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如果說現在是‘
在王丁棉看來,中國乳業歷史*好時期應該在2000年以前,“那時的乳業產量雖然不高,但是質量很好。”
持有類似觀點的,還有西部乳業協會執行副會長魏榮祿。
“主要是道德問題”
6月16日,河南鄭州,第三屆中國奶業大會。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講話時說,中國奶業經過三年整頓和振興,逐步擺脫了嬰幼兒奶粉事件的嚴重影響,“奶業發展已經達到了歷史*好水平,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高鴻賓進一步引用數據稱,經過幾年發展,中國奶業已經恢復并且超過當年水平,目前中國的奶牛存欄量達到1440萬頭,產量達到了3810萬噸。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前奶牛存欄量為1260萬頭。他指出,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國對奶站展開整頓,全國奶站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一,從1.9萬個減少到目前的1.3萬個。今年的抽查也沒有發現三聚氰胺,目前中國執行的是*嚴格的乳制品管理標準。
這并非高鴻賓一家之言。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5月底發布的一份報告曾提及,“目前國產乳制品、特別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狀況是歷史*好時期,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在向中新網解釋上述報告時稱,根據近兩年來技術監督部門和相關機構對市場上銷售的嬰兒配方奶粉進行監督、抽查,合格率超過了99%。
宋昆岡認為,國內乳制品問題不斷的根源不在技術層面,主要還是職業道德問題。
奶牛奶粉進口潮
不過,以王丁棉為代表的多位乳業專家卻對上述觀點持有不同看法。
“我們不能把過去好的牛奶歷史一票否決。”王丁棉認為,近三年來,雖然通過整治,乳業質量好于2008年,但是并不見得是*好的時期,乳業的質量丑聞仍在不斷發生,但上世紀卻沒有這種情況。
這是不是由于目前的檢測水平提高,使得更多問題被發現?王丁棉對此不以為然:“過去沒有人會把東西加到奶里。”雖然目前國內執行的是“*嚴格的檢測標準”,但是在王丁棉看來,檢測仍然漏洞連連,“不要說檢測的指標是有限的,檢測的對象也只能覆蓋十多個品牌,并不能代表全行業的水平。”
魏榮祿的說法是,“要說歷史*好,那可能在2000年以前,2000年以后奶業亂添加不斷,行業混亂至今未得到根治,而且問題還不少,“1440萬頭的奶牛有多少是進口的呢?近幾年來我國在大批進口奶牛,每次進口量都是幾千頭。”
據廣州日報6月中旬報道,一位廣東檢驗檢疫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家在乳牛進口方面對企業有免稅、貸款、審批等多項優惠政策,“黃埔口岸去年底一下迎來了多達2600頭乳牛,現在已進入近30年來的第四次奶牛進口高峰”。
進口奶粉同樣在激增。據魏榮祿介紹,去年中國進口奶粉量已經從2005年的9萬噸增至56萬噸,“3810萬噸產量是怎么統計的?其中包不包含進口量?這些并沒有說清楚。”
王丁棉認為,不應該把奶業亂添加的問題歸結至“職業道德”層面。“奶農的質量意識可能確實相對薄弱一些,也確實存在個別奶農亂添加,但是百分之八九十的農民仍然是淳樸的,他們之所以會往奶里添加東西,更多是由于奶價太低,養殖奶牛的收益并不能維持他們的生活所帶來的壓力。”近幾十年來,中國乳業擴張速度*快,但是企業對奶源基礎建設的投入卻太少,包括儲存奶的設備、運奶車、冷鏈等。
規模化養殖的反對聲
近年來,各大乳企也曾多次表示將加大奶源建設。*近的一則消息是,蒙牛引入歐洲乳制品巨頭愛氏晨曦成為第二大戰略股東,希望能夠從后者借鑒養殖、牧場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從奶源管理到質量標準直接對接國際乳業。
對此,王丁棉并不樂觀。“人家僅持有你6%的股權,憑什么把核心技術告訴你?”王丁棉透露,在乳業,養殖等技術都屬于企業的核心資產,輕易不會對外,“有些企業的養牛場甚至都不讓你進入。”
雖然目前政府對乳業投入頗多,但王丁棉認為投入效果并不佳。“*近10年,農業部至少投入了10億元,但是目前的‘扶強、扶大’的投入原則卻只能讓少數企業受益,而那些更需要幫助的弱勢企業并沒有得到幫助。”
政府所倡導的規模化養殖同樣受到考量。“在美國,農場的平均規模也不過是幾百頭,我們卻要倡導萬頭規模,這是脫離實際發展。”魏榮祿說,奶場的污染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按奶農目前的經濟水平,還沒有能力來治理大規模的奶場污染問題。
在他看來,養殖的標準化并非必須通過規模化來到達,“可以在擠奶站附近建立一些簡易的牛舍,將奶農散養的牛集中到一起擠奶,我們已經有這方面的經驗。”
魏榮祿認為,目前乳業出現的眾多問題根源還是管理體制的混亂,“13個部門管一杯奶,怎么管?”
??? 相關報道: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