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管好"
???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
??? 1
??? 黨和國家理政能力越來越強
??? 記者:這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總局"的成立,讓我們回想起當時您在國家行政學院培訓班上的發言。現在實現了食品安全監管"多頭變一頭",對此您有何感想?
??? 連輯:我那年給國家行政學院就這個問題做研究和思考的時候,已經講了一些意見。我覺得現在和當時我們研究的主題,以及當時面臨的食品監管和衛生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與我當時分管的這項工作本質上是高度關聯的。所以我正好去研究了這個專題,就這個問題如何解決,談了一些個人的見解。記者:是的,您當時就談得非常深刻和全面。連輯:現在看,國家如果是能夠順應發展的趨勢和規律,聽取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呼聲,能夠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成立一個實體性的國家行政主管部門來整體管理這件事情,這就達到了我們當時研究這個問題、呼吁解決這類問題的目的。現在變成這樣,我非常欣慰、非常高興。
??? 我始終覺得,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別是新的問題、新的情況在所難免。我們的工作閱歷、經驗,和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相比總是不足的、總是滯后的,這是規律,所以不要去批評哪一級黨委、政府沒有先見,事先不考慮,不要做這樣無謂的責備。只是出了問題以后,大家要共同研究,如何更好地及時地調整思路、調整法律關系、調整行政管理關系,然后盡快地把工作做好,把問題解決好,這就行了。
??? 我倒覺得國務院這么快就把這么大的問題解決了,確實說明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的能力越來越強,駕馭局勢特別是復雜局勢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斷提高。這個讓我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對新一屆黨的領導和國家的領導集體,充滿了信心。
??? 2
??? 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四點建議
??? 記者:總局成立后,對于下一步的工作開展,您有哪些建議?
??? 連輯:成立這么一個機構后,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 建立一個實體化管理機構
??? 要在全國有一個統一的實體化管理機構,將其納入國務院的行政體系職能序列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歷史上好多行業都存在"七龍治水"或叫"九龍治水"的問題,就是由于部門和部門之間,分段式的監管、割裂式的管理斷了事情的連續性引起的。由于分段監管,段與段之間會形成一些邊區,這些邊區邊界不清、責任界限不清,就會形成管理的弱點、盲點,有的會成為管理的死角,因為在這些邊界地區容易推諉、扯皮、不容易落實責任。而問題恰恰就隱藏在這些地方,魔鬼就藏在這些細節里、藏在這個邊界上。如果能成立一個整體的管理機構,由一家來管,整個管理流程就會非常通暢。管理通道貫穿了,中間就不會出現結點、盲點、弱點、死點,我覺得這個機構的建立非常關鍵。我們在現有部門的很多職能的基礎上擴充一下職能就可以了。
??? 注重中觀微觀領域立法工作
??? 大家都在提出健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我倒覺得現在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仍然是宏觀的、結構式的。現在這種結構式的法律體系搭建是完成了,但并不表明這個框架里更多需要立法的問題都立法了,更多需要理順的法律關系理順了,這不是一回事兒。我希望在宏觀法律體系建立起來之后,要開始立足于降低立法的起點,在中觀和微觀領域開始立法。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去新加坡,一登上飛機就會接到一個中英文對照的提示,"到了新加坡不要嚼口香糖".因為新加坡法律規定,嚼口香糖是犯法的,吐了被抓住就會被處罰。這個國家把吃口香糖污染環境這一具體的事情,作為微觀形式的立法,對老百姓的言行有著剛性的約束。而我國目前在這微觀領域方面,通常靠道德約束、靠自律,這不是說不可以,但是軟性約束需要一個過程。做不好怎么辦呢?頂多被認為是一個失去道德的人,*多受點輿論譴責,這個不解決問題。如果社會管理單靠這種管理是不行的。
??? 還有一些所謂的規章制度,比如不準大聲喧嘩、不準隨地吐痰,但是喧嘩了又怎樣?吐痰了又怎樣?沒有什么樣的懲戒機制。無非就是讓大家認為,"不是寫著不讓你喧嘩不讓你吐痰,你還喧嘩還吐痰",這沒有多大意義。這些不痛不癢的軟性束縛,對社會管理而言不解決問題,所以,要加強社會管理創新。食品安全也好,衛生安全也罷。這里面涉及到好多微觀的、具體的法律法規建設,我們過去用部門的或者行業的標準,這種技術規范和行業自律性質的條文,但沒有上升到法律約束力,和人的關系不是一對社會法律關系。所以人們可以遵守、可以不遵守,可以軟性遵守、可以剛性遵守,可以少遵守、可以多遵守,不遵守對個人也沒有什么損失。
??? 因此,我主張要在中觀、微觀領域開始立法。一方面要把現有的一些行業標準或者是公共規則上升成法律,一方面要查漏補缺,缺什么補什么。尤其是在食品藥品領域,技術立法非常重要。三聚氰胺事件出來的時候,何為三聚氰胺?在多少的限量范圍內是允許的?我們連技術標準都沒有,怎么找法律依據呢?當時,歐盟國家 15萬個標準,日本 14萬個標準。中國多少個?當時 700個標準。我們 13億人口的國家僅有 700個標準,而 2億人口的日本有 14萬個標準。
??? 記者:的確差距甚遠。
??? 連輯:沒有微觀領域的技術層面的立法標準,監管部門如何依法辦事呢?為什么有人可以鉆空子?依據何在呀?食品安全涉及大量的產品,這些產品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和生產、銷售、消費行為也是直接相關。那么所有這些環節都要有法律規范,都要把它調整到法律關系里。這個總局一旦成立運作起來,我希望國家抓的**件大事---不斷地完善技術標準,把這個標準法律化。
??? 利用好行業組織管理力量
??? 國家這么大,涉及食品藥品特別是食品生產商太多。即便是家樂福這樣的大商超還經常出問題,更何況那些成千上萬的個體戶、小生產者。所以,僅憑一個有限的政府機構管理人員,去監管這么龐大的生產人群、消費人群,很難實現。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這些生產者的數量還會增加,還得依靠行業管理,要有自律機制約束。
??? 因此,政府的管理要通過一個行業組織延伸出去是非常重要的,讓行業組織按照政府的意圖,實現政府對行業深度的、細節化的管理。讓他們來參與到這種神經末梢的、深度的管理邊界上去,從而盡可能地實現管理的全覆蓋,要不然就會出現弱點、出現盲區。
??? 在荷蘭有個養豬協會,豬肉的養殖屠宰和市場覆蓋面占全歐洲的三分之一。養豬戶被納入協會模式的荷蘭合作社,這個合作社制度建立得很全。只要有一家為了牟取暴利違法亂紀,業內的人就會把他"吃掉",逐出這個"業門",永遠不準進入這個行業,根本不用政府出面。就這樣的做法,我們現在做得還不夠。所以,我覺得第三件事就是總局成立以后,一定要發展這種非政府的行業組織,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管理手段。
??? 記者:其實這也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
??? 連輯:這個恰好是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細節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一個內容。
??? 提高百姓維權能力
??? 現在很多消費者不知道怎樣去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上當受騙以后不知所措,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是有差距的。現在有一些不法分子,就是鉆消費者維權意識、法律水平、維權手段差的空子。所以,提高大家這方面的意識,雖然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眼前非常緊迫的任務。
??? 另外從生產商的角度,我們要提高生產的組織化程度、集約化程度、規模化程度,用科技的手段來控制生產流程,防止人為非法添加,用技術的手段管理相對封閉的生產過程,也是很重要的。
??? 總之,如果目前把以上幾個要點抓住,這項工作還是可以做好的。
??? 3
??? 政府法律生產者消費者共同確保食品安全
??? 記者:總局成立后,大家的期望肯定比以前更高,應如何引導百姓正確認識這個部門的職能?
??? 連輯:總局肯定是一個熱點部門,老百姓對它寄予很大的希望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要它包打天下也是做不到的,就像現在的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是一樣的。好多問題都希望他們能解決,但實際解決起來會面臨許多條件、許多情況,不像人們想的那么簡單,我估計處理食品藥品安全方面的問題可能更復雜。
??? 百姓存在多樣化的需求、多樣化的利益選擇和多樣性的問題,處理起來不是那么容易。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還得靠政府、法律、生產者、消費者四位一體共同處理。消費者要懂得維權,假冒偽劣也不會有這么多市場。當然政府要動員百姓參與進來,可以聘其為政府的信息觀察員,這也很重要。
??? 要多設一些各類的投訴網點,就像我們在街上存錢、取錢那么方便。現在街上可能*多的就是儲蓄網點,還有報亭。涉及到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的投訴點將來也可以這樣高密度地設立。只要一有情況一有問題,就有人去投訴。我們還可以從技術建設上下功夫。現在一些檢測標準、手段依然太落后,靠聞聞味兒、嘗嘗是不行的。好多東西肉眼看不出來,必須靠設備甚至是高分辨性能的設備,但好多地方都不具備這個條件。
??? 所以要盡快加強技術裝備和隊伍建設,要有若干個專業隊伍。要盡快擴大執法隊伍的總量,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職業道德水平,讓他們有好的精神狀態,秉公執法,有群眾觀念,為群眾辦事,不徇私枉法。這些事會成為百姓評價隊伍的標尺,會成為百姓是否信任這個機構的一些基本要素,滿足了百姓*基本的需求,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