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訊 據海關統計,今年1—8月廣東口岸
今年1—8月廣東口岸食糖進口呈現四個特點:月度進口量大幅波動,進口均價走低;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占**主導,加工貿易進口快速減少;國有企業為進口主力;巴西、東盟和古巴為主要進口來源地。
今年1—8月廣東口岸食糖進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國際市場食糖供應過剩,國內外糖價倒掛刺激進口快速增加。2012/2013年度全球食糖總產量預計達到1.73億噸,消費需求為1.66億噸,當年結余600萬噸。目前,由于巴西豐收且北半球新糖供應上市,8月份國際市場糖價明顯下跌,并且國際洲際交易所原糖期貨價格在9月4日、5日連續創下三個月低點,主力合約盤中一度跌破19美分;而國內食糖現貨價格雖呈回落趨勢,但仍穩定在6000元/噸左右。國內外價格倒掛產生高額的進口貿易利潤,刺激廣東口岸食糖進口量持續增加。二是國內供需缺口拉動進口大幅增長。食品工業用糖約占國內食糖消費量的2/3,近10年來主要含糖食品產量增速維持在20%左右。其中,糖果、碳酸飲料、果汁飲料等主要用糖食品2011年的產量增速分別達到33%、24%和12%。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6月國內食品制造業同比增長12.5%,飲料制造業同比增長14.4%。加上今年2月國家啟動的100萬噸食糖臨時收儲計劃,國內食糖需求進一步擴大。
業內人士認為,以下兩大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銷售不旺及價格下跌導致國內糖廠盈利下滑。由于進口糖、走私糖和淀粉糖較國產糖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導致使用國產糖的國內飲料、面包和乳制品下游企業明顯減少,國內庫存大幅增加。據數據顯示,全國食糖截止至8月底銷售量982萬噸,累計銷糖率85.28%,較上制糖期減少6.28個百分點,全國庫存高達169萬噸。與此同時,受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產糖率低等因素影響,雖然甘蔗等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但國內糖產品銷售價格卻大幅下跌,白砂糖國內市場價格從2011年11月初的7350元/噸至2012年*低跌破6000元/噸,跌幅達1350元/噸。另外,國家儲備政策雖在短期內能夠影響糖價走向,但無力扭轉大局。銷售不暢和價格下跌導致糖廠的盈利大幅度下滑。
二是食糖進口激增及走私糖泛濫將威脅國內食糖產業穩定。由于內外盤價差較大,食糖進口量持續增加。通常情況下,我國的進口糖中扣除40萬噸直接進國庫的古巴原糖,剩下的都以一般貿易凈進口糖投入我國食糖的總供給。如果國內不加以合理的調控,大量涌入的進口糖將對我國糖價產生明顯的沖擊。此外,由于國內外糖價價差在1000元/噸的水平,進口利潤巨大,導致食糖走私也日益猖獗。據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食糖走私就已達50萬噸左右,廣東省糖業協會估計全年走私量達100萬噸。為此,今年5月底,中國糖業協會曾發布《關于揭發檢舉查辦食糖走私行為給予獎勵的公告》,懸賞*高50萬元,獎勵揭發走私食糖有功者。
為此,業內人士建議:一是密切關注國內外食糖市場供需變化及價格走勢,通過調整進口配額和適時收放儲制度發揮市場調節作用,保障國內食糖供給,穩定食糖價格;二是國家加大農業補貼力度,推進糖業良種化、機械化、水利化、規模化,增強國內食糖自給能力和競爭力;三是加強走私食糖非法活動的打擊力度,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雷克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