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報記者? 高煜榮報道
受國內白酒市場影響,我國部分酒企基酒產能不足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吨袊a經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酒企為保“產量”不惜使用
日前,記者在久負盛名的江西省李渡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系列的李渡白酒產品中,上至千元的高端酒,下至7元的低端酒,包裝上的原料標注卻驚人的一致,全部統一為“純凈水、大米、小麥、高粱、碗豆”,即純釀造的未添加人工合成添加劑的固態法白酒。在距李渡酒業有限公司不遠處的一家李渡酒直銷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其中銷量*好的是零售價格在幾十元的李渡和雅系列。
不過,一位在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工作十余年的老員工向記者道出了“純糧釀造”背后的內幕:李渡酒業旗下系列酒除了售價千元以上的數款白酒為全部使用本廠自產基酒調配的以外,其余產品全部添加了食用酒精,只是酒精添加的比例不同而已。即便是市面上銷售的李渡酒六年陳、十年陳等標榜陳釀的產品同樣是基酒加酒精勾兌的。
據了解,李渡鎮的釀酒歷史約有千年之久,民間自古就有“趕圩李家渡,打酒賣豆腐”的諺語?!袄疃汕昃茫磺昀疃删啤?,便是李渡酒業時下宣傳李渡酒的廣告語,它從字面上看去讓人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酒的制作地和歷史,也讓人們對自然而然的將李渡酒與傳統工藝、純糧釀造聯想到一起。李渡酒業的產能并不算大,但正是以千年工藝、純糧釀造作為賣點,因此躋身于國內名酒之列,年產值達1億多元。此外,李渡酒業對外宣傳時曾稱,其制作工藝程序復雜而有條不紊,工藝采用續糟混蒸原窖發酵操作法,分為手工操作和機械操作。手工操作按三進四出的操作方法生產,機械操作按入池做四甑回糟和十二甑糧糟的操作方法生產,先是清蒸稻糠、加曲粉、投糧、拌料、裝甑、蒸餾、攤涼、入池、出池、入窖、勾兌、灌裝、成品。
事實上,按照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員工的說法是,李渡酒業基酒年產量僅為2000噸左右,但年銷售成品酒近6000噸。為滿足銷售市場需求,李渡酒業目前則通過東航公司江西分公司以每噸6000余元的價格從黑龍江采購的玉米酒精進行勾兌成品酒的。據了解,李渡酒業通過鐵路運輸將黑龍江生產的酒精運至位于江西南昌市的中轉站,再由四輛12至40噸不等的罐裝車送到李渡鎮。該員工透露,由于國內多數酒企均在大量采購食用酒精,造成酒精價格一路走高,目前食用酒精售價高達每噸7400元左右。單指李渡酒業有限公司而言,*高峰時期一年要消耗食用酒精高達3000噸左右。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剛生產出來的基酒需要經過一定時期的老熟陳化過程才能用于勾兌生產成品酒。優級產品基酒儲存老熟周期應該不小于3年,由于釀造的基酒度數較高,有70度左右,因此需要進行勾兌降度后才能灌裝,在一般情況下,100斤基酒加2斤水可降一度,通過計算,一噸基酒能勾兌出的成品酒不到2噸。按照李渡酒業的基酒產能,即使當年生產的基酒全部用于生產勾兌成品酒,也只能生產3000多噸的成品酒。顯然,李渡酒基酒產能與其成品酒銷量遠遠不相匹配,此說再次印證了上述員工關于李渡酒系酒精勾兌的說法。
3月26日,李渡酒業有限公司一劉姓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以公司管理層全部在外地出差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另據了解,位于進賢縣白越圩鄉境內正在籌建的“李渡千畝生態釀酒園”,屬于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增資擴建工程,涉嫌嚴重違反國家產業和土地政策。對此,本報將繼續關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