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核心閱讀
香港實施
“限帶令”后,香港奶粉總銷量變化不大
國城大藥房老板林偉文有6家藥房。“限帶令”施行后,他在九龍、港島地區的店鋪,銷量整體下跌五成左右,但上水店銷量卻增加數倍,“以前每周賣十幾箱(每箱12罐,現在能賣七八十箱。”但6家店的總銷量變化并不大。
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經營的義成藥房,位于港島跑馬地,奶粉銷量由“限帶令”前的每周15到20箱,下跌到7到10箱。“進了20箱,已經賣了兩周還沒賣完。”但百佳發言人告訴記者,“限帶令”對奶粉銷量沒有影響。“目前奶粉供應充足。”百佳是香港*大的超級市場之一,也是重要的奶粉零售商。
為何出現這種現象?林偉文說,以前因為供應商有每次*高購買量規定,上水的藥店會拒絕水貨客大批進貨,所以他們會輾轉到離深圳較遠的九龍、港島。現在每人每天限帶兩罐,藥店沒有理由拒絕,水貨客也沒必要再舍近求遠。所以,上水店銷量暴漲,市區店生意慘淡。
有媒體報道,“限帶令”后,奶粉出現大量積壓,但零售商和供應商都予以否認。林偉文說,奶粉是一種有食用期限的商品,所以不可能大量囤積。零售商都是按需求預測訂貨,進貨周期很短,所以不存在積壓。
香港36個月以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進口量,在2006年至2008年大致保持每年1500萬公斤的水平。此后來自內地的需求激增。2012年,配方粉進口量增至4400萬公斤,扣除轉口,每年香港奶粉銷量約3000多萬罐(900克/罐。林偉文估計,今年4月份全港奶粉銷量會達到400萬罐,與去年同期相當。“每年出生人數差不多,奶粉是剛性需求,會通過各種渠道得到滿足。”
商家承諾保證本地需求,謀求取消“限帶令”
雖然總體銷量變化不大,但“限帶令”仍然是高懸于奶粉供應商和零售商頭上的一把利劍。他們近日提出,“限帶”的目的是保障本地嬰幼兒需求,商家如果作出有效承諾,保障充足供應,“限帶令”是不是就可以取消?
香港七大奶粉供貨商與代表零售商的港九藥房總商會合作拋出了“供應充足約章”,還提出設立“訂貨安全網”等措施,承諾在任何時間,即使內地長假等需求激增的黃金時段,也保持奶粉貨源充足。
奶粉供貨商代表、惠氏公司的鐘志偉介紹,這個約章的具體建議包括預留足夠奶粉儲備給香港嬰幼兒,七大奶粉供貨商承諾每月儲備110萬罐奶粉供香港嬰幼兒使用,并加強補貨效率,縮短補貨時間,有需要時以空運補貨。據介紹,每月110萬罐,每年1320萬罐,已足以滿足所有香港嬰幼兒需求。過去3年,在港出生的嬰兒共約27萬名左右,包括香港及內地婦女所生嬰兒。以每名嬰幼兒每月使用4罐奶粉計,每月合共需要大約110萬罐奶粉。
劉愛國介紹,所謂“訂貨安全網”,是奶粉供貨商與港九藥房總商會合作,以69家會員藥房作奶粉供應保證點,由奶粉商預先存放各階段奶粉各一箱,本地父母有需要可致電奶粉商登記,并獲發由奶粉商發出的證明,憑證明到奶粉供應點購買奶粉,一個月內可購買*多6罐。
此外,港九藥房總商會總部也將額外儲存主要奶粉供貨商產品做緊急補給。如碰巧保證點無存貨,可向總商會預訂。香港奶粉業界促請政府,若在未來幾個月,以上措施運作良好,奶粉供應充足,證明約章有效,要盡快檢討并撤銷“限帶令”。
對于奶粉商的建議,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歡迎。“不過,這些措施仍需時間落實。政府將于半年后檢討,并引入壓力測試,看措施是否有效。”
“限帶令”前,香港奶粉供應從未出現“無貨”。本地供應更穩定,也非“限帶令”之功
政府為本地父母設置的奶粉訂購熱線,今年2月每星期有數以千計來電。“限帶令”后,減至每星期數百個來電,*近每星期來電只有個位數。
是“限帶令”出臺讓本地需求得以滿足嗎?若是“限帶令”發功,總銷量應下降。而目前的現實是,總銷量基本未變。
林偉文說,香港有七大奶粉供應商。“限帶令”前,只有美贊臣和美素佳兒兩個品牌出現過缺貨。美贊臣公司則回應,“今年春節前的確曾出現供應緊張,但春節前公司額外增加45萬罐供應香港市場,限帶令前供應緊張情況已緩解。”
林偉文說,“缺貨”和“無貨”是兩個概念。“今天有,明天無,這家有,那家無,不能叫無貨,只能叫缺貨。”即使“限帶令”前,香港的奶粉供應,也從未出現“無貨”,只有偶爾“缺貨”。劉愛國也說,之前奶粉缺貨,主要集中于美贊臣和美素佳兒兩個品牌。
今年3月27日,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在回答立法會林大輝議員提問時,也承認僅僅是“某些牌子”的奶粉,在“個別零售點”短缺,“個別牌子奶粉在零售層面有缺貨情況。”
為何“限帶令”前,很多香港本地媽媽反映買不到奶粉?林偉文說,問題的癥結,在于“以心目中的價格買不到”。香港的奶粉一般通過藥房和超市兩個渠道銷售,藥房價格之前從未超過超市,但“限帶令”前需求旺盛,藥房就提高了價格,甚至比超市還貴一點。一位業內人士說,因為有藥房對內地客人加價二三十元,本地客人往往會拒絕加價。所以當奶粉存貨不多時,就會對本地客人謊稱缺貨。林偉文坦言,沒想到奶粉問題發展到這么嚴重,政府竟然會痛下“殺手锏”。
林偉文說,本地需求得到滿足,“限帶令”并非功臣,而是供應商增加了穩定供應,零售商也懾于政府的嚴厲措施,不再“區別對待”顧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