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專家解讀2013年
??? 面對食品安全熱點 考考你的判斷力
??? 本報記者參與熱點問題選擇并發表意見
???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里,從歐洲的"馬肉風波"到遍布全美15個州的大腸桿菌疫情,再到日本曝出多起食材虛假標識事件,全世界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問題不斷發生。就我國而言,不可能獨善其身地游離在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之外。
??? 上周,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
??? 原料污染與惡意造假是去年食品安全熱點話題
??? 本次12個國內熱點事件產生于合作媒體申報的近30件熱點事件,依據這些事件,各領域的專家組織多次討論研究,本報記者魏世平作為媒體人也參與其中,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針對"膠原蛋白"熱點的曝光,本報記者認為:"完全是由于媒體人營養學知識匱乏,又沒有采訪研究蛋白質學科的有關專家所致,不應屬于食品安全事件。"
??? 本次對國內12個熱點事件進行解讀的專家,均是該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會議所表達的科學見解也在會前經過了業內專家的充分研討,基本上代表了中國食品領域的"科技界共識".可以看到,原料污染與惡意造假是2013年食品安全熱點的主題詞。
???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教授在點評去年國內食品安全熱點問題時尖銳指出:"在12個熱點問題里,只有4個屬于真正意義上的事件,其中的兩個還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從這些報道中能看出,錯誤的報道殺傷力遠遠大于正面報道。其實,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是在不斷地向好的方向發展,可負面的報道還是很多,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越來越低,為什么?反映出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進行食品科學的風險交流。這需要政府主導、科學家參與、經營者參與。"
??? 熱點事件重心轉移和"關鍵在源頭"的判斷吻合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女士指出,連續3年來所發生的36個食品安全熱點問題,較真實地聚焦了社會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和焦慮。而從3年中不同熱點問題的分布中亦可清楚看到,輿情的關注點正逐漸深入到中國食品安全的本源。
??? 通過對2011年-2013年食品安全熱點事件梳理顯示:熱點事件重心轉移和"關鍵在源頭"的判斷吻合--2011年聚焦于方便食品和非法添加,到2012年關注標準與過程控制,而2013年的輿情則聚焦于原料污染與惡意造假。孟素荷表示,從"非法添加"到"過程控制",再到"原料安全",2011年-2013年食品安全熱點事件重心的轉移,不僅顯示了各方逐漸形成的"由危機應對到風險預防"的認知過程,也顯示了向產業鏈前端延伸的溯源軌跡;同時顯示出輿情的關注點總體上與中國食品安全的著力點相銜接,并與2013年中央對"食品安全的關鍵在源頭"的判斷相吻合。
??? 環境污染造成食品不安全、蓄意造假是全球面臨的問題
??? 首次將2013年國際主要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歸納,是這次會議的亮點,使得2013年的解讀內容更加全面,剖析更為深入。
??? **食品微生物專家劉秀梅研究員、渤海大學副校長勵建榮教授對2013年國外食品安全的熱點進行了回顧,歸納分析出去年國際食品安全事件的三個特點:
??? 遍布美國15個州的冷凍比薩、玉米粉餅和馬蘇里拉奶酪導致的大腸桿菌O121 疫情,俄羅斯學校食用的肉餅、雞蛋餅被沙門氏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美國男童飲水后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而死亡等,都是因微生物污染導致食源性疾病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 原料、水源和加工等過程中的化學性污染成為全球面臨的難題。具體體現在荷蘭牛奶和美國狗糧污染黃曲霉毒素、法國瓶裝水中藥物殘留、巴西原料牛奶摻入尿素和甲醛、泰國大米中含溴甲烷等事件中。一方面是經濟、技術的飛速發展,而另一方面是由此引發的對環境、生態的負面影響應引起全人類的關注。
??? 誠信缺失的惡意造假也在橫掃發達國家。歐洲"掛牛頭賣馬肉"、英國清真雞肉腸和漢堡中摻豬肉、日本食材虛假標識、德國摻腐敗肉等造假劣行均發生于發達國家。
??? 國際食品科技聯盟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美國前農業部副部長任筑山博士總結說:"食品安全問題是全世界面臨的話題,發達國家更多的是微生物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問題,而發展中國家更多的是化學物質添加的食品安全問題;從30年前美國海水污染蝦進口開始,越來越多和環境污染有關的食品安全問題呈現在世界人們面前;造假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而且一發再發,屢禁不止。"
??? 為了真實反映2013年國內外食品安全整體發展趨勢,主辦方與中國經濟網等媒體進行了合作,從食品安全專家與媒體兩個層面對食品安全熱點數據進行了梳理和分析。通過綜合分析各大門戶網站新聞點擊量、微博傳播量、網帖評論量等相關數據篩選出熱點內容,從而使食品安全熱點與公眾的關注度更為契合。文并制圖/布衣
??? 2013年國際食品安全熱點解讀
??? 序號 熱點名稱 熱點概況 結論
?
??? 1 馬肉風波(歐洲1月,瑞典、英國和法國在部分牛肉制品中發現馬肉,德國宣布發現疑似"掛牛頭賣馬肉"情況。隨后,愛爾蘭、荷蘭、羅馬尼亞等歐洲多國卷入馬肉丑聞,引發消費者反感。馬肉風波是一起典型的以假亂真、消費欺詐案例,折射出造假者的貪婪、消費者的無奈和監管者的缺位。
?? 2 黃曲霉毒素污染導致在歐洲牛奶的召回和在美國狗食的召回(歐洲、美國3月,據荷蘭乳業組織透露,在兩家荷蘭牛奶農場的牛奶中發現了過量的有毒物質黃曲霉毒素。被污染的牛奶已經立即從生產鏈上撤下銷毀。隨后美國一家公司發布召回公告,將對幾款狗糧實施召回,因為產品中的黃曲霉毒素含量超標,但尚未出現狗在食用后患病的報告。黃曲霉毒素是一類強烈的致癌物質,無論是對人還是動物都會產生急性和慢性的危害。飼料中黃曲霉毒素污染危害人和動物。
?? 3 法國多品牌瓶裝水檢出藥物或殺蟲劑殘留(法國3月,法國《6000萬消費者》雜志曝出多款知名品牌瓶裝水含有藥物或殺蟲劑的殘留物,引發關注。消息稱,該雜志對當地47種礦泉水、瓶裝水進行檢驗,其中10種受到污染。報道認為,殺蟲劑殘留或與水產地農業活動相關。知名品牌瓶裝水檢出殺蟲劑和他莫昔芬暴露出水源和加工存在的安全隱患,也給政府監管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
??? 4 美國15個州出現大腸桿菌疫情(美國4月,美國疾控中心宣布,遍布全美15個州的大腸桿菌疫情,造成至少27人感染,超過1/3的病患入院治療,81%為21歲以下,*小的僅2歲。多種食品中大腸桿菌污染引發的疫情反映出其加工環境、加工過程等方面存在嚴重的安全控制缺陷,也是食品安全監管仍需高度關注的重點。
??? 5 俄羅斯發生沙門氏菌導致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俄羅斯6月,俄中部城市彼爾姆近150名中學生因食物中毒被送往醫院接受救治,其中84人留院治療。初步檢查表明,病因是學校食堂的肉餅、雞蛋餅等食物受沙門氏菌污染。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是全球性食品安全問題,對食品原料嚴格檢驗、食物徹底加熱、避免交叉污染是預防沙門氏菌中毒的關鍵環節。
????6 恒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新西蘭8月2日,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宣布,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旗下工廠生產的約28噸濃縮乳清蛋白粉被檢測出含有肉毒桿菌毒素,這些乳清蛋白粉作為原料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飲料等產品,已有部分出口至中國等海外市場。國際社會鼓勵食品企業對消費者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從這點講,恒天然做到了。但同時也暴露出濃縮乳清蛋白在生產過程控制、常規檢驗、信息發布等環節存在不足,國內相關企業和部門需引以為戒。
??? 7 含有豬肉DNA的清真羊肉漢堡,波及英國萊斯特的一所學校(英國3月,英國在倫敦圣瑪麗學校的清真校餐中,發現清真雞肉腸和漢堡中竟含有豬肉DNA,令人震驚和不可接受。這是馬肉風波的并發癥,同時可能帶來宗教沖突。警示世界各國重視食品造假問題。
??? 8 印度學校食物中毒事件(印度7月16日,印度東部比哈爾邦一所小學的47名學生在學校進食印度米豆粥之后出現食物中毒癥狀,造成22人死亡。事件之后,當地出現了暴力示威。包括學生家長和村民在內的數百名示威者放火焚燒了四輛警車。食品安全事件殃及人命,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政府監管絕不能兒戲。
??? 9 泰國大米檢出殺蟲藥溴甲烷殘留(泰國7月,在泰國消費者基金會6月化驗的46個市售食米樣本中,發現34個樣本含有殺蟲藥溴甲烷,其中13個樣本溴甲烷含量超出中國標準5ppm.如果以中國的標準而言,46家在泰國市售的白米中則有13家不合格。大米是亞洲人的主食,安全問題不可小視。海關對進口大米的安全性應嚴格把關。
??? 10 巴西原料奶摻假事件(巴西9月,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五家牛奶場,在原料牛奶摻入大量井水。為掩蓋摻水,在奶中摻入大量尿素,許多品牌的牛奶中都發現了甲醛的存在。世界大同,造假者各有千秋。原料乳摻假道理相同,方法各異。
??? 11 日本知名商家食材標識不實的欺詐行為被揭露(日本11月,日本多地接連曝出多起食材虛假標識事件,牽扯多家***酒店和百貨店,涉及魚、蝦、牛排、酒、蔥等。共同社解讀,越來越多的日本餐飲企業近年把食品制造業務外包,導致原材料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虛假食材標識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的食材造假不僅會引發消費者的信任危機,也為食品監管和檢驗部門提出了新的課題。
??? 12 德國肉制品廠將腐敗肉與鮮肉混雜加工出售(德國12月,德國境內有肉制品工廠將數噸腐敗的肉與鮮肉混雜制成加工肉再出售的做法,受到媒體廣泛關注。??? 腐敗肉和鮮肉是兩個混淆的概念,就像黑和白。黑的有毒,白的安全。顛倒黑白必然會付出代價。
??? 2013年中國食品安全熱點解讀
??? 1.新西蘭奶粉檢出雙氰胺
??? 概況:1月,新西蘭牛奶及奶制品被檢測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質雙氰胺聚氰胺,我國緊急與新西蘭聯系,當日新西蘭大使向消費者道歉。
??? 結論:污染是由使用含雙氰胺肥料造成微量殘留,因低于歐盟標準,不構成健康風險。
??? 2.鎘大米
??? 概況:2月,在廣州市場隨機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結果顯示鎘超標,屬于不合格產品。為此,廣州市食藥監局抽檢結果,大米及米制品鎘超標率達44.4%,同時公布涉事的餐飲單位、涉事米制品企業等信息。
??? 結論:大米及米制品鎘超標事件屬于湖南省局部地區受鎘污染的土壤上種植水稻加工的大米,或使用大米制作米制品導致鎘超標,不是非法添加。
??? 3."美素"奶粉疑云
??? 概況:3月,央視曝光美素麗兒奶粉涉嫌造假事件,美素麗兒奶粉中國進口商:璽樂麗兒進出口(蘇州有限公司在混裝奶粉時,不僅涉嫌更改保質期、使用過期奶粉,還涉嫌使用價格較低的低段奶粉充當價格較高的高段奶粉。
??? 結論:這是一起在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中典型的知假造假的違法犯罪行為。
??? 4.農夫山泉被指生產標準不如自來水
??? 概況:3月,消費者投訴稱,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中出現黑色不明物。某報撰文稱農夫山泉執行的產品標準在砷、鎘等毒理指標上寬松于兩個強制性國標。農夫山泉回應,其飲用天然水既執行浙江省地方標準,也遵守國家標準。
??? 結論:企業在標準的使用上存在不當之處。但產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非食品安全事件。
??? 5."摻假羊肉"
??? 概況:5月,江蘇江陰犯罪嫌疑人衛某等,以狐貍、水貂等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肉制品制售假羊肉。
??? 結論:狐貍等皮毛動物肉冒充羊肉屬于食品安全事件。上存在不當之處。但產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非食品安全事件。
??? 6.三品牌奶粉檢出反式脂肪酸
??? 概況:7月,一家港媒報道發現,三品牌國產嬰兒配方奶粉中,每100克奶粉檢出含0.4~0.6克反式脂肪酸,但含量并未超出內地和國際安全標準。該報道被部分媒體轉發,標題被修改為"XX奶粉被曝含反式脂肪可誘發心血管病"等聳人聽聞的話語,引發消費者擔憂。
??? 結論:報道中奶粉中檢出反式脂肪酸是天然帶入,符合我國相關標準。這次的媒體報道有嚴重誤導作用,非食品安全事件。
??? 7.對膠原蛋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質疑
??? 概況:5月,一則聲討膠原蛋白口服功效的微博引發關注。而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某膠原蛋白產品涉嫌違法宣傳被查處。7月關于"膠原蛋白美麗神話"的報道令事件升級,10月涉及部分品牌膠原蛋白產品未檢測出膠原蛋白的媒體報道,令消費者再度陷入恐慌。
??? 結論:應科學認識膠原蛋白和產業,對個別企業的不當行為,應該有針對性監督與批評,不能全盤否定。
??? 8.肯德基、真功夫等冰塊菌落超標
??? 概況:英國一項*新調查顯示,超過六成開在商業街的餐飲連鎖店提供的冰塊細菌數量甚至超過取自馬桶水箱的水。隨后央視記者在快餐店中,買來可食用冰塊和抽取馬桶水樣品送去檢測。顯示,菌落數量均高于國家標準,且高于馬桶水數倍。
??? 結論:無致病菌檢出、未發生人群健康不良事件,不屬于食品安全事件。
??? 9."瞎果門"
??? 概況:9月,有報道指出多家果汁企業均從果農處收購瞎果(即由于各種原因腐爛變質或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用以榨取果汁。曝光后,知名企業匯源也卷入其中。
??? 結論:以原料收購環節存在的腐爛、落地果現象即判斷"瞎果",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不屬于食品安全事件。
??? 10.地溝油變身食品原料,百余企業涉案
??? 概況:10月,涉案金額6000萬元,涉及117家大中型食品加工企業及個人糧油店的特大地溝油案在江蘇省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該案是開庭審理的**起"地溝油"大案。
??? 結論:全程監管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法律是舌尖安全的*后底線。
??? 11.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屬
??? 概況:11月13日,臺灣媒體報道稱,臺灣市售的包括"康師傅香辣牛肉湯面"、"韓國辛拉面"等在內的多個**泡面的油包都含銅、鉛、砷、汞等重金屬。
??? 結論:臺灣方便面醬包中檢出的重金屬含量都遠低于我國以上相關限量標準,不屬于食品安全事件。
??? 12.紙塑包裝疑似遷移出"塑化劑"
??? 概況:12月,某報文章指出,方便面中為何會含有塑化劑,則始終成疑。"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表示,面餅里發現的塑化劑成分,可能跟外包裝的塑料袋或紙質桶有關。
??? 結論:國家對食品安全事故定義為,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以上報道的"事件"談不上什么危機,更不是食品安全事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