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危機的種子總是在繁榮時候埋下的。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
在平均高達65%銷售毛利率,及銷售收入、利潤動輒增長百分之四五十的強烈誘惑下,尤其是近三年來高端白酒銷售價漲量增、絲毫不受經濟周期波動沖擊的詭異繁榮,令整個中國白酒行業信心倍增,紛紛借助國家“十二五”規劃發展之機掀起一輪****的產能大擴張。
根據《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全國白酒總產量將達到960萬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長8%,年均增長1.5%;銷售收入達430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60%,年增長10%。
但在“十二五”第二年的2011年,我國生產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達1025.6萬千升,同比增長30.70 %。這意味著,白酒業“十二五”規劃的產量目標早在2011年就已經超越了。
如此驚人的產能擴張已經引起各界對白酒行業未來產能過剩的嚴重擔憂。郎咸平在今年三月份便有驚人之語:“按平均來算,白酒行業至少將有30%的產能過剩,也就是說每年產能下降1%將需要30年才能消化目前盲目擴張帶來的后果,產能過剩將是未來一段時間不可回避的難題。”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動中國白酒產能如此強勁擴張?
地方政府力推
出于GDP、稅收及社會就業增長考慮,地方政府成了白酒產量飛速增長的*大推手。
四川提出白酒的發展戰略路徑為“推動中國白酒金三角共同發展”。十二五規劃顯示,力爭川酒在2013 年實現2000 億元產值,2015 年實現2500 億產值。按照這一產值目標測算,僅四川一地白酒產值就已與2010年全國白酒銷售收入2700億元接近。
與四川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針鋒相對,貴州繪就了“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的美好藍圖:“十二五”期間貴州省白酒產業將培育一批名優品牌,新增6至10個******和一批**商標, 白酒工業總產值確保1300億元,力爭1500億元;到2020年,占全國白酒市場的份額爭取達到20%。
要落實這一宏偉目標,貴州茅臺所在地仁懷市是關鍵,貴州提出要將仁懷市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將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而仁懷市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則同樣宏大:到2015年要確保全市白酒產量翻兩番,達到50萬千升以上,力爭達到60萬千升,白酒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而就在2010年,其白酒年產量也僅為13.3萬噸,總產值為175.7億元。
除了川黔兩大白酒強省在積*擴張
外,江蘇、湖北、安徽等白酒大省也在不失時機地推進產能擴張的步伐。
江蘇白酒協會對外透露的蘇酒振興目標是, 打造500億級酒都宿遷,用5-10年時間打造具有國內較大影響力,白酒銷售收入將達到800億元的釀酒產業集群帶, 成為繼四川白酒金三角后我國又一個重要白酒生產基地。湖北、安徽當地政府則在積*謀劃行業省內的整合,以組建大型白酒集團的模式推動白酒產業集群發展。
在地方政府的力推下, 《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預計的全國白酒總產量比“十一五”末增長8%,年均增長1.5%的目標早已經滿足不了各大酒企的胃口。
以醬香型白酒來說,“十一五”末貴州省白酒產能為16 萬千升,到“十二五”末要達到80 萬千升,其中醬香型白酒占90%,達到70 萬千升;四川省提出到“十二五”末,醬香型白酒產能要達到9 萬千升-10 萬千升;據統計,全國各地“十一五”末醬香型白酒產能約30 萬千升,到“十二五”末將達到90 萬千升-100 萬千升。產能將增加超過兩倍。
龍頭企業加速擴張
在中國白酒行業產能擴張大潮中,如果說各地政府為幕后推手,那么,各地知名品牌白酒龍頭公司則是前臺表演的的明星。
按照貴州省政府要求, 貴州茅臺控股股東茅臺集團 ,努力擴大產量,提高市場份額,確保到“十二五”末,茅臺酒產量4.5萬千升以上,茅臺集團白酒產量10萬千升以上、力爭12萬千升,銷售收入800億元,力爭1000億元。
與海航集團攜手合作的貴州懷酒,前期將投入7.8億元, 力爭懷酒5年內年生產能力突破5000噸,成功進入全國醬酒市場前三甲。郎酒集團吳家溝郎酒基地計劃于2014年全部建成投產, 屆時將擁有5萬噸優質醬酒產能,成為中國*大醬酒生產基地。
五糧液集團為四川白酒千億產業集群的龍頭,著力推進酒類產業優化升級,兩年前便斥資5.96億元打造6萬噸陳釀工程基地。十二五規劃,五糧液實現銷售收入600億元,其2011年的銷售收入為204億元。目前系列商品酒的產能在40萬噸左右,實際上只有10萬多噸,還有30萬噸的提升空間。
洋河股份斥40億元巨資投資技改及配套項目,包括3萬千升名優酒釀造技改工程、雙溝酒業園區包裝物流項目等四大項目,十二五規劃收入300億元,其2011年銷售收入為127億元。
水井坊投資23億元將基酒產能由現在的4000千升-5000千升增到2.8萬千升。
金六福借助母公司華澤集團的強力支撐,在成都邛崍投資20億元,準備打造一個占地1000余畝的原酒生產基地,預計2013年建成。
2011年11月,瀏陽河酒業獲得10億元戰略投資,融資后,這家2010年年銷售額約為7億元的酒企被給出了21.5億元的整體估值。投資方對瀏陽河酒業的業績目標是,2012年實現利潤3億元,2013年利潤4.2億元,2014年利潤6億元。
記者掌握的部分知名品牌白酒“十二五規劃資料”顯示:山西汾酒規劃收入100億元(2011年銷售收入80億元,瀘州老窖規劃收入150億元(2011年銷售收入84億元,古井貢規劃收入100億元(2011年銷售收入33億元,沱牌舍得規劃收入100億元(2011年銷售收入13億元,金種子酒規劃收入50億(2011年銷售收入18億元,老白干酒規劃收入60億(2011年銷售收入14億元,酒鬼酒規劃收入50億(2011年銷售收入10億元。
有業內人士根據國內主要酒廠產能擴張計劃粗略統計分析發現,按照目前的靜態價格來計算,2015年將達到約5000億元的產能規模,而2011年整個中國白酒的市場消費量約在2000多億元,3年市場消化量需要增長一倍。按照中國13.7億人計算,到“十二五”末人均消費白酒要達到365元。
“中國白酒行業產能規劃明顯冒進, 品牌企業產能擴張速度*快,到2014年酒產能集中釋放后,白酒行業過剩局面難以避免,特別是中高端白酒產能過剩壓力尤大。受此影響, 白酒企業不僅產量增速下滑,收入和利潤增速將放緩?!睒I內人士告訴記者。
資本推波助瀾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分會在《2011年行業發展趨勢總結》中明確指出,近兩年來,白酒產業的蓬勃發展對資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資金大量涌入,白酒業掀起了**的投資熱潮。外部資本介入具有傳統優勢的白酒骨干企業,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白酒產業集中化進程,也為白酒行業的資本、管理、市場、人才等方面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是進入白酒業的也不乏以搶占資源、謀劃上市的,這部分資金追求資本利益*大化,不是以產品營銷謀利,而是以資本運作謀利為指導思想的投機資本,這種“攪局”的行為一方面從客觀上延緩了白酒產業集中整合的步伐,另一方面也打亂了白酒行業的正常生長。
聯想控股在白酒行業的出手*為激進。
今年6月末,武陵酒業在重慶舉行新上市白酒品鑒會,這是聯想控股入主武陵酒業后的**上市白酒,去年6月,聯想控股以1.3億元買入瀘州老窖旗下湖南武陵酒業39%的股權。
聯想控股的胃口還不僅限于此,2011年11月,聯想控股投資近10億元收購河北乾隆醉酒業87%股權。2012年2月,聯想控股旗下的君聯資本入股安徽迎駕酒。今年4月2日,聯想控股再次出資1.4億元,成功收購瀘州市蜀光酒業。目前,業內還在流傳著聯想控股正在洽購山東孔府家酒業和安徽文王酒業,業內人士甚至認為聯想控股將文王酒業收入囊中是遲早的事情。
收購4到5家白酒企業為聯想控股酒業投資年初提出的收購計劃,下一步重點把酒業當成一個產業來做,有選擇地在全國布局,選擇多個區域或全國強勢白酒企業進行合作,快速將其做成全國性有影響力的酒業集團, 在做強做大現有業務的基礎上,未來將持續關注尋找國內的優質酒業資產,力爭把聯想控股的酒業板塊打造成行業**的酒業控股企業。
除了聯想控股打造酒業帝國的大手筆收購外, 其他國內大型產業資本也紛紛布局白酒行業:豆奶大王維維股份斥資4億元從貴州國資手中收購了貴州醇酒廠的核心資產;北京申億通公司對董酒進行收購重組; 香港銀基集團兼并鴨溪酒業;山東魯澤集團整體收購珍酒公司,華澤集團先后完成了對湖南邵陽酒廠、東北玉泉酒業等國內10家白酒企業全資或控股性收購等。
據投中集團統計 ,2008年以來,國內白酒行業并購交易升溫,并購交易宣布規模從2008年2.4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67.4億元,增加了26倍。其中,今年3月,全球*大的烈酒生產及零售商帝亞吉歐63 億元購得水井坊的交易為2008年至今白酒企業交易規模*大并購案例;維維股份 3.48億元收購枝江酒業51%股權;光明集團旗下上海糖業4715萬元入主全興酒業;華致酒行8250萬元購得貴州珍酒的交易都是典型案例。
2008年至今,共有22家白酒企業獲得VC/PE機構投資,累計投資規模達42.82億元,披露融資規模案例為15家,披露規模案例平均單筆融資規模為2.85億元。整體融資趨勢呈上升態勢,其中2011年披露融資規模達13.44億元,融資案例10起,披露規模案例為5起,融資規模達13.44億元。
如果說中國白酒行業十二五產能、銷量、收入規劃只是一個停留在紙面的宏偉藍圖,那么,一旦產業資本、投機資本的介入,這些規劃藍圖便一下子擁有了強大、現實的擴張生命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