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渾水清洗? 洗碗工將盤子從清洗池中撈出堆成一疊?此時清洗池中的水已經渾濁得看不見池底︵ 攝/法制晚報暗訪組?
當清洗池內的白沫和菜葉太多時?洗碗工就會將沫子往旁邊的消毒池︵ 攝/法制晚報暗訪組?
法制晚報訊(本報暗訪組 吃小涮鍋是冬日里的一大樂事,自稱“衛生清潔**”、后廚操作間流程透明的連鎖火鍋店
但《法制晚報》記者近日暗訪呷哺呷哺焦王莊店發現,在顧客看不到的地方,
質疑
顧客反映餐具不干凈 記者進店暗訪
近日,市民王小姐在呷哺呷哺店內就餐時,發現放小料的小碗和放菜品的盤子摸上去有些油乎乎,“呷哺呷哺對外宣傳時稱自己有嚴格的衛生標準,怎么碗都沒洗干凈?”王小姐懷疑呷哺呷哺是“說一套做一套”。
為了查看餐具的清洗流程,從11月14日至12月2日,《法制晚報》記者在通州區潞苑南大街的呷哺呷哺焦王莊店多次暗訪。
洗碗間內共有兩名洗碗工,女洗碗工為全職,男洗碗工為兼職。店內無任何人員對洗碗工進行培訓,操作間內也沒有張貼清洗流程。
洗碗工們只是將顧客用過的餐具從窗口拿進來,剩湯剩水倒進泔水桶清渣后,將鍋、碗、勺和大小盤子分類、洗滌、清洗,*后擺進不銹鋼櫥柜或者直接從側面小窗口遞進碼盤室裝盤。
暗訪·清洗
高峰期清洗簡化 放入兩三秒直接撈出
記者進入該店后廚,看見洗碗間內共有四個池子,按照操作順序分別是洗滌池、清洗池、消毒池和沖洗池。
但在實際操作中,洗碗工只是給洗滌池里的餐具抹上洗潔精,并扔進清洗池,另一人負責清洗并撈出擺放。洗碗過程只使用洗滌池和清洗池,消毒池和沖洗池根本沒用。
從窗口拿進來的餐具,例如小料碗內部都有黏稠的麻醬小料,但抹洗潔精時,洗碗工經常用布一抹一圈便將餐具丟進清洗池,有時只抹碗內側。
清洗時,洗碗工僅探手將剛放入清洗池的餐具撈出,分類擺放在池沿,并無沖刷的動作。餐具攢夠一摞碼進池子上面的碗柜,放不下的時候就直接遞進碼盤室。無論放進碗柜還是進入碼盤室的餐具都意味著已清洗完畢,可直接使用。
在非高峰期時,洗碗工還會將餐具浸在水里晃動兩下。但在每天中午12時和晚上6時左右的高峰期,這些餐具就被直接撈出,從放入到撈出*快只用兩三秒。
記者還發現,洗碗工在上班前并不會被要求洗手,無論處理垃圾還是洗碗都戴著同一雙橡膠手套。
500多餐具共用一池水 洗完還帶著油花兒
每次暗訪期間,《法制晚報》記者都發現清洗池內的水至少要洗百余個餐具才換水。
以11月27日為例,晚8時30分許,記者看到洗碗工先是將清洗池中放滿水。清洗池長寬均約50厘米,深度約到小臂,水龍頭開到*大時,不到兩分鐘就可將池子蓄滿水。
一池清水在涮過二十個碗后,上面便浮有一層洗潔精的白色沫子。但當被問到是否要換水時,洗碗工瞟了一眼清洗池搖搖頭,說先不用換,刷完這批再說。
當第四十個碗扔進去的時候,因為水變渾濁,已經看不到水池底了,查看有沒有撈干凈,洗碗工需要將整個小臂伸到里面摸個來回。
“抓緊時間,不然洗不完了。”洗碗工催促同伴,速度也變得更快,不顧從池子里撈出的盤子側面還帶著黃色的油花兒。
白沫實在太多時,洗碗工就將白沫撇出,再放點水進來。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這一池水在涮了150多個碗、370多個盤子和35個鍋后,才被換掉。*后清洗池內水的顏色呈棕黃色,池面上飄著菜葉,泛著油光。
每撈上來一摞盤子,洗碗工就從側面的窗口遞進碼盤室。
清洗池距離側面窗口有六七步的距離,這其間盤子仍不斷往下淌水和白沫,為防止地滑摔倒,洗碗工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而四個池子中本應是*后一個環節的沖洗池,則一直閑置。
暗訪·消毒
消毒池大多閑置 偶爾放水防檢查
除此之外,消毒環節也被省略。11月14日、15日、19日晚高峰時間,《法制晚報》記者看到消毒池一直是空的,餐具從清洗池撈出到再次使用,未經過任何消毒措施。
洗碗工向記者透露,上面檢查時才用一下消毒池和沖洗池。但有時消毒池也會特意加上一些水,為的是怕上面領導抽查時,來不及再放水。
“把沫子往那邊撇。”11月27日晚8點,洗碗工看到清洗池內的臟水快要溢出時,甚至讓同伴將水面一層白沫先撇到旁邊挨著的消毒池里。
其實消毒片平時就放在消毒池上邊的格子里,一伸手就能夠到,但即便為應付檢查放水時,消毒池內也沒有放入消毒片。
“洗完一涮就可以了,不用消毒。”洗碗工說,餐具清洗量大,加上消毒片的味道刺鼻,洗好后不需要再放到消毒池消毒。
消毒柜不插電 里面盤子從來沒動過
該店在洗碗間的進口處設有一臺消毒柜,里面整齊擺放著幾列盤子,但并未接通電源,柜子頂上摸上去已有積灰。
11月27日,洗碗工詢問洗碗餐具是否還需消毒柜消毒時,后廚經理表示,“不用,咱們到時候統一安排,不必每天都消毒。”
但從11月14日至12月2日,記者發現消毒柜里的盤子擺放的狀態一直保持不變,洗碗工們也從未將餐具放進消毒柜。
與上述操作相對比,店內服務員用餐時都會使用店內的鍋碗,但使用前都特意用開水沖洗一遍,或者自備碗筷。
員工講述
工作量大吃不消? 不想加班才趕工
為何清洗消毒過程被“簡化”?兼職的洗碗工告訴記者,他已經快50歲了,白天上一整天班,晚上來這里繼續加班五六個小時,連跟人聊天都沒有精神。
每天必須刷完多少碗,店內雖然沒有細致的規定,但洗碗工們心里明白,刷不完的碗是不可能堆在后廚留到第二天的,“刷不完咋能走。”
全職的洗碗工告訴記者,她每天不僅要刷完所有餐具,還要根據后廚經理的要求,在打烊前擦拭廚房墻壁和每個櫥柜,而這些基本都在10點半前完成,不然就要加班。
“剛刷三天我就受不了了。”前區的一位服務員告訴記者,他剛到呷哺呷哺時被安排到后廚洗碗,但每天的工作量讓他根本吃不消,所以自己才主動要求當服務員。
律師說法
未消毒違反相關規定
今天上午,北京市華倫律師事務所郭海燕律師表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應當按照要求對餐具、飲具進行清洗、消毒,并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備用,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飲具;購置、使用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具、飲具,應當查驗其經營資質,索取消毒合格憑證。”
按照國家頒布的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 ,餐飲具使用前,必須經清洗消毒。物理法消毒餐飲具(包括蒸汽、煮沸等熱消毒):食(飲)具必須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化學法(藥物)消毒餐飲具:食(飲)具表面必須無泡沫、無洗消劑的味道,無不溶性附著物。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第八條,火鍋店的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隱瞞所提供的餐具衛生的真實情況。
針對火鍋店的上述行為,消費者可以向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檢舉,由監督管理部門對其采取責令停業、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措施。
本版文并攝/本報暗訪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