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食品安全問題的越是嚴峻,人們對于飲食健康的要求就愈加迫切,"
??? 自2004年以來,國家認監委已組織地方認證監管部門累計檢查有機認證機構67家次、有機獲證企業1350家次、抽查有機獲證產品1622批次,有機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均在95%以上。但盡管如此,有機食品市場仍然魚龍混雜,真假"有機"之辨撲朔迷離。為給熱衷"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們提個醒,記者整理了有機產品相關的信息,以幫助消費者對一些容易混淆的問題進行厘清。
??? ◇概念之辨
??? 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
??? "有機"指一種產品生產、加工方式,而非"有機化學".根據我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GB/T 19630-2011的規定,"有機產品"是指生產、加工、銷售過程符合該標準的供人類消費、動物食用的產品。有機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
??? 根據我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規定,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不得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簽上標注"有機產品"或"有機轉換產品"(ORGANIC、CONVERSION TO ORGANIC等其他誤導公眾的文字表述。
??? 與有機產品相對應的"有機農業"是當今人們在對自然新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有機農業雖然不允許使用現代常規農業中使用的化學合成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轉基因技術等,但并不是退回到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
??? "有機食品"是有機產品當中的一類,指通過有機的生產、加工方式向市場提供的食品。
??? 除"有機食品"之外,"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也是市場上常見的概念,但這三者有著嚴格的區別:
???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綠色食品認證依據的是農業部綠色食品行業標準。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對用量和殘留量的規定通常比無公害標準要嚴格。
???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
??? 簡而言之,在對于食品質量的要求方面: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
??? ◇認證之辨
??? 有機產品標志與有機轉換產品標志有不同
??? 在我國,生產和銷售有機產品均需經國家認監委批準的認證機構認證。有機認證指認證機構按照《有機產品》國家標準和《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以及《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的規定對有機產品生產和加工過程進行評價。
??? 按照相關規定,只有經國家認監委批準的認證機構才能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截至發稿時止,記者通過國家認監委"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food.cnca.cn查詢到的經國家批準可開展有機產品認證的機構有23家。
??? 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有兩種:中國有機產品標志、中國有機轉換產品標志。根據有關規定,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或者初次獲得有機轉換產品認證證書一年內生產的有機轉換產品,不得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簽上標注"有機產品"、"有機轉換產品"字樣,而只能以常規產品進行銷售。
??? "有機轉換期"的規定是為了保證有機產品的"純潔".如已經使用過農藥或化肥的農場要想轉換成為有機農場,需按有機標準的要求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并在停止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和化肥后還要經過2到3年的過渡期后才能正式成為有機農場。
??? 獲證產品在使用中國機產品認證標志同時,還應當在獲證產品或者產品的*小銷售包裝上,標準該枚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的其**編號"有機碼"和認證機構名稱或者其標識。
??? 為保證有機產品的可追溯性,國家認監委要求認證機構在向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發放認證標志或允許有機生產企業在產品標簽上印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前,必須按照統一編碼要求賦予每枚認證標志的一個**編碼。該編碼由17位數字組成,其中認證機構代碼3位、認證標志發放年份代碼2位、認證標志發放隨機碼12,并且要求在17位數字前加"有機碼"三個字。每一枚有機標志的有機碼都需要報送到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網址http://food.cnca.cn,任何個人都可以在該網站上查到該枚有機標志對應的有機產品名稱、認證證書編號、獲證企業等信息。
??? 截至記者發稿時,通過國家認監委"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可查詢到在廣東地區已有超過200家企業共獲得了共計319項有機產品或有機轉換產品認證。
??? 盡量到正規商店購買
??? ◇消費提醒
??? 國家認監委"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提醒:由于價格較高,并且認證、質量控制程序較復雜,有機產品與普通產品的營銷渠道也存在不同。建議廣大消費者到有機產品專賣店、大型商場、超市購買有機產品,盡量不要到農貿市場、批發市場或在不可信的網站購買有機產品。
??? 消費者在購買有機產品時,應當查看產品或產品銷售包裝上是否使用了有機產品國家標志,并同時標注了有機碼、認證機構名稱或標識,也可向銷售單位索取認證證書、銷售證等證明材料,查看所購買的有機產品是否在證書列明的認證范圍內。同時,還可在國家認監委"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中查詢該有機碼對應的產品信息。
??? 此外,根據《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規定,進口的有機產品應當符合中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規定,并符合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未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不得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簽上標注"有機產品"、"有機轉換產品"等誤導公眾的文字表述。
??? 如果消費者在購買有機產品時發現問題,可與銷售單位進行核實,也有多種方法可以投訴和舉報:一是向認證機構進行投訴;二是撥打12365、12315向所在質監、工商部門投訴舉報;三是可以向國家認監委進行投訴舉報,國家認監委投訴受理電話為:010-82262671.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機食品中農藥和化肥的殘留量大大低于普通食品,一些研究人員和消費者認為有機方式生產的食品在口感和營養方面比普通食品要好得多,但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指標能區分出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從外觀來看,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沒有明顯區別,有時有機食品的賣相甚至還要差一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