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別怕!*多判刑三年。”公安部查辦三聚氰胺問題奶粉案時,天津一乳企高管在被捕時曾當著警方的面,用這句話安慰家屬。這句話道出了一個現象:危害食品犯罪案危害嚴重,但法院審判的結果與公眾心理預期有差距。
*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3日發布了《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首次明確界定了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其中生產地溝油可判死刑。 長沙市政府副秘書長、食安辦主任黃吉邦表示,因之前的量刑偏低,很多懲處無法到位。《解釋》出臺后,增強了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的威懾力和操作性。
■記者 楊艷
添“
3年前,長沙市公安局治安支隊食品安全執法大隊正式掛牌成立,3年來拘留了不少老板。僅 2012年,長沙就查辦食品安全行政處罰案件1744起,刑拘54人,起訴51人,但基于之前適用的法律條文,*后量刑并不重,基本集中在1年,多則判2年。
半個月前,芙蓉區食安辦主任胡再平還在“抱怨”量刑不夠,去年芙蓉區食安、質監、公安等部門曾端掉一個“黑窩點”,查獲
寧鄉縣法院公開審理了長沙首例涉“地溝油”食品安全刑事犯罪案件,非法生產油脂52噸的唐某和銷售地溝油的陳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一年。這還是判刑算重的案例。
請食品專家幫助辦案
胡再平*關心的是食品的技術手段檢測。在之前的辦案中,芙蓉區食安辦將樣品交給長沙市質監局檢測,結果法院不予采信,要求出具省級衛生部門確定機構出具的報告。
“在長沙還好,如果案件發生在市州,將樣品送到長沙需要半天,不管是辦案時間還是辦案成本都得提高。”胡再平認為,對于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法院應予以采信。
法院也希望規范食品鑒定領域。“法官是執法者也是消費者,也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有害食品的受害者。”采訪中,多名法院工作人員紛紛希望加大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力度,并希望統一規范食品鑒定領域的鑒定資質,并在司法審判中充分發揮食品專家的作用,輔助法官全面理解食品安全的認定標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