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月16日,國家
??? 一次性發泡餐盒又稱泡沫餐盒,從日本和臺灣地區引進,1986年開始在中國鐵路上使用,由于它質輕、保溫、耐油、抗水和價格低廉等特點,因此市場銷售一直比較紅火。1999年初,原國家經貿委頒布了《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將一次性發泡餐具作為落后產品列入目錄,要求禁產、禁用,限期淘汰,人們直白地稱其為"禁白令".
??? 原輕工部科技司司長、現在的塑料餐具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14年前發泡餐具作為落后產品遭淘汰的理由只是白色視覺污染,并非是發泡餐具本身有什么落后問題。而事實上14年來發泡餐具雖說被禁了,但實際上卻是禁而不絕,現在依然在市場上大行其道,在北京一些小餐館、路邊小攤仍然在大范圍地使用一次性發泡餐具。
??? 據統計,2010年中國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有150億個,其中2/3都是發泡餐盒,這些一次性發泡餐具長期"地下生產"、"地下銷售".
??? 國家發改委做出回應,說發泡塑料餐具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他們已委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國家相關標準進行了檢驗。現在食品安全檢測的職能已劃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截至目前這個部門還沒有接受記者采訪,但記者從塑料餐具聯席會議辦公室了解到,這種泡沫餐具主要材質是聚苯乙烯,本身無毒無害。
??? 但在很多媒體上,大家都看到過這樣的實驗,把油澆在發泡餐具上餐具就會化掉,在沸水中煮這些發泡餐具它就會變形,這種情況是否代表發泡餐具在使用中會不安全呢?據專家介紹,發泡餐具規范生產、正常使用就沒問題;違規生產,不當使用就可能產生問題。
??? 1噸正規聚苯乙烯原料售價是一萬三四,折合到每個發泡餐盒身上,僅原料成本就7分錢,再加上水、電、人工等其他成本,一個正規原料加工出來的餐盒至少售價要在0.12元以上,但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發泡餐具只有一毛錢。
??? 據了解,在廣東、江浙一帶市場上的發泡餐盒的售價更為便宜,只有幾分錢,如果使用了正規原料,這樣的售價是不可能的,如此低的價格是怎么來的呢?
??? 再生料本不能用于發泡餐具的生產,但因為價格低,被一些生產企業作為原料使用。目前我國對發泡餐具的檢測標準《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是無法將廢塑料檢測出來的,因此很多企業就明目張膽地使用外購廢料進行生產。
??? 發泡餐盒要開禁,**要解決好生產環節的監管。生產環節管住了,消費環節才能認人放心。不過消費并不是發泡材料的利用終端,消費之后如何回收,仍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沒有循環利用的制度和方法,白色污染就仍然是我們可能面臨的威脅。
??? 目前發泡餐具的確不能降解,這與14年前沒有變化,今后如果要放開使用發泡餐具,就必須要有能夠回收再生利用的手段。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已經具有對發泡餐具回收利用的技術,但從事這一回收的企業卻少之又少。
??? 發泡餐具重新回到陽光下,無疑是利害權衡的結果。比如紙餐盒是木材做的,制造其他塑料餐盒也要消耗更多石化原料,那使用發泡材料就可以更好的保護森林和減少石油依賴。無疑相對于十幾年前,這兩項任務對今天的我們顯得更重。所以迎接發泡餐具的回歸,我們必當抱著"今天的境界"而非"昨日之心態",要"善用"莫"濫用",要"方便"莫"隨便".
??? (本報綜合報道
??? 《中國質量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