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如果說
湖南問題大米流向哪里?
今年2月27日,《南方日報》曾報道湖南鎘超標大米進入廣東市場的消息。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曾舉證,從湖南采購上萬噸重金屬鎘含量超標的大米被全部退貨,沒有一粒流向市場。
但沒有一個部門公布調查結果,問題大米的湖南源頭廠家也一直未曾露面。湖南大米在廣東市場開始受到嚴重沖擊,湖南的糧食加工和加工流通企業也開始出現大米滯銷。
常德市金穗優質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童曉華表示,銷量同比下降了七成。許多農民眼看著幾十噸稻谷堆在倉庫。
“來自湖南省政協的一份議案顯示”,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說,“近年來湖南省出口外銷農產品因有毒有害物質超標被拒的次數逐漸增多,”但到目前為止,湖南方面沒進行公開解釋。
湖南佳佳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達明表示,生產單位解決不了,加工單位也解決不了。事情發生這么久,沒有單位出面,包括糧食局、技術監督局、農業局,究竟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官員對污染情況心知肚明
還有很多的信息,公眾不知道。
鎘大米的具體數量有多少?超標大米的具體流向在哪兒?除了廣州已經公布的廠家之外還有哪些生產企業?種植這些大米的土地的污染狀況是什么?……
長期研究農產品鎘污染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鎘中毒是慢性的,潛伏期*短是2到8年,一般是15到20年。這次檢測結果顯示,鎘超標了一倍?!斑@些米,*嚴重的米都可以出口,但是不能內銷”。朱毅說,從風險評估的角度來講,目前公眾不必過于驚慌。但如果時間長了,或者說慢慢超標更多了,就會對人產生影響。
朱毅經常到基層去調研,發現地方政府官員很難把握發展和環保之間的平衡,總是存有僥幸之心。當地官員對土地的污染情況是心知肚明的,但農民不一定知道得很確切。這些地方官員覺得只要是不出事就好,對農民的科學技術指導和支持,做得也不夠。
“湖南大米鎘超標確實存在”
湖南大米鎘超標的情況確實存在。湖南省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站站長尹麗輝稱,但占少數。鎘超標的原因,和產地、重金屬污染有直接關系。作為有色金屬之鄉,尹麗輝稱,湖南“有色金屬的開發帶來了污染,特別是湘江流域這一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