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對接合同項目113項,總簽約額4.1億元。
中國農科院
6月29日,
據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副局長歐陽海洪介紹,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中*具成長活力的產業之一,2001—2010年十年間,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年均增幅超過20%,已成為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整體技術水平還比較低,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足40%,技術裝備不到10%,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正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瓶頸,急需政府部門整合科技資源,搭建對接平臺,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健康發展。
歐陽海洪告訴記者,此次舉辦的全國農產品加工百家院所與百家企業對接活動,集全國農產品加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術優勢,通過院士專家作專題報告、分行業發布科技成果信息、專家與企業面對面交流、簽訂科企合作協議等形式,實現了農產品加工技術供給和需求的有效對接,為建立全國跨區域間的科企合作機制,加快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以及關鍵技術的應用步伐,推動解決科研與產業脫節問題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途徑。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韌透露,中國農科院已建立起了一支以農產品加工所為主,15個相關研究所共同參與的農產品加工科研創新、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隊伍,正以現代科研院所建設為契機,全面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帶領全國農產品加工科研單位開展科研大協作,為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表示,今后將緊緊圍繞影響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基礎性、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等重大戰略問題,加強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戰略與科技政策研究,為國家宏觀決策和組織重大工程項目提供科學參考。同時加強與全國各農產品加工科研單位的緊密協作,將先進的農產品加工科研成果惠及我國各省區市,協力推進地方農產品加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活動期間,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萬寶瑞、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孫寶國院士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泓研究員分別作了“我國農業企業走出去應關注的幾個問題”、“中國食品產業發展趨勢”、“傳統主餐工業化共性技術與關鍵裝備”的學術報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