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鯊魚基本保持了種群數量的平衡”這一說法,并未得到專家和有關機構的認同。
王亞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全球鯊魚有300多種,其中中國有130多種,目前全球包括鯊魚在內漁業資源都面臨嚴重的過度捕撈問題。”
子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對海洋物種的評估,無論是在地區還是在全球層面,鯊魚種群的規模已經嚴重衰落,有些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保護生物學》(ConservationBiology稱,根據交易量的測算,每年因魚翅交易而遭到捕撈的鯊魚約有2600萬~7300萬條,總重量約相當于170萬噸。根據不同的抽樣分析,全球每年以魚翅交易為目的的鯊魚捕撈量可高達7900萬頭,這意味著每秒鐘被捕殺的鯊魚超過2條。
針對“不存在專門捕撈鯊魚”的說法,從事魚類研究工作的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張潔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我國近海主要以大型圍網或拖網等捕撈方式為主,對鯊魚來說是兼捕。“近海漁業資源越來越枯竭,大型鯊魚也越來越少。數字統計顯示,上世紀90年代中期,近海鯊魚年捕撈量為3萬噸左右。”張潔說,由于技術設備都較之前先進了,雖然是兼捕,但鯊魚的捕獲量卻遠遠超過以前專門捕獲鯊魚的時期。
王亞民表示,雖然中國專捕鯊魚的船只已經很少,但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很多國家還存在很多專捕鯊魚的船只。
郭力強(化名是廣西北海市一家國有捕撈公司的員工。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在很少有專門捕撈鯊魚的漁船,但是捕撈金槍魚的漁船會捕撈鯊魚。他說,30厘米的魚翅算是*好的。在2000年前后,一副*好的魚翅能賣四五千塊錢,現在肯定不止這個價了。
7月20日的“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上,香港海產品進出口貿易商會生態保護委員會的負責人林丁貴說:“一群吃鯊
對此,子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魚翅貿易才是濫捕鯊魚的根源,而非魚肉。行業協會站在保護自己利益的角度去說話,這是可以理解的,他有這個權利,但不應該顛倒是非黑白,不能把不利于自己的問題都避開。”
截至發稿,中國水產協會的辦公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雖然有些宣傳可能稍顯偏激,但正因為這些宣傳,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增強了,連小學生都知道該怎么做。”張潔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但是,我國在鯊魚研究和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仍然非常薄弱。“世界上任何一個成功的鯊魚保護組織,都是基于一個很大的團隊。只有靠幾十年的調查,才能做好保護工作。但是我們國家沒有太多像樣的研究,也沒有太多像樣研究的平臺,所以保護鯊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