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記者 馬維輝 包涵 吳麗華 北京報道
盼望著,盼望著,
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
整合是為了避免之前多頭監管、相互推諉的弊病。3月5日下午,政協經濟界別的小組討論會結束后,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楊剛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食品安全問題是多龍治水,但也沒有治好水。未來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負責食品和藥品的安全問題,是符合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的。
即將啟動的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得到大部分代表委員的贊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表示,非常贊成食品監管部門實現大部制。“像地溝油、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問題,原因在于目前監管實行分段管理,導致出現監管盲點。”
大部制改革來臨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在機構改革當中對于食品安全監管的機構、職責會進行進一步整合和調整。”而通過機構改革,食品安全將實現“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監管”,食品安全問題會得到很大改善。
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嚴衛星此間也表示,新的機構改革方案中,涉及食品安全監管,今后將有兩個部門,一是農業部,仍負責農田(飼養)環節的監管;另外將成立一個新的部門,負責食品生產、流通和
隨著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大部制改革的表態,外界也感受到了改革腳步的臨近。
衛生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位副所長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聽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改革的傳聞,如果有變化,也要衛生部里面先確定,然后他們再跟著改革。
國家藥監局中國藥學會一位理事則表示,無論將來國家藥監局怎么合并,中國藥學會應該都不會取消,所以對他們來說影響并不大。
但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張文周看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實到了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的時候了,而且現在國家有這個條件,也有這個能力。”
他認為,大部制必須在衛生部門政事分開、醫藥分開、管辦分開的前提下才能進行,但是這些目前還沒有實現。而在這種情況下搞“大部制”不現實。
“未來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的發展應該吸取過去改革的教訓,改革時職能要集中,體制要獨立,而且要國務院直管,整個體制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這種方式已經被發達國家、周邊國家以及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所證明,也是我期待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的改革方案。”張文周說。
破除多頭監管
這些年來,從三聚氰胺到塑化劑,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也讓監管機構焦頭爛額。多頭監管、分段管理的體制,已成為制約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大障礙。
按照《
他們分別是:農業部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畜牧部門負責畜禽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水利(漁業部門負責水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林業部門負責林產品安全監管工作;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安全監管工作;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安全監管工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保健食品和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商務部門負責食品流通和餐飲業行業管理、畜禽定點屠宰及酒類專賣監管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負責食品工業行業管理工作;糧食部門負責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鹽業部門負責食鹽專賣安全監管工作;宗教部門負責清真類等民族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衛生部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標準制定、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的制定等工作;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負責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牽頭組織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調查、統一發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等工作。此外,海關、檢驗檢疫、環保、城管、公安、教育、城建、鐵路等部門也都肩負著食品安全監管的部分職能。
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到如此多的部門,勢必造成部門間職能交叉或監管空白。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群眾面對眾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眼花繚亂,不知該向哪家投訴。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間也經常因此出現推諉扯皮的現象。
要想改革現有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國外已經有了范例。以美國為例,他們按照產品種類進行分工,不同種類的食品由不同部門管理,農產品歸農業部管理,農產品以外的其他食品由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負責,以此實現對產品流程的無縫監管,即使出現問題也無法推諉。
在國內,也有一些地方進行了嘗試。例如,深圳和順德進行了大部制改革試點,兩地的模式大體相同,都將原來分散于工商、質檢、藥監等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進行整合,劃歸給新設立的機構,深圳稱為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順德則叫做市場安全監管局。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此次全國性的食品安全監管改革,*大的可能就是參照深圳和順德的模式,這從各系統的內部改革中可見一斑。2011年,全國省級以下的工商和質檢部門開始從垂直管理調整為地方政府分級管理。在此之前,省級以下藥監部門也開始了分級管理調整。而2009年實施的《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負總責。也就是說,減少中央政府的干預,可以方便地方政府行使權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