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相關專題請見:
田女士購買的假
□見習記者 曹杰 實習生 陳龍 通訊員 郝勇 文圖
本報洛陽訊? “我買的雞蛋吃著像是嚼橡皮筋,咋都嚼不爛,是不是買到假雞蛋了?”近日,洛陽市民田女士致電12315,反映自己買的5斤雞蛋,吃著沒有雞蛋味。對此,工商執法人員提醒市民,購買雞蛋要提防流動攤點,并教了可辨別真假雞蛋的四種方法。
【受害市民】
每斤便宜4毛錢,買回一堆假雞蛋
據田女士說,11月4日上午,在洛陽市瀍河區機車廠東菜市場門口,一輛面包車停在路邊賣雞蛋。田阿姨上前一問,每斤比市場上便宜4毛錢,以為是從鄉下來賣雞蛋的。“當時沒想那么多,覺得挺便宜的,就買了5斤。”
回到家后,田女士把新買的雞蛋煮了幾個,吃到嘴里后,卻覺得味道有些不對。“感覺像是橡皮筋一樣,怎么嚼都嚼不爛。”于是她又拿了幾個來,磕開后,發現“蛋黃”里有不明凝結物,呈塊狀,而且蛋黃顏色通體淡紅,聞起來沒有雞蛋的腥味。
因為懷疑買到了假雞蛋,田女士趕緊撥打12315熱線向工商部門投訴。工商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后,發現賣雞蛋的面包車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業內人士】
假雞蛋是化學原料制作,多食傷身
這些假雞蛋是如何“魚目混珠”的呢?11月4日,記者通過多方關系,聯系到了一名自稱會制作假雞蛋的業內人士申侯(化名。他向記者揭開了假雞蛋的制作秘密。
“制作假雞蛋**得準備好材料,少了這些東西可不行。”申侯說,“蛋殼”是用碳酸鈣混合石膏做的,“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淀粉、凝固劑、色素等化學物質,“蛋黃”則主要由色素和樹脂制成。制作假雞蛋時,一般先制作“蛋白”,然后用模具制作“蛋黃”,*后用石蠟、石膏粉、碳酸鈣等制成蛋殼將其封裝,有不少細節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主要是利用海藻酸鈉的鈣化,形成類似蛋白的凝膠體。”申侯說,這種用化學原料制成的“雞蛋”,對人體沒什么好處,多食傷身。
【工商部門】
建議市民提防流動攤點
針對此事,瀍河工商所的工作人員表示,與真雞蛋相比,假雞蛋從外觀看沒有什么區別。因為假雞蛋價格相對便宜,消費者*易受其誘惑。
“據我們所知,制作這么多假雞蛋需要大規模的作坊,本地目前尚未發現此類作坊。”工作人員稱,他們以前也曾查獲過類似的假雞蛋,這些假雞蛋有可能是從外地流入,而后采用流動攤點售賣的方式欺騙消費者,因為流動攤點給工商人員監管查處帶來很大難度。
“市民買雞蛋*好去正規商店,不要貪圖小便宜,以免上當。”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如果發現疑似假雞蛋,可以保留樣品及購買憑證,并進行投訴。
【專家授課】
教你四招辨別真假雞蛋
假雞蛋幾可亂真,如何辨別真假呢?記者為此采訪了河南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易軍鵬副教授,他提供了幾種辨別方法,供市民參考。
一、從外觀上看,假雞蛋蛋殼的顏色比真雞蛋的外殼亮一些,且外殼氣孔、紋理分布過于均勻、干凈,真雞蛋外殼氣孔紋理分布不規則;
二、從氣味上看,用鼻子細細地聞,真雞蛋會有隱隱的腥味;
三、從聲音上看,輕輕敲擊,真雞蛋發出的聲音較脆,假雞蛋聲音較悶;
四、從打碎后的形狀來看,假雞蛋打開后不久,蛋黃和蛋清就會融到一起,因為制作時采用的是同質原料。
“我曾把煮熟的雞蛋蛋黃抹到紙上,發現蛋黃呈細小顆粒粉狀物散開。而假雞蛋蛋黃是膠體,即使煮熟后,也不會呈粉狀。”易軍鵬說,在煎假雞蛋時,蛋黃在沒有攪動的情況下會自然散開,因為包著人造蛋黃的薄膜受熱會自動裂開。“假雞蛋制作過程中,為降低成本,可能含有大量非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