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華東師大生命科學教授闡述
??? “避孕藥不可能把
??
? 晚報制圖 鄔思蓓
??? 晚報記者 李征 報道
??? 避孕藥無法作用于
??? 誤區1
??? 野生的總比人工養殖的健康
??? 在很多人看來,天然的、自然的食品是*健康的,但事實并非如此。
??? 從2007年開始,還在挪威工作的杜教授和中國衛生部食品安全研究所一起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對國內包括上海在內的五大城市市面上常見的24種水產品進行測試。檢測的**個項目是DDT,是一種劇毒的農藥。“我們發現,在養殖魚類當中,DDT含量*高的是大黃魚,達到88uk/kg.中國的國家標準是1000uk/kg.但是,在華東一帶,上海、舟山一帶的野生捕撈魚的DDT含量*高達2680uk/kg. ”杜教授還發現,不僅是DDT,還有PCB等有毒物質含量,而人工養殖魚的體內污染物含量卻要遠遠低于野生魚。
??? 對此,杜教授解釋,在自然界當中,污染物的積蓄隨著食物鏈的傳遞*后會濃縮在一些比較大的品種上,而這些魚往往是人類的食用魚類。但是人工養殖的魚類都是用飼料的,而一個合格養殖企業的每一步飼養過程都是受到監控的,從飼料的生產、飼料的品質、水質檢測到魚*后成品,每一步都有嚴格的檢測,這就避免了有過長的食物鏈對污染物進行積累的路徑,縮短了這樣一個食物鏈的路徑,降低養殖品種的污染物含量。在很多西方國家,很多人是不吃野生動物的,因為他們覺得野生的東西是不可控的,只有人工養殖的東西才是可控的、安全的。
??? 誤區2
??? 食品添加劑一定是有害的
??? 為什么公眾會對食品添加劑有誤解?在杜教授看來,很可能是因為大家把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混淆在一起。 “這幾年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蘇丹紅、三聚氰胺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物。 ”杜教授說,長期研究證明,只要合法添加,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并沒有很大的問題,當然食品添加劑安全不等于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安全,“比如說平時炒菜用的鹽,如果你吃很多的鹽會脫水而死的。食用任何的東西都有一個限量,食品添加劑也是一樣,在合理添加范圍之內使用就是安全的。 ”
??? 杜教授此前曾在挪威進行過多年的魚類研究,“三文魚的肉非常紅潤,很好看,但是挪威三文魚的紅色也是色素加出來的!但是這種經過嚴格論證色素添加得出的產品安全性是得到全世界公認的。銷往美國、歐洲大陸的三文魚也都是加了色素的,而且這個歷史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 ”
??? 誤區3
??? 吃催熟草莓易致兒童性早熟
??? “激素會導致性早熟,會導致不孕不育、內分泌失調……”在普通民眾看來,這些都是“常識”. “事實上,這些觀點從我們生物學的角度,尤其在植物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很荒謬。催熟草莓不可能輕易致兒童性早熟,避孕藥也不可能把黃鱔喂大! ”
??? 杜教授解釋,植物的激素對人體完全不起作用。 “有媒體報道,頂花帶刺黃瓜使用避孕藥保鮮,還有說自來水含避孕藥。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避孕藥多少錢一斤?如果說我們黃瓜用避孕藥保鮮,我相信這個黃瓜大家也是吃不起的。實際養殖生產當中,比如說養螃蟹、小龍蝦,那么大的水面要倒多少避孕藥?成本上是不可能的。 ”
??? “值得重視的是動物激素,的確有可能影響到我們人類,正因為如此,中國獸藥管理條例中嚴禁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當中添加激素的藥品的,就是說動物激素在農業和食品生產當中,事實上是不被允許的。”杜教授在現場為避孕藥正名:“只要發生食品安全事件,避孕藥總會被拿出來秀一秀。很多媒體報道過黃鱔是用避孕藥喂大的。但我做過實驗,把避孕藥加進養殖池中,看看對黃鱔是否真的有作用,事實發現,當我們在飼料里面加了包括避孕藥在內的激素,養了一個月以后,黃鱔就死掉了!也就是說,人類避孕藥放到水產動物當中去,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
??? 誤區4
??? 轉基因食物都對人體有害
??? 讓杜教授更為痛心的是,當今社會對于轉基因技術和食品的態度是非常*端化的,在全世界都有很多轉基因抗議者。
??? “事實上轉基因技術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面臨的農業危機帶來的后果。轉基因有什么好處?抗蟲棉花生長過程中,病蟲特別多,一季棉花當中要打12次農藥,這么大的農藥使用量,會嚴重威脅我們的健康。但有一種菌可以天然殺死這些蟲害,科學家把其中的殺蟲基因轉到棉花的基因里面,相當于這個棉花長出來以后,蟲吃了就死了,而不用打農藥。這種轉入的基因只針對蟲,不會對人體產生作用。 ”
??? 有人質疑,30年來沒有發生危害,不能保證100年以后不發生危害。杜教授對此反駁:“這種質疑適用于任何一種食品。大米吃了兩千年,怎么知道五千年以后不會出現危害?我們是不是該反思這樣的思維模式?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而且,現在人類沒有太多的選擇,要么選擇農藥,要么選擇轉基因。 ”
??? 誤區5
??? 食品安全標準越嚴格越好
??? 有人納悶:為什么某種物質明明有害,食品標準竟然還會允許其存在?竟然監測不出來?
??? 杜教授以食物當中的汞含量為例說明此事, “在自然界當中,幾乎所有的魚類體內都有水銀,都有一定量汞的存在。正因為都存在,必須要用安全標準來限制那些已經影響到人類健康的超標的食品,我們監測的所有魚體內都含有汞!如果說只要有汞的食品就不要食用,那我們都不要吃魚了!事實上,科學研究證明,汞含量只要低于某個限量,對人體就是安全的。”
??? 2010年頒布了生乳行業標準,有人質疑,為何新頒布的標準里面反而不再設置三聚氰胺含量的相關規定? “事實上,修訂之前標準當中是有三聚氰胺限量規定的,之所以修改的攝入標準里面不再設置三聚氰胺,是因為三聚氰胺本來就不應該加到那個里面,所以沒有必要在食品安全標準里面給它加一個限量。”
??? 杜教授還解釋,現在每年新合成的化合物就有30多萬種,而已經存在的化合物有300多萬種,其中大部分都是對人類有害的, “為什么食品安全標準沒有將所有的有害化合物明確標明?是因為有害的化合物層出不窮,每年全世界食品安全標準都要把這30多萬種列進去嗎?這是無法操作的。”
??? 誤區6
??? 中國食品標準都比國際標準低
??? 有人認為,國內食品安全標準比國外低這么多,太差勁了。杜教授則表示,沒有任何國家的標準是完全一樣的, “各國對于食品安全的監控和管理機構、標準架構、科學技術,對有害物質的風險評估都是基于科學基礎。但是各國的標準數量、標準的值和是否強制執行,卻是有差別的,可以存異,可以按照不同國情而定。”
??? 比如,媒體曾有 “牛奶新標準一夜倒退25年,我國牛奶質量世界*低”的報道,也就是新鮮牛奶產出后每一百克牛奶里面含多少蛋白質是很重要的指標, 1986年以前中國國標是2.95克,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 2010年我國的標準只有2.8克,低于舊的國標,更低于國際標準。
??? “事實上,全國很多奶場生產的奶是達不到舊國標標準的,如果說我們還要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這些奶場,中國一半多的奶牛所產的奶是不合格產品。但是我們現在又提倡喝奶,需求在那里,這該怎么辦?為了保證大家都可以喝上奶,只好把標準降一降。”
??? 新國標執行以后,牛奶質量比原有差了多少? “每天少吃一條肉絲,造成的影響就是這么多!我們不能因為少吃一根肉絲就回避對它的質疑。”杜教授表示,為什么國內的奶達不到原有標準這個問題才是問題本質, “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但國內作為飼料的草不夠,中國奶牛的牛奶產量年單產基本在5噸以下,歐美發達國家奶牛年單產在8到10噸。這就是因為中國的牛沒有吃到充足的草,畜牧年用干草需要量4.5億噸,而自產干草只有3.3噸,缺口1.2億噸!”
??? 中國也有某些食品的標準是全世界*嚴的, “比如食品的鉻含量,國際法有限量規定,而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根本不規定,歐盟規定了兩種,中國規定了全部。因此, ‘中國的食品標準比人家標準低’這句話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嚴謹的。”
??? 專家呼吁
??? 勿人為制造食品安全恐慌
??? 近幾年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很多人發出了關于 “國內已經沒有什么可以放心吃的食品了”的呼喚。
??? 杜教授認為,當下社會,對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和恐慌感已經影響普通人對于生活的一些觀念、對于社會的信心,甚至也影響到了政府制定某些方針政策的初衷,“但在這種恐慌的情緒的背后,我們能否很理智地判斷恐慌情緒的產生,是基于客觀事實而產生的理性推斷,還是一種人云亦云的情緒化的宣泄呢?”
??? 在他看來,很多我們認為食品安全的危機,或者說食品背后所存在的事實依據并不是那么站得住腳。
??? “即使在食品安全觀念、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