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匯源、海升、安德利等
盡管從
殘次果落果入料由來已久
“未曾使用變質腐爛的水果生產產品”這是三大濃縮果汁企業在公告中同時提到的問題。據安徽食藥監局對匯源和海升在當地兩工廠的檢查報告:調查組在企業現場未發現有腐爛水果存貨,認真查看了企業檢驗記錄棒曲霉素指標(衡量果汁含有腐爛水果多少的特征指標),記錄顯示平時產品檢驗棒曲霉素指標符合規定。當地監管部門日常巡查記錄也表明,平時巡查中也未發現清洗、分揀環節存在不符合作業規范,有腐爛果進入加工環節的現象。
調查組現場抽取的果汁樣品,經國家農副加工食品監測中心監測,結果為棒曲霉素為未檢出,表明果汁原料不含有腐爛成分,其他檢測指標均符合標準要求。
然而,并沒有將變質腐爛的水果用于生產與是否有收購腐爛的水果是兩回事。“這些企業收購的水果當中確實有爛果的存在。”一位熟悉這幾大果汁企業的知名行業技術杜城(化名)專家向南都記者坦承,不過他同時指出此次風波中外界看到的只是表象,事實上在生產過程中水果腐爛部分在進入生產環節之前會被清洗、切除掉。而界定*后果汁質量的關鍵性指標有棒曲霉毒素、農殘等。
按照《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果汁和蔬菜汁類生產企業要求》的規定,在原料果、被破(粉)碎前應通過有效的揀選,剔除霉爛變質、受損和不適于加工的部分,應使真菌毒素水平控制符合G B2761的要求。這意味著即使是水果出現局部霉爛變質、受損,允許企業剔除之后適用于生產當中。那么何以判斷這些經剔除受損部分的水果生產的果汁是否達標?可以通過對果汁特征指標“棒曲霉素”的檢測來認定。
記者翻查G B 2761-2011《食品中真菌霉素限量》標準的要求,
“水果原料肯定是處理過的,否則棒曲霉毒數、展青霉毒數這些指標不可能過關。”杜城表示,事實上,就當前濃縮果汁的原料采購,與消費者的理解也有所差距。記者在青島海關兩年前網站上發布的一篇《前8個月山東口岸蘋果汁出口量增價揚》的分析文章中見到,分析提及我國蘋果產量占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蘋果汁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位,2011年以來形勢較好,但目前仍存在未來出口價格或將波動和行業農殘問題需要引起關注。文章中提及,由于我國蘋果汁原料果中殘次果和落果比例過高,容易導致蘋果汁中棒曲霉素含量超標。
濃縮果汁行業收購鮮食果中的殘次果和落果作為加工原料早已由來已久。不過對于行業普遍收購殘次果和落果現象,杜城表示,目前中國果汁行業收購的水果原料以賣相不好的水果以及落果為主,此外還有部分殘次果。“我們并不提倡用*好的水果加工成濃縮果汁。”杜城認為,如果水果的品質都是合格的,更提倡收購低成本的水果原料。
原料監管風險凸顯
“中國濃縮水果汁占世界出口總量的72%-78%,在國際濃縮水果汁有定價權和發言權。”杜誠表示。與此相對,國內果汁市場近年來也在迅速膨脹。
中信建投經濟咨詢發布的《2013-2015中國果汁行業投資分析及趨勢預測報告》顯示,中國人均年果汁消費量為1000克,僅是歐盟的1/40,不到美國的1/20,相較于歐美國家,對于果汁飲料生產商來說,國內市場具有巨大的開拓空間。據尼爾森的數據,果蔬汁在中國的總銷量與2011年的39億公升相比增加9.8%。
在此次風波背后,行業迅猛擴張背后上游產業鏈監控可能潛藏的風險性也顯山露水。“果汁企業的擴張可以很快,買進口生產線形成產能很容易,但農業生產的產能釋放卻需要長周期,兩者脫節的現實案例就是乳業。果汁企業產能上去了,市場需求上去了,可原料跟不上,這有可能迫使有些企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松對原料的質量控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博士鐘凱在其博客上表示,“中國食品業在經歷了高速擴張后,需要踩一腳剎車,好好把規范體系做好,把農業基礎夯實,否則**設備二流管理三流產品的模式是難以打造中國的百年品牌的。”
事實上,正因為上游產業鏈監管的難度所在,這讓企業在選擇自己將產業鏈延伸到上游還是直接進口濃縮汁生產上出現了分化。某有涉及果汁產品的知名食品企業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其所有果汁產品的原料都是進口的濃縮果汁。“我們以濃縮汁為原料并不是處于成本的考慮,更是處于質量安全的考慮。”該人士表示,如果將產業鏈延伸到上游的鮮果采購和壓榨,無可避免將受到鮮果產量、鮮果品質控制等難點。“比如爛果問題、農殘問題都很重要。”該人士表示,如果直接采購濃縮果汁,有出口國以及中國海關進口兩層質量把關,質量可控性相較更容易。
三大果汁企業半年報
匯源營收2 0 .6 4億元,利潤1 .14億元,占國內****果汁的份額達6 0 .8 %,而海升的營收為10.04億元,虧損0.47億元。安德利的營收是4.14億元,利潤僅0.1999億元。
南都記者黃麗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