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北京國際茶城二層的“華盛偉業”
**種
無
上面只有少量文字介紹茶葉還有茶葉的保存方法等。因為沒有QS標志,商家很少用這種泡袋。
第二種
有QS標志
無編碼
為了混淆視聽,QS標志下會寫一些文字,比如“質量安全”“包裝QS
第三種
有QS標志
編碼沒認證
商家和消費者都比較信賴這種包裝,一般不會去查詢真假。記者查詢幾個編碼后發現,僅有少數編碼有注冊信息,其他在中國QS查詢網上都沒有認證信息。
眼下正是春茶上市的旺季,本報記者通過暗訪發現,位于馬連道茶葉一條街內的“上官茶坊”,在將散裝茶現場加工成小包裝銷售時,存在借用茶廠信息、冒用包裝廠家認證、使用假QS標志三種手法,來掩蓋自己沒有QS認證,但仍然分裝售茶的事實,從而誤導消費者。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銷售散裝茶葉的商戶必須強制辦理生產許可證(又稱食品安全認證、QS認證,以下簡稱“QS認證”,如果違規操作,將給消費者帶來衛生隱患。
誤導手法一
商戶無證? 借用茶廠 QS認證
國家質檢總局規定,從2007年1月1日起,沒有獲得生產許可的茶葉生產企業不得生產銷售其產品。《茶葉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規定,茶葉產品允許分裝,但分裝企業應辦理生產許可證,也就是QS認證。
2012年11月,記者進入北京國際茶城暗訪后發現,茶城內的茶商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稅務登記證、食品流通許可證,這些必要手續都是茶城統一辦理的。在記者索要生產許可證時,很多商鋪都表示,這個不需要辦理或根本不知道有生產許可證一說,并沒有按照規定辦理QS認證。位于馬連道北京國際茶城二樓的北京上官茶坊鐵觀音批發商行(以下簡稱“上官茶坊”)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進入上官茶坊后發現,該店提供的名片上除了有“安溪鐵觀音商標”外,還印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碼”(QS 3505 1401 0264。記者登錄 “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進行了查詢,發現該QS認證是福建省安溪縣祥華茶廠的,而非上官茶坊的。
誤導手法二
包裝標QS? 與分裝茶無關
2013年1月21日,記者在上官茶坊店內購買了茶葉后發現,除了利用茶葉生產廠家提供的QS認證編碼誤導外,上官茶坊還利用小包裝上的QS認證標志來誤導消費者。
北京國際茶城“上官茶坊”店內分裝的茶葉,其包裝上既沒有自己的品牌和分裝企業的名稱,也沒有分裝企業的地址、執行標準、保質期等內容,更沒有自己的QS認證信息,不符合國家規定。
隨后記者詢問“上官茶坊”店員包裝的來源,店員告訴記者,他們所用的包裝都是從包裝店買來的,也有的是顧客自己買的,隔壁就有包裝店。店員讓記者自己過去挑,挑好后他們負責在現場分裝。記者在隔壁的“華盛偉業”包裝店購買了正山小種鋁箔制小泡袋及金駿眉小泡袋,二者均印有QS標志。
記者購買了半斤正山小種和半斤金駿眉,店員并沒多問,很快就為記者裝好了茶葉。記者發現,購買的兩種小泡袋上均印有QS標志,但金駿眉小泡袋上無QS編碼。盡管正山小種小泡袋上印有QS編碼,但經過記者查詢,這些編碼屬于茶葉包裝企業,而不屬于茶廠或者銷售商。
暗訪中記者發現,在北京國際茶城,每一層都有一家茶葉包裝店,店里的包裝用品既給商戶提供茶葉,也有專門的包裝袋禮盒銷售給個人。
誤導手法三
QS無編碼? 根本無法查詢
記者在“華盛偉業”包裝店挑選包裝袋時注意到,該店所售包裝袋大體分為兩類,一種是帶有QS認證標志,一種是什么認證標志都沒有。“買包裝要拿帶QS標志的。”店老板告訴記者,“有了這個標志茶葉好賣,有些人認這個。”
記者在“華盛偉業”挑選了6種印有QS認證標志的小泡袋,仔細觀察發現,雖然這些小泡袋都帶有QS認證標志,但有的QS認證標志只有QS狀的圖案,并沒有QS編碼,無法查詢。記者又登錄“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對這幾個印有編碼的包裝袋逐一查詢,其中要么是無法查詢的假編碼,要么就是包裝企業的QS認證編碼,與銷售茶葉的商戶無關。
這是部分包裝印刷企業為了“好賣”,在包裝上使用障眼法,只印刷QS標志,而不印上QS認證編碼。更有印刷企業將自己的QS認證編碼印到外包裝上,冒充茶葉企業的QS信息,迷惑消費者。
除了存在混亂的QS認證標志及編碼外,記者在暗訪時還發現,茶葉包裝上既沒有包裝生產廠家地址、名稱及生產日期,也沒有加工茶葉企業的名稱、生產日期、聯系方式及保質期等信息。
馬連道茶葉小泡袋
3種包裝全不規范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表示,包裝所取得的QS編碼不強制要求印上,但食品加工企業使用的包裝上應有企業取得的QS編碼,還需要有企業名稱、地址、執行標準、生產日期、聯系方式等信息。所以上述三種包裝其實都是不規范的。
專家說法
銷售散茶? 須辦QS認證
董金獅秘書長說,包裝與茶葉分開銷售,茶葉企業與包裝企業必須同時具有生產許可證。
對于包裝上的公司名稱和其提供的QS編碼查詢后的信息不一致問題,董金獅表示,這種現象現在非常嚴重。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企業盜用他人的QS編碼,另一種是企業拿到QS編碼后,與其他企業共用,并向其他企業收取一定費用。而根據國家法律規定,QS編碼是不能轉讓、涂改或擴大范圍使用。
律師解讀
QS認證? 盜用違法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邱寶昌律師表示,根據
至于包裝上面的QS編碼被盜用或共用、轉讓等問題,邱律師說,盜用肯定是違法的。 QS編碼是相關部門在審查后,認定企業符合衛生、質量等相關標準后才會授予,只能固定所檢查和授予的企業使用,所以也不能進行轉讓或授予使用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