都流傳著這種說法。”
??? “到現在都不明白。”陳康林如此形容自己對這一說法*初來源的掌握情況。盡管如此,陳康林還是做了初步分析,他認為,“豬肉生蟲”的說法一是來源于網絡,另外一個途徑就是在廣西聽到后,告訴給家里的親朋好友,“一傳二、二傳三。”
??? 而早在8月23日,就有網友在“徐聞中學”貼吧里發帖“徐聞的豬肉里有蟲你們知道嗎?”,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跟帖和討論。
??? 8月28日,網友“bdk668”在徐聞生活網里發帖“徐聞監管部門失職,多地發現問題豬肉”,
??? 帖子稱:根據徐聞多地老百姓反映,這幾個月以來從菜市場買回來的豬肉發現生蟲!這不是開玩笑,已經有多個鄉鎮的群眾有過此類遭遇,群眾不會上網,不會用手機拍照,聽身邊朋友說,只在電話中跟在外的兒女提起過。
??? 9月10日,記者試圖通過徐聞縣委宣傳部輿情網絡宣傳管理組了解其掌握的“豬肉生蟲”說法在當地網絡傳播的情況,但未得到答復。
??? 南山鎮乙神村村民何凱(化名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開始他聽說有人把肥肉榨油后還發現有蟲在油上游動;后來又聽說把肉放進高壓鍋里煲兩個小時后,蟲都不會死;再后來又有人說這些“煮不死”的蟲子后會鉆進腦袋,“很恐怖的!”
??? 何凱承認只是聽說,他本人并沒有見到過生蟲的豬肉。南方農村報記者在徐聞隨機采訪了20名群眾,受訪者都表示沒有親眼見過“生蟲”的豬肉,只是聽說“徐聞的豬肉生蟲不能吃”。
??? 陳康林說,近半個月來,“徐聞的豬肉生蟲不能吃”的說法傳遍了徐聞大街小巷。于是,徐聞食品總公司成立專門調查組,到各個鄉鎮農貿市場進行調查了解,走訪消費者等方式,“經過調查發現,都是聽說,根本沒有人拿出過生蟲的豬肉。”
??? 努力辟謠
??? “發了近兩萬份傳單”
??? 除實地調查外,徐聞食品總公司還通過徐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徐聞縣畜牧局的技術人員對豬肉進行抽樣檢驗,“也未發現群眾所流傳的豬肉里有蟲現象。”
??? 直到8月31日仍未發現一起“豬肉生蟲”事件,于是,調查組得出結論,群眾所流傳的“豬肉里有寄生蟲”的說法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并且將其定性為謠言。
??? “豬肉生蟲”事件也引起了徐聞縣縣委和政府的重視,該縣主要領導多次過問,分管領導先后多次組織召開專門會議。
??? 陳康林說,**,他們在當地報紙和電視辟謠,此外,在全縣各農貿市場以及顯眼的路口貼出放大的告示150份,拉橫幅120多條,發放近20000份傳單。
??? 同時,徐聞食品總公司出動宣傳車6臺,分兩組,以207國道為界,東西兩邊鄉鎮各3臺車,7天不間斷地宣傳“豬肉生蟲”乃謠言。
??? 陳康林還坦承,雖已將“豬肉生蟲”定性為謠言,但事件發生后,徐聞食品總公司并沒有就此事報警,“沒有任何證據,無從查起,怎么報警?”
??? 專家說法
??? “傳言毫無科學依據”
??? 而在陳康林看來,群眾不敢吃豬肉并不是真相信“豬肉生蟲”,而是持觀望的心態,讓人家先吃,沒問題了自己再吃,“寧可信其有,不愿信其無。”
??? 乙神村村民陳純(化名便是一名持觀望態度的人,此前他一直不相信“豬肉生蟲”的說法,而在9月9日發生的一件事讓他觀念發生了轉變。這天早上他母親到村中一肉販處買了40元豬尾骨,煮熟吃時發現一條狀異物,“兩頭紅,中間白。”
??? 陳純隨即與肉販一起拿著異物去檢驗,盡管后來經檢疫部門認定為血管,可陳純的心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我親眼見到的,這段時間不敢吃豬肉了,等大家都吃了我才吃。”
??? 在徐聞縣和安鎮,9月11日,該鎮后海村村民龍鳳仁稱在自家煮熟的豬肉中發現多條蟲子,隨后將肉和蟲子拿到徐聞食品總公司和安分公司去檢驗。
??? “現場將蟲子放進煮開的水中,幾秒鐘便全部死去。”和安畜牧獸醫站站長顏軾說,他們判斷,龍鳳仁所拿來的煮熟豬肉上的蟲并非寄生蟲,而是五谷蟲,“可能是因為龍鳳仁將肉煮熟后,沒有蓋好蓋子,蟲爬到肉上了。”
??? 在親眼看到和安畜牧獸醫站及徐聞縣食品總公司和安分公司處理龍鳳仁的案例后,安鎮一群眾楊陽認為,相關人員把疑似有蟲的豬肉拎回食品公司的院子供人圍觀,而不是封存送往
??? 有資質的部門檢查,然后公布結果,這一做法令他非常反感,“憑肉眼判斷是肉煮熟后沒有蓋好,外界幼蟲爬到肉上的說法太站不住腳了。”
??? 為此,楊陽坦承,他暫時不敢吃豬肉了,他還將自己的QQ簽名改為“近期不吃豬肉,并不代表我是回民”。
??? “這是不可能的,目前全世界都沒有發現‘高溫都煮不死’的寄生蟲。一般情況下,寄生蟲蟲體經高溫處理后即死亡崩解。”在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副教授、國內**獸醫寄生蟲病防治專家翁亞彪看來,徐聞豬肉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的說法毫無科學根據。
??? 翁亞彪介紹說,目前在豬肉里可能出現的蟲有兩種:豬囊蟲和旋毛蟲。豬囊蟲肉眼看得見,有黃豆那么大,是一個囊泡。旋毛蟲肉眼看不見,要在顯微鏡下放大一百倍才能夠看得見。但目前這兩種寄生蟲的感染率都很低,經過檢疫部門檢疫后的豬肉都能將其排除。“這些消息可謂是常識性的錯誤,非常低級易破,但還是有不少市民半信半疑,這是對食品安全過于擔憂的表現。”翁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