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新華網濟南7月9日專電(記者袁軍寶、席敏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這是自2010年7月以來CPI增速首次回落至"3"以下,也創下了自2010年1月以來的新低。
??? 專家認為,雖然今年以來不時有小宗產品價格沖高,但目前農副產品仍處于普跌狀態,預計實現全年CPI調控目標難度不大,但第四季度CPI將有所回升。
??? 食品價格下跌拉動CPI持續下行
???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8%,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1.20個百分點。雖然食品價格還是推動CPI上漲*主要的因素,但相比5月份6.4%的同比增速,影響力明顯減弱。
??? 從環比來看,6月份的食品價格比5月份下降1.6%,其中,鮮菜價格下降15.2%,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下降0.6%.
??? 不少市民對物價增速下降甚至環比下降感受明顯。近日,濟南市天橋區的市民馮靜在自己的博客上曬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她6日晚從超市買回來的水果蔬菜。"茄子一共兩元,香蕉一共一元二,西瓜五元,冰鎮礦泉水一元,以上總計不到十元,物價真的降了。"馮靜說。
??? 來自多個部門的數據也印證了人們的感受。6月25日至7月1日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以降為主,18種蔬菜批發價格連續兩月回落,比前一周下降2.5%,比5月初下降28.6%;豬肉價格連漲兩周后再次回落,比前一周下降0.7%,同比下降21.2%.
??? 小宗農副產品上漲難推"大浪"
??? 在食品價格總體下降的同時,也有食用油等相對影響較小的產品出現逆勢漲價現象,專家認為,目前來看,在燃料、原材料等生產資料價格普遍出現下跌的背景下,農產品價格的成本開始下降,雖然難免有類似食品油等農副產品出現漲價,但這難改變物價大勢。
??? 記者在濟南一些超市了解到,近期魯花5S一級壓榨花生油**調價,每桶售價漲至145元,上漲了12.1元。據本周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監測數據顯示,與今年4月5日相比,7月6日,全國純花生油價格上漲8.0%,北京、山東等省市漲幅上漲超過10%.相比去年同期,全國純花生油價格同比漲幅約17%.
???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志華認為,花生價格上漲及開工率不足是花生油漲價的主要原因,但今年全國的花生播種面積已比去年增加。
??? 由于食用油等產品在CPI中所占比重較小,因此并沒有對物價產生太大影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油脂價格同比上漲6.0%,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07個百分點。
??? 今年以來,蔥、雞蛋、蒜等農副產品價格不時沖高,但沖高的周期明顯縮短,并且也未帶動物價整體上漲。特別是豬肉等在CPI中占有較大比重的食品價格依然處于低位,對穩定物價起到支撐作用。
??? 此外,一些專家認為,夏糧的豐收和生產資料價格也都將對今后的物價起到基礎性的穩定作用。其中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增速已連續4個月為負值,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副產品的成本。
??? CPI難長期保持在"2"時代
??? 隨著6月份CPI的大幅回落,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下降至3.3%.專家認為,受國內經濟形勢影響,短期內物價將保持低位,全年實現CPI上漲低于4%的調控目標難度不大,但在國家穩定投資、貨幣政策不斷寬松后,隨著經濟增速的回升,CPI難長期保持在"2"時代。
???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7月開始CPI翹尾因素將有較大幅度回落,因此如不出現新的漲價因素,預計三季度CPI同比都將維持在3%以下的較低水平,年內4%的物價控制目標應該可以實現。
??? 但也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經濟正處在"U"型底部,第三季度GDP增速將回升。而根據經驗,GDP的增速和CPI的增速有很高的吻合度,如2009年一季度GPD增速降至6.52%后開始回升,相應CPI也在下半年開始了上漲行情。
??? 特別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息等系列貨幣政策的操作,也難免會對物價上漲帶來一定壓力。
??? 連平認為,年內各地陸續推出居民階梯電價、水和天然氣等資源品價格改革措施可能會使物價下行速度放緩,近期政府為應對經濟增速放緩而推出的一些加快基礎設施投資的措施也可能對年內物價產生一定上拉作用。第四季度CPI將有所回升,全年CPI同比漲幅在3%左右。
???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農副產品價格理性的市場定價機制還沒有形成,有序的生產和供給還存在一些障礙,不能因為當前的價格下降就可以放松調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