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在福山區清洋街道辦事處呂格莊村,有一黑作坊,在廢棄的牛棚里加工
??? 暗訪
??? 閑置牛棚成豆腐作坊氣味兒熏人村民難忍
??? "整個夏天,一到晚上大家出來乘涼的時候,就有一股股的味道從牛棚那邊飄過來,都是做豆腐的那家飄過來的。"9月1日中午,記者剛來到煙臺市福山區呂格莊村村南 ,就能隱隱約約聞到一股腐爛的味道,通過打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個豆腐黑作坊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都是鄉里鄉親的,誰都不容易,但是不能因為你一家子人要賺錢,弄得整個村子聞這種臭味吧。"
??? 呂格莊村民介紹,"里面原來是生產隊養牛的,牛吃喝拉撒的地方,后來沒有生產隊了 ,牛也不養了 ,牛棚就閑置了起來。大概七八年前吧,這兩口子帶著孩子來到這里做豆腐,從那個時候,村里開始飄起豆腐的味道。之前還好,但是后來味道越來越難聞。"知情的村民告訴記者,牛棚里面的排水系統不好用了,"廢水排不出去,都在牛棚里面了,做豆腐肯定有很多的廢水、豆腐渣,長時間堆在一塊,那個味兒簡直沒法說,我估計現在里面的環境,還不如當年牛棚養牛的時候好。"
??? 不少村民表示,由于小院一直都是關著門,加上難聞的氣味非常大,很少有人去過做豆腐的車間,"進去干什么,人家忙著呢,而且味道這么大,去了待不了一會就會被熏出來。真佩服他們夫妻兩個,這樣的味道都能忍。"記者一路打聽,終于找到了村里的這個豆腐作坊,這個作坊位于村里主干道的西側,小院門口緊閉。還沒有進門口,記者就聞到一股濃濃的豆腐味兒,味道里面摻雜著腐爛的氣息。小院外面的空余地方,堆滿了廢棄的豆腐渣,還有一些生活垃圾,小院里面的車間雖然正在工作,但是聲音非常小,從院子外面根本聽不到任何聲音,如果不是村民引導,想找到這家豆腐作坊確實是有些困難。
??? 敲開門后,記者見到一位中年男子。他看到記者后,問記者是做什么的,記者稱想批發一些豆腐,而對方卻上下打量著記者,然后說:"像你這樣的,也不像是做買賣的人,你批發豆腐干什么?"記者稱批發豆腐想給餐館送,從中賺點小錢。沒想到,對方警惕性立馬提升,告訴記者:"餐館都有人送,再說你是怎么知道我這有豆腐的,誰告訴你的?"見到對方開始懷疑記者身份,記者只好開始找借口,說來呂格莊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想買點豆汁孝敬老人,經過多番解釋,中年男子才慢慢放松警惕,但是也變沉默了。
??? "我們這只做豆腐,還有豆腐皮,不做豆汁。"見記者不肯離開,對方告訴記者,"你如果想批發豆腐也可以,但是總要有個車或者什么東西,把豆腐運走吧,你要真想批發,豆腐給你便宜點,2塊錢一斤。
??? 現場
??? 汗珠直往豆腐上滴淤泥滿地蒼蠅亂飛
??? 記者通過聊天了解到,這名男子姓曾,就是這家小作坊的老板。在記者進車間到出來的這段時間,曾先生一直光著膀子,因為車間內溫度過高,不得不脫了上衣,為了防止做豆腐時水濺到身上,曾先生用透明的塑料造了一個圍裙,腳上穿著靴子。
???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由于溫度太高,記者臉上開始冒汗,衣服也緊貼在了身上。"這里面溫度很高,你要是受不了就出去吧,這個地方一般人都受不了 ."記者在擦汗時,曾先生勸道,并且告訴記者:"你要是不喝水,一會兒出汗多了會口渴,我因為出汗比較多,所以經常喝水,要不然我也受不了。"
??? 在觀察做豆腐的過程中 ,記者見到曾先生全身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有些汗珠順著胳膊就流到了手背上,然后落到豆腐上。"為什么不戴個手套呢?"記者問了一句,曾先生邊干活邊說:"戴手套麻煩,一直是這樣做豆腐的。"當記者表示,汗都流到豆腐上,會不會不衛生時,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告訴記者:"小作坊就這樣,咱又不是大廠子,沒有那么多的講究,放心吧,豆腐肯定沒有任何問題,不會因為汗珠把人吃得病的,現在的人吃的亂七八糟東西多了,不干不凈吃了沒病。"
??? 在進入車間時,記者留意到,曾先生腳上穿的是靴子,隨后記者才把注意力轉移到地面上:地面上全是大小不一的水坑,不少地方由于長時間存有污水,加上豆腐渣殘留,經變質發霉后,變成了一灘淤泥。整個車間到處都是帶有臭味的污水。在車間的門口,記者見到了幾雙鞋子,據曾先生介紹,這些都是在進車間的時候需要換的,"不換不行,鞋子弄臟了還要刷,把鞋泡壞了多心疼,還是靴子好用,用水沖一下就行了。"曾先生的妻子方女士隨后來到車間,見記者穿著運動鞋進車間,便告訴記者,"你走的時候注意點腳下,踩一下味道就很難消。"
??? 雖然很小心,并且車間地面上也鋪了各種木板 ,但是由于污水太多,踩到木板上后,木板周圍的污水還是濺到了記者的褲子和鞋子上。記者發現,這里的蒼蠅也不少,而它們的重要集結地點,就是在做好的豆腐表面,來回的蒼蠅并沒有引起曾先生的注意,方女士則對此解釋說:"蒼蠅一直都有,飛就飛吧,也不能把它們打死,萬一打死掉到豆腐里面,被吃豆腐的人吃出來了 ,我們的生意就難做了。"
??? 從進車間到出車間,前后大約半個小時,但記者全身已沾滿難聞的味道。在記者打車回城時,司機蔣師傅開玩笑說:"你這是去哪了?身上這個味兒有點大,這也就是我不大在乎,估計你這樣別說打車,坐個公交車都難。"
??? 疑問
??? 豆腐都賣到了哪里黑作坊為啥7年沒人管
??? 記者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豆腐分為南豆腐、北豆腐,區別在于做法分別用石膏和鹵水,也稱石膏豆腐和鹵水豆腐。那么這家小作坊做的是什么豆腐呢?記者問方女士時,她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告訴記者:"我們這個豆腐不是用鹵水做的,當然也沒有加石膏。"但是豆腐既不用鹵水又不用石膏,豆腐如何能成塊呢?方女士說:"我們都是跟著別人學的,做豆腐會做,但是說的時候不會說,你就別打聽了。"
??? 隨后,記者在車間的門口,卻看到了半袋子石膏粉,上面寫著:請適量使用。"這不是石膏粉嗎?"記者問道。方女士告訴記者:"這個石膏粉就是很少用,用的時候也是按照比例來。"但是當記者追問比例是多少時,她表示:"按照經驗來,心里都有數。"
??? 方女士對記者說,做豆腐這個活很累,比普通的活都要耗時間和體力,"并且就是我們兩個人忙前忙后,還要照顧孩子,但是一點辦法沒有,沒有多余的錢雇人干活,自己能干點就干點,能賺點就賺點。每天早上五六點出去,上午十點就回來了,那會可以休息一會。"據方女士介紹,他們的豆腐并不是在當地村里賣,而是去趕集,"家里有個貨車,早上起來就去趕福山大集,去了之后很快就能賣完,都是常客,大部分賣給飯店,也有當地人自己買個一兩斤的。"據方女士介紹說,價格都是兩元一斤,"現在這個行市,一斤豆腐賺不了幾毛錢,**賣個幾百塊錢,利潤也就在一百多元左右,累死累活一個月下來也就三四千塊錢,要養活四個人,孩子還要上學,不容易。"
??? 記者從方女士的口中了解到,這家作坊已經在村里存在了7年。在車間內,昏暗的燈光照著脫落的墻皮,他們有的只是生產設備,卻拿不出任何的相關證件。
??? "我們學做豆腐,是跟別人學的,剛開始跟著別人打下手,慢慢學會了之后,就自己干了。后來由于家里的原因,我們兩個就從湖北搬到了山東,現在已經來了7年了 ,一直在這里做豆腐。"方女士告訴記者,從外地來到煙臺后,之所以選擇在呂格莊,也是迫于無奈,"別的手藝不會,加上城里租房子的價格比較高,我們也買不起,只好買了村里的這個牛棚,我們現在也算村里的人了 ,在這里做豆腐也成了一種習慣,不做這個好像就不知道會做什么了。"
??? 但是,記者通過采訪村里的人了解到,之所以選擇呂格莊做豆腐,其實還有其他的原因,"這個地方離城里很近,但是村里又沒有人查,不用辦什么工商營業執照,也不用交錢,這樣做豆腐能省下很多錢,要是在城里,像他們這種條件,就不一定能讓他們做豆腐。"
??? ◎記者手記
??? 這樣的豆腐我們要吃到啥時候
??? 一個豆腐黑作坊,如果說以前沒有人知道,也許是因為市場對它太寬容,或者它的生產車間太隱蔽,或者監管體制還不完善,讓它成為漏網之魚,所以它能默默存在 7年。
??? 如今,已經有村民因為其污染空氣而不堪忍受,通過網絡反映給了食藥監局,但是它還是默默存在 ,并且照常生產,將一批批豆腐送到了大家的餐桌上。消費者毫不知情,生產者追逐利益,如果監管部門再不聞不問,那么這些黑作坊也許還會再繼續存活下去,也許就不僅是7年,而是更久遠。
???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家作坊的主人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已經上了大學,夫妻兩個白天晚上忙活,就是因為自己有這么個手藝,就是想靠著手藝謀生,盡管他們的車間非常簡陋,衛生狀況堪憂。但是,如今的衛生環境等方面,顯然已經不能符合現在的相關標準了。
??? 豆腐黑作坊遠不止這一家,就算取締了呂格莊的豆腐黑作坊,也未必能警示其他村莊的作坊,并且在豆腐市場上,這種小作坊生產出的豆腐所占比例不可小視,能否規范起一個行業的衛生標準,讓整個豆腐市場健康運作下去,生產的豆腐干凈,消費者吃得放心,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 但是,就在記者截稿時,黑作坊的豆腐仍然在生產著,明天的這個時候,又是一批這樣的黑作坊豆腐送到市場,從市場轉到飯店,從飯店進入市民的口中。這些黑作坊的豆腐,我們究竟還要吃到什么時候?
??? 因報道而將其打掉,記者于心不忍,因為夫妻倆還養著兩個孩子呢!一旦失此營生,生活將難以為繼。所以,希望當地部門因勢利導,真心地去管理,從而引導改善他們的生產條件。 文/圖 本報記者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