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左:李先生買回來的“問題
羊城晚報訊 記者楊瀟鋒,實習生黃婉玲、何嘉憶攝影報道:市民李先生向羊城晚報報料稱,他7月8日在白云區沙太路農業批發市場買的一袋番茄,在常溫下放了十天,依然新鮮如初。李先生懷疑那袋番茄被噴了催紅素,擔心吃了對身體有害,隨即停止了食用。
李先生說,那袋番茄個頭飽滿,外皮鮮紅,但切開后,果肉卻是青白色的,口感淡而無味。如此“表里不一”的番茄,讓李先生很疑惑:這是否就是傳說中用催紅素催熟的“問題番茄”?
帶著疑問,羊城晚報記者來到沙太路農業批發市場。這個市場蔬菜區的多數攤檔都出售番茄,番茄個頭不一,價格為1.8元/斤至2.5元/斤。記者隨機在一個攤檔挑了兩個番茄,并詢問檔主:“這些番茄會不會是外紅內白的‘問題番茄’?”檔主說:“不可能,里面不會是白的。”檔主稱,這邊的番茄大多是由山東運過來的,那邊產的品種“就是這么大個”。
在通常情況下,番茄可放多久?該批發市場一個蔬菜檔的檔主告訴記者:“常溫放置兩三天,還能保持新鮮度。如果放在冰箱里,過一個星期都沒問題。”
記者把在該批發市場隨機買的一個番茄和李先生買的一個疑似“問題番茄”做對比。單憑肉眼,兩個番茄的外表沒有明顯的區別。仔細觀察后,還是發現一些細微的不同之處:記者所購番茄的顏色明顯沒有“問題番茄”那么鮮艷;用手捏的話,“問題番茄”相對比較硬,外皮不易發皺。
知多一點
怎樣辨別
被催熟的番茄?
據資料顯示,催紅素的主要成分是乙烯利,使用后能促使果實成熟或者讓植株提早結果、增加產量、改進品質,被廣泛應用于香蕉、菠蘿、桃、梨、蘋果、番茄、西瓜及橡膠樹等植物的種植。在催熟過程中,植物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會遭到破壞,劑量較大的催紅素還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引發惡心、嘔吐、腹瀉、嗓子發啞等癥狀,長期食用大劑量催紅素催紅的植物,可能導致肝腎以及腦部受損。
怎樣辨別被催熟的番茄?催熟的番茄多是反季節上市,無論個頭大小,全是紅的,手感非常硬,外觀呈多面體;自然成熟的番茄蒂部周圍仍有些綠色,手感較軟且外觀圓滑。*直接的鑒別方法是把番茄掰開來看,自然成熟的番茄籽粒呈土黃色,肉質紅色、起沙、多汁;催熟的往往是皮紅籽綠或者尚未長籽,皮內發空,果肉無汁、無沙;自然成熟的番茄口感好,有酸甜感,反之無酸甜感且發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