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法治周末記者 潘琦
關注度:死豬戰勝了霧霾。
進入3月,上海市民突然驚訝地發現,大量死豬正漂流在黃浦江的水面上。消息一出,迅速引爆了網絡。不只是上海人,全國人民都將注意力從霧霾繚繞的北京轉到了上海。
人們發現,不只死豬們在黃浦江中的漂流行動令人印象深刻,“死豬漂流隊”的規模更是超乎想象——隨著打撈工作的陸續展開,撈出死豬的數字直線上升,從*初的幾十頭,迅速發展到幾千頭。
事實上,這并非是黃浦江上**次出現死豬。
據上海市容環衛水上管理處處長朱錦介紹,黃浦江死豬十多年來一直未斷,每年春夏之交、夏秋之交均是高發期。
而隨著媒體的持續跟進,多地被曝出同樣存在“死豬漂流”的情況:不只是被懷疑為黃浦江死豬源頭的浙江嘉興,連遠在中部的陜西咸陽以及南部的廣東鶴山也不能幸免。
鑒于上述問題,3月13日,農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加強動物疫病防控、監督做好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嚴格落實生豬無害化處理補貼經費并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于是乎,一場死豬的“奇幻漂流”正在逐漸轉化成一次新的契機……
死豬多地長期漂流
和許多熱點事件一樣,如果不是網友微博爆料,有些死豬或許會漂的更久一些。
據新民網報道,3月7日,網友“@少林寺的豬1986”在微博上發布了關于黃浦江中死豬的照片。照片顯示,大量死豬或是伴隨著垃圾漂浮在水面上,或是擱淺在河邊的亂石堆中,其中僅一幅照片中就至少出現了7頭死豬。
“這就是我們喝的水,江里到處可見動物的尸體,附近惡臭連連。這種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本W友“@少林寺的豬1986”在微博中說。
隨后聞風而動的媒體進行了實地調查并進行了報道。報道中還提道:“由于浸泡在水中的時間已較長,死豬個個漲得像皮球那樣,有幾只已腐爛得連內臟都翻露在外。岸堤上,死豬因暴曬高溫,散發出的惡臭令人作嘔?!?/p>
3月8日,上海市松江區有關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3月5日起陸續有人發現河道內出現死豬,相關部門組織人員進行了打撈,從3月5日至8日,共打撈死豬45頭。
然而**之后,這個數字迅速上升為900多頭。3月9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召集有關部門召開現場會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處置漂浮死豬:一方面,繼續抓緊打撈死豬,防止水質污染并做好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一方面,根據死豬耳標,調查死豬來源。
3月11日,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部門對松江水域收集的部分生豬耳標進行了信息核查,初步確定這些死豬主要來自鄰近的浙江省嘉興地區。
而隨著打撈工作的持續展開,每日打撈死豬的數量也在不斷地變化: 3月13日,685頭;3月14日,944頭;3月15日,809頭;3月16日,611頭;3月17日,495頭……
這仍不是*終數字,還有數量不明的死豬依舊在等待打撈。不過,這個數字已經足夠令人驚訝。
無獨有偶,隨著上海死豬漂流事件的曝光,國內多地死豬漂流事件也開始浮出水面。
3月13日,陜西咸陽渭河沿岸傳出漂浮死豬的消息。有媒體這樣描述在渭河岸邊見到的死豬:“從外觀看來,有的死豬已經發青發綠,身上還布滿苔蘚,有的皮膚已經腐爛,肌肉的紋理暴露在外?!?/p>
據當地有關部門初步判斷,豬死亡的時間均超過72小時,尸體高度腐爛,而死豬來源及疫情檢測情況尚不明確。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廣東鶴山昆南河成為死豬“水葬地”的消息也見諸報端。
據《羊城晚報》報道,鶴山市雅瑤鎮昆南河小江村段一年四季幾乎天天都漂浮有死豬,而且數量很大,整個村子臭不可聞,村民快受不了了。
據村民們講,昆南河幾乎被沿岸的養豬場老板們當成了死豬處理場,單單是他們村前的河段,一年就可能沖來上百頭死豬。更有村民表示,許多裝死豬的塑料袋里面被加了石頭,因此漂浮在河面上的死豬可能只是少數,更多的死豬或許已經沉底。
無地葬豬的養殖困境
對于昆南河中死豬的來源,小江村一位姓李的村民表示,自己在當地給多家養豬場的老板打過工,對那些老板們的所作所為可謂一清二楚。
據其講,一般情況下,如果養豬場的老板發現自己的豬病死了,如果病情不重,老板會先給豬放血然后當成健康豬割肉賣給市場;而一旦病豬能夠讓人看出破綻,就會被直接扔進旁邊的河流里。
“這里的養豬場老板們壓根兒就沒有花錢去修無害化處理池、建焚燒池。不偷偷扔掉難道還等衛生局、畜牧局上門來找他的麻煩?”
該村民表示,之所以偷偷扔死豬,就是擔心豬場的疫情被畜牧局等單位知道,到時候整個豬場受到感染的豬可能都會被處理掉,*后將帶來很大的損失。
據了解,江門作為廣東主要生豬輸出大市,至今未建死豬無害化處理池和焚燒場。
江門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許均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江門在去年的時候根據省里的要求初步規劃在下轄各區縣建立死豬無害化處理池,但政府當年派人去中山珠海考察一番后發現費用驚人,一年下來要上千萬,之后此事再也無下文。
相比之下,浙江嘉興在死豬無害化處理池建設方面可謂不遺余力——作為華東地區*大的肉豬供應基地,嘉興目前每年向長三角地區供應生豬450多萬頭。
自2009年開始,嘉興開始推廣死豬無害化處理池,目前共有600多個無害化處理點。以新豐鎮為例,從2010年開始,該鎮設有112個無害化處理池,其中村里建40個,養殖大戶出錢建72個。
不過,如此數量的處理池似乎仍不能滿足需求。由于無害化處理池主要通過厭氧發酵技術處理死豬,一頭豬的處理周期在一年左右。處理周期過長,已導致當地不少無害化處理池“豬滿為患”。
中新網記者在新豐鎮竹林村采訪時就發現,該村一無公害處理點貼出告示——“病死豬處理池已滿”。而在該處理點靠近路邊的入池口,還有兩只蛇皮袋,內裝數只死亡乳豬。
“死豬不能隨便倒,要罰款的,但池子滿了很久了,只能這么放著,村里會有人來收的。”當地一名養豬戶說。
不過,容量已滿的無害化處理池顯然也為不法分子留下了犯罪空間。近日,嘉興當地公安就查抓了一個“撿”死豬的。當地村民也表示,當地曾有人收購死豬病豬,這些豬流向了肉制品廠。
據了解,一頭豬養到大,不算人工和時間,成本至少在150元以上。但現在的收購價行情是每頭200斤左右的豬只賣到600多元錢。有豬農說,現在賣豬基本都虧本。而以前,一些非法經銷商收購病死豬,個別豬農還可以以此“賣點小錢”。
嘉興新豐鎮的一名工作人員也透露,今年發現的死豬數量驟增,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在于“地下產業”的消失。
“說白了,以前50斤以上的死豬都是在餐桌上的,但去年以來在這方面加大了打擊力度,幾個相關犯罪團伙連續被搗毀,所以現在多出這么多(死豬)是正常的?!?/p>
死豬產業鏈由明轉暗
2012年11月嘉興宣判的一宗涉及17名被告人的案件,或許可以揭開死豬產業鏈的冰山一角。
據悉,從2008年開始,嘉興市鳳橋鎮三星村村民董國權、陳雪忠、姚建平合伙在董國權家中設立非法屠宰場。隨后,董國權等3人糾集多人為非法屠宰場收購死豬,并加工、銷售死豬肉。而流入屠宰場的死豬,多來自于南湖區鳳橋鎮、新豐鎮等地養豬戶。
和董國權類似,江蘇無錫的丁伯全主導著另一條死豬產業鏈。
據無錫市天鵬食品城某肉制品攤位業主唐小平說,丁伯全長期在無錫江陰、惠山和常州武進等地活動,已經作出了“名氣”,人稱“老伯”。不少養豬戶都有他的電話,一旦家中有死豬或者獸醫醫不了的病豬,就打電話給“老伯”讓他來拿貨。
丁伯全處于整個產業鏈的*頂端。作為一級收購商,他從生豬養殖戶處收購病死豬,并進行屠宰加工;然后將加工后的死豬肉出售給唐小平等二級收購商;再經唐小平之手出售給集貿市場的商戶或餐飲企業。
從唐小平處多次購買病死豬肉的攤販徐忠民說:“他家的豬肉肋排又小又薄,一看就知道這是小豬的肋排。而小豬是明令禁止屠宰的,這豬肉來源肯定有問題。”
但明知有“貓兒膩”,但徐忠民卻幾乎每天要以每斤11.5元的價格買走20多斤死豬肋排,正常的進貨價格則是每斤16元。促使這些攤販鋌而走險的,正是死豬肉買賣背后的“利潤加法”。
據了解,丁從養殖戶手中購得病死豬肉的價格在每斤1.5元至1.9元或每頭20多元不等。私自屠宰后,視豬的大小及健康狀況,又以每斤5元的價格出售給市場批發商,隨后又被以7.5元到11.5元不等的價格銷售給攤販,而銷售給市民的價格則以市場價賣出。
事實上,普通市民很難分辨出這些死豬肉。據一名涉案攤販講,死豬肉和普通豬肉混在一起放在案板上,幾乎看不出區別,顧客很難辨識。其中有些病死豬肉還被制成肉糜、肉丸出售,消費者就更難分辨肉質好壞。
死豬肉帶來的危害更不容小視。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這批豬檢驗結果為: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奇異變形桿菌、B群沙門氏菌等有害病菌,消費者食用后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
面對暴利,丁伯全們的生意越做越大。據無錫檢方透露,僅在2011年1月到2012年2月期間,丁伯全向唐小平銷售的病死豬肉達就4噸,而唐小平只是丁伯全的多個下家之一。
而據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核查,在董國權等人被捕前,即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間,他們所在非法屠宰場共屠宰死豬7.7萬余頭,銷售金額累計達865萬余元。
2012年11月,嘉興中院對董國權等3人判處無期徒刑,另有14人分獲不同刑期刑罰。此案在當地引起轟動,3個無期徒刑,震懾了危害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同時也扼斷了死豬回收加工的流通鏈條。
“自從他們被抓后,就再也沒有人敢光明正大來收死豬了?!庇叙B豬戶這樣表示。不過,并沒有人敢說,病死豬地下產業鏈已經完全杜絕。
制度與監管打折扣
雖然病死豬處理亂象叢生,但事實上,國家對于病死豬處理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按相關照規定,養殖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現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生豬,都應在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監督下做無害化處理,無法做無害化處理的要一律銷毀,嚴格禁止生產經營病死豬肉,嚴格禁止流入食用環節。
不僅如此,甚至連具體的實施都有著詳細的規范。比如,《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就對包括病死豬在內的病害動物的運送、銷毀和無害化處理做了具體的規定。
以銷毀為例,主要有焚毀和掩埋兩種方式。其中掩埋,就有著包括掩埋地點應遠離學校、公共場所、居民住宅區、村莊、動物飼養和屠宰場所、飲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區等在內的5條具體要求。
不過,對于很多分散的個體養殖戶來說,按照規程處理無疑是非常耗費時間和金錢的事情。而一扔了之甚至低價出售病死豬,不僅可以避免增加成本,甚至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
2011年,農業部、財政部共同下達了《關于做好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無害化處理補助相關工作的通知》,規定對病死豬進行無公害化處理可領取80元每頭的補貼,以鼓勵養殖戶對病死豬的無公害化處理,但效果似乎打了折扣。
補貼“不好拿”成為不少養殖戶的體會。
“按規定要想獲得這80元補貼,**是致電給動物防疫部門,在動物防疫人員現場監督下將動物尸體焚燒或者深埋?!庇叙B殖戶表示,一般死豬深埋需要2米深的坑,非常費力和費時,多數養殖戶也不愿意做。除此之外,焚燒所需的汽油和柴火都需養殖戶準備。
除了嫌無害化處理麻煩外,申請補助手續繁多、補助金發放周期較長、以及各地實際實施情況有別也導致許多養殖戶并不能如數拿到這筆補貼。廣東韶關的一位養殖戶直言:“死豬補貼連‘豬毛’都補不了!”
一方面養殖戶缺乏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動力,另一方面,監管的缺位也成為導致病死豬處理亂象的一大因素。
比如,前述無錫一案中被另案以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的江陰市申港鎮獸醫站站長肖某,發揮了“牽線搭橋”的作用,被江陰市檢察機關查辦。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監管環節依然存在腐敗漏洞。
此外,不論是前述的廣東江門還是浙江嘉興,相關方面都承認對于亂扔死豬入水的情況無力實時監控。許均喜更表示,他們**能做的,就是通過下面的畜牧站發動宣傳,要求各地養豬場自己修建無害化處理池處理死豬,并在亂扔死豬事發后派遣工作人員著手進行清理。
許均喜說,目前國家法律并沒有說不建造無害化處理池就不能開辦養豬場。他認為,除非國家出臺嚴厲的法律條款,規定養豬場必須建造無害化處理池,否則扔病死豬的現象很難杜絕。
而在竹林村經銷商金明看來,“如果要徹底根絕‘扔豬下水’,必須有償鼓勵‘回購死豬’。比方說回購死豬獎勵10元,我想村子里的老頭老太們肯定喜歡做這個事情,沒什么不好的。”他提出這樣想法的根據是,既然養豬會污染環境,也必須獎勵保護環境的積*措施。
還有一種聲音認為,由于散戶太多,政府根本無法管理。沈云明也介紹說,新豐鎮出欄生豬萬頭以上的養豬企業只有5家,只有他們注冊了公司,其他全部為散養,幾頭到幾百頭不等。
“因為土地政策,這里無法實現集約化生豬養殖。”沈云明說,集約化養豬或能較好實現良好管理。但因為按照國家土地法,不可以隨意在土地上建豬欄。他們曾經設想撤掉小的養豬戶豬欄,改變為耕地,然后劃一塊土地集中養殖,但是這增加了農戶的成本,也因無法改變土地性質而擱淺。
目前,新豐鎮開始著手“縮減規模、提高質量”。他們不僅計劃消減豬舍規模,更設置了“豬舍控制區”,即距離民舍和河道一定距離內,不得從事養豬業。
(資料來源:《中新網》、《新民網》、《新華網》、《新民晚報》、《中國新聞周刊》、《法制日報》、《成都商報》、《羊城晚報》、《21世紀經濟報道》、《東方早報》、《南方農村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