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香港《食物內除害劑殘余規例》8月1日起執行
??? 我省
??? 茶老板、菜老板們發愁
??? 供港產品成本高了
??? 本報訊 8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歷時5年制定的《食物內除害劑殘余規例》(以下簡稱《規例》,將正式實施。該《規例》對584種(類
??? “該《規例》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標準為主,參考了國家標準、美國及泰國等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的標準。部分標準卻比一向以嚴苛著稱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還要嚴。”浙江檢驗檢疫局食品安全監管處處長王志剛告訴記者,該《規例》堪稱“史上*嚴格標準”。
??? 浙江是供港食品農產品大省,供港食品農產品主要有水產品、茶葉、火腿、蔬菜、加工食品和活豬等,僅2014年1~6月供港食品農產品598批,貨值3878.6萬美元。《規例》的執行將對浙江食品農產品企業產生什么影響呢?
??? 《規例》對各類產品均制定了數以百計的限量標準,如柑橘的限量標準達136項,梨的限量標準達158項。而對于我省來說,受影響*大的,要屬西蘭花和茶葉。
??? 由于香港現行執行標準沒有明確的規定,省內大部分出口香港的產品都按日本的標準執行。比如此前對西蘭花中農藥吡蟲啉的殘留含量限值要求是5PPM(毫克/公斤,而這次香港《規例》的要求是0.5PPM,比日本的標準足足提高了10倍。
??? 記者從臺州檢驗檢疫局獲悉,臺州西蘭花是我省*主要的供港蔬菜品種,年供港量近3000噸。“《規例》一公布,我們就立刻給當地西蘭花行業協會、農戶培訓,列出新增和要求升級的項目。” 食品檢驗處余衛江處長表示,為了符合《規例》要求,臺州檢驗檢疫局要求西蘭花農藥不再選用含吡蟲啉等農藥,而采用香港《規例》要求相對寬松的氯蟲酰胺和噻蟲秦。
??? “我們從播種環節就開始抓起,不使用規定范圍外的農藥,而使用多菌靈等不會有殘留的農藥替代原來的殺蟲劑。”臨海市峰盛蔬菜保鮮廠包攬了供港西蘭花中的90%,相關負責人金良斌表示,他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應對準備。
??? 對茶葉出口商來說,壓力也不小。“從目前日常檢測及風險監控情況來看,茶葉中的農殘檢出率普遍較高。
??? 此次香港《規例》中涉及茶葉的農殘標準有46項,其中就包括滴滴涕、乙酰甲胺磷、草甘膦等多個檢出率較高的農藥種類。”王志剛表示。
??? 記者聯系了浙江省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出口業務的毛經理,他表示,草甘膦等農藥殘留確實難以避免。“對于一些小企業來說,出口成本將大大增加。”他給記者算了筆賬:每批茶葉出口前至少做兩次檢測,一次樣品,一次大貨。每次檢測費用在1000元左右,這樣,就是至少2000元/次。標準增加到46項后,也就意味著不同類別的農藥檢測次數增加了。
??? “一批茶葉中的農藥殘留,可能有有機磷類、有機聚酯類,這樣,就得分兩次檢,46項內容中可能就不只兩個類別,每增加一類就要多掏1000元。”
??? 他表示,標準的提升勢必導致輸港產品檢測項目大幅增加,檢測周期延長,企業備案種植基地的投入也會加大,成本將明顯增加。
??? 據了解,該《規例》中有86%左右的標準內地沒有制定,其中包括187種在內地已有登記但尚未制定限量標準的農藥。而對于發現某種產品中含有未制定殘留限量標準的農藥殘留,也將根據風險分析評估結果進行管理。嚴格的《規例》將使得企業產品被通報的風險增高,部分食品可能因達不到要求而被限制甚至取消供港。 本報記者 朱銀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