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市民趙女士來到本報編輯部,向記者講述了她購買蜂蜜遇到的頭疼事兒。趙女士說,她多年來喜歡喝蜂蜜,原來都是在南方工作的孩子給自己郵寄純正的荔枝蜂蜜。去年年底孩子辭去了南方的工作,回到聊城創業,自此之后她就一直在城區街頭或者超市里購買蜂蜜喝。可她總感覺買到的蜂蜜不對,無論是從色澤還是味道都不像是純正的蜂蜜,不僅如此,這半年時間她的血糖還因為喝蜂蜜而升高了,因此她懷疑自己此前買的蜂蜜都是勾兌過的。
? ? 市民》 哪兒能買到真蜂蜜?
? ? 市民趙女士現年60歲,平日里很喜歡喝蜂蜜,一直以來老人身子骨也很硬朗。據其介紹,老人的兒子原來在福建工作,每年都會給她郵寄純正的荔枝蜂蜜,老人喝著也不錯,“蜂蜜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還能潤肺止咳,因為常年喝蜂蜜,我的身體一直不錯。”
? ? 去年年底,趙女士的兒子辭去了南方的工作回到聊城,從那以后她再也沒有喝過原產福建的荔枝蜂蜜。由于喝慣了蜂蜜,趙女士只能從城區街頭或者超市里購買蜂蜜喝,城區在售的多以洋槐、棗花蜂蜜為主。一開始,趙女士總覺得自己買的蜂蜜無論是色澤還是味道都不大對,“我原來喝的多是荔枝蜂蜜,可能花粉不同味道也不一樣,所以也沒有在意。”
? ? 半年時間過去了,趙女士一直喝自己買的蜂蜜,可這段時間里她的身體出現了各種小毛病,其中*讓她頭疼的就是血糖過高。“我原來血糖很正常,平時除了喝蜂蜜基本不吃糖食,可蜂蜜是單糖,不會讓人發胖,而且也不會致使血糖升高。”趙女士開始懷疑自己這半年來買的蜂蜜存在摻假現象。
? ? 走訪》 市場所售蜂蜜真假難辨
? ? 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超市,在振興路一家超市內,在售的蜂蜜種類眾多,有棗花、洋槐等多種,除了傳統的蜂蜜外,還有益母草蜜、玫瑰蜜等,500克裝的蜂蜜價格多在19元至上百元不等,銷售人員稱這些都是純正的蜂蜜,沒有添加任何其它成分。
? ? 記者發現,價格較為便宜的蜂蜜外包裝上多寫著“調配蜜汁”、“蜂蜜含量≥50%”等字樣,工作人員表示,這些也都是正宗的好蜂蜜,只是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劑而已。走訪中記者還發現,雖然市面上不少“蜂蜜”的外包裝上都標示著“天然”、“原生態”等字樣,但仔細查看產品配料表卻發現,其中不乏標示含有“葡萄糖”字樣。同時,記者還看到,在售的蜂蜜絕大多數未標明蜂蜜的具體成分及含量。至于新國標中涉及的蔗糖含量,更無從提起。
? ? 在采訪中,不少市民對蜂蜜的價格很是困惑。市民王女士說,她經常買蜂蜜喝,但她一直不明白的是同種蜂蜜不同品牌價格差距十分大。“蜂蜜的成本應該差不多,同樣的蜂蜜價格不應該差那么多。”
? ? 業內》 在售蜂蜜勾兌很普遍
? ? “目前市場上六七成的蜂蜜都是假的。”一位業內人士稱,目前蜂蜜摻假和假蜂蜜已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缺乏專業知識的消費者根本無法識別。現在摻雜使假現象非常普遍,假蜂蜜比真蜂蜜還像蜂蜜,透明無雜質,而且永遠不會結晶,對蜂蜜缺乏專業知識的消費者被外包裝和外觀吸引,加上這種“蜂蜜”成本*低,價格又便宜,賣得很火。
? ? 據介紹,在養蜂技術專家及蜂蜜技術行業的業內人士看來,蜂蜜造假由來已久,手法多樣,而且不斷翻新。截至目前已知的造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個是在蜂蜜生產期間用白糖或者糖漿直接喂養蜜蜂,二是往蜂蜜里大量摻入糖漿等較低成本的糖類,三是往蜂蜜里加入防腐劑、澄清劑、增稠劑等添加劑,用“蜂蜜制品”偽造“蜂蜜”,四是在同為真蜂蜜的情況下把價格低的摻入到價格高的當中以次充好。
? ? 業內人士稱,由于假蜂蜜的泛濫,真蜂蜜一直受到沖擊。不但銷售不暢,價格也難以回歸到蜂蜜價值,有時候甚至低到白糖的價格,嚴重挫傷了部分蜂農的養蜂積*性,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市場上“假蜜驅逐真蜜”的現象出現。
? ? 爆料》 蜂蜜摻假成本很低
? ? 據業內人士介紹,此前*早進入造假者視野的是玉米糖漿以及甜味素,從近五六年開始,大米糖漿逐漸成為國內蜂蜜造假中添加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不通過專業儀器和檢測設備,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辨識。
? ? 而使用糖漿制造假蜂蜜,其成本要明顯低于真蜂蜜。用果葡糖漿生產“蜂蜜”,每噸大約4000元,而蜂蜜價格因產地各異,一般在2萬到4萬元每噸,因而假蜂蜜的利潤相當可觀。此前曾被曝光的某蜂業公司摻假方式就十分隱蔽,通過在洋槐蜂蜜中至少摻了60%油菜花蜂蜜。“這樣下來,既可不容易被發現摻雜現象,也讓蜂蜜的生產成本被壓縮,企業就可獲取明顯更高額的利潤。”該業內人士表示。
? ? 此外,市場上每斤只賣10多元的普通蜂蜜,多是用大米糖漿、白糖或果葡糖漿等勾兌而成的。以油菜花蜜為例,今年散裝的收購價格每斤在8元左右,市場價一般在15元以上;而洋槐蜜,去年的收購價格每噸在2.3萬元左右,進入商場超市后,每斤售價如果低于35元就不太合理了。
? ? 提醒》 消費者需區分“蜂蜜”和“蜂蜜制品”
? ? 2011年4月20日,國家衛生部發布《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10月20日起,這一標準正式實施,并代替2003年和2005年出臺的蜂蜜國標。記者查閱新國標發現,與2003年的蜂蜜國標相比,它修改了范圍,增加了蜂蜜的定義,將原料要求改為蜜源要求,并明確了主要的有毒蜜源植物品種名稱,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標,增加了污染物限量和獸藥、農藥殘留限量,以及嗜滲酵母計數要求等。
? ? 新國標規定了蜂蜜的含義,即“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由此可知,蜂蜜是天然物質,而經過化學工藝加工或添加其他物質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不能稱為“蜂蜜”。新國標適用于“蜂蜜”,而不是“蜂蜜制品”。
? ? 新國標對蜂蜜的感官要求進行了規定。規定稱,蜂蜜應具有特有的滋味、氣味,無異味,常溫呈粘稠流體狀,或部分及全部結晶,不得含有蜂蜜肢體、幼蟲、蠟屑及正常視力可見雜質(含蠟屑巢蜜除外。
? ? 新國標還明確指出,100克蜂蜜中至少應含有60克果糖和葡萄糖。桉樹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克/100克,其他蜂蜜則要求小于或等于5克/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