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瘋狂的白菜"剛退燒,"蒜你狠"卷土重來,
???
?????在"瘋狂的白菜"終于"退燒"之際,仿佛一夜之間,"蒜你狠"卷土重來,部分地區零售價已達到8元/斤,雞蛋價格近期也開始飆升,從3.5元/斤一躍至5元/斤甚至更高,變身"火箭蛋".同時,豬價跌破盈虧均衡線,養殖戶開始虧損。
??? 從"豆你玩"、"糖高宗"到"蒜你狠"、"向錢蔥"……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如擊鼓傳花般地上演,且其頻率與幅度正呈擴大之勢,對農戶和農業造成的傷害也在加劇。如何走出這一怪圈,做到既不"菜賤傷農"又不"菜貴傷民",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 ●南方日報記者 黃應來
??? 農產品暴漲暴跌上演"接力賽"
??? 現象
???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目前國內農產品市場波動幅度過大、過于頻繁,對農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終也不利于農業生產。
??? 近期,一度直逼肉價的大白菜價格終于"退燒".據農業部市場監測數據,6月4日全國批發市場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均價為3.07元/公斤,較5月初下降約15%.其中大白菜位居價格跌幅前五名,國內均價比6月1日下跌8.9%.
??? 但同時雞蛋等農產品開始搶過"接力棒".廣州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周槎頭蛋品批發市場的雞蛋批發價升至9.2元/公斤左右,較半個月前上漲了逾兩成。
??? 廣州力爾勝禽蛋有限公司總經理連南輝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從去年9月到目前,不足一年的時間,雞蛋零售價從11.5元/公斤一度跌至今年2-3月份的*低價6.4元/公斤,從5月份開始又漲至目前的10.2/公斤,整個過程猶如坐上過山車。
??? 與此同時,"蒜你狠"有卷土重來之勢。據新華社報道,在"中國大蒜之鄉"的山東金鄉南店子大蒜現貨交易市場,一位大蒜經紀人說,5月中旬大蒜上市之初,價格低于3元/公斤,但是到了6月初,品質較好的大蒜已經飆升至8.5元/公斤,短短十幾天價格漲了近3倍。而在大蒜銷地,哈爾濱市5月30日的大蒜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0元,較一周之前上漲70.65%.
??? 在蛋價和蒜價準備狂歡之際,豬價不免有些"黯然神傷".令養殖戶憂心忡忡的是,近期生豬價格持續走低不斷吞噬利潤空間。與1月末約18元/公斤的高價位相比,部分地區5月份生豬價格跌破14元/公斤,養豬戶直呼"賠不起".據商務部監測,5月中旬以來豬價降幅加大,在仔豬價格持續下降、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雙重擠壓下,豬糧比價繼續下滑,降至5.78∶1.
??? "農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們的價格會有一定的波動性,與工業品不同,農產品生產有一定周期,而且受到土地、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還有保鮮的需求,不能存放太長時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稱。
??? "去年下半年雞蛋行情好,養殖戶加大了母雞量,但是沒想到今年形勢大變,價格持續下跌,不少養殖戶不得不殺掉部分母雞,損失很慘重。"連南輝說。
??? 分析??? 受困于"小生產和大市場"矛盾
???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頻頻陷入暴漲暴跌怪圈,其過山車行情讓不少業內人士都心驚肉跳。其模式無外乎是:"供不應求-價格大漲-大量種植-供過于求-價格大跌"."頑疾"癥結究竟在哪?
??? 今年上半年,白菜"瘋狂了一把",一棵白菜一度貴過一斤豬肉,引發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和憂慮。孰知僅僅半年前,"菜賤傷農"還曾引發社會關注:北京、山東等地創下不足0.1元/公斤的超低采購價。
??? 大白菜的"過山車"走勢并非個例,大蒜則更為典型。比如,大蒜批發價從2009年年初的每公斤2元至3元突破10元大關,去年一度又跌回原價。此外,2010年,山東、安徽等地上演"芹菜傷農".收購價曾不足每公斤0.2元的普通芹菜,不久前回到每公斤5元至6元的零售高位。
??? "農產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從表面上來看是受供求關系決定。"李國祥說。2009年至2010年大蒜價格暴漲之后出現快速回落,2011年全年大蒜價格行情持續低迷,不少蒜農因此減少了種植面積,導致今年大蒜總量下降,市場供應不足,從而推高了價格。
??? 農產品生產受氣候因素影響大的特性,也加劇了供求關系緊張。今年春季氣溫較低,對大蒜生長造成影響,山東等大蒜產區產量明顯減少,預計下降25%左右。
??? 此外,季節性因素也是影響農產品均衡穩定供應的一個難題。仍以大蒜為例,目前市場銷售的大蒜基本上是去年庫存大蒜,現已接近銷售尾聲,新蒜正值收獲期,大蒜市場處于青黃不接的交替期。
??? 但李國祥認為,農產品價格波動的根本原因在于"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我國的農業仍以分散的小生產為主,面對巨大的市場,農戶缺少有效的指令,很多時候不知道是該加大生產還是減少生產,往往是根據價格信號走。價格漲了擴大生產,跌了就減少。從而造成農產品價格波動。"
??? 在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教授看來,目前中國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并不是完全取決于傳統的供求關系,背后受到資本力量、投機力量的影響越來越大。"農產品本來是用來吃的,但一旦跟房子一樣成了被炒作的對象,價格就會偏離正常。"
??? 農產品價格波動的根本原因在于"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我國的農業仍以分散的小生產為主,面對巨大的市場,農戶缺少有效的指令。
??? 應對
??? 宜壯大市場
??? 中間組織力量
???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我國目前的農產品信息監測主要針對價格,但對種植、產量情況基本處于監測空白。
??? "對于農產品,我們的政府調控方式亟待轉變,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調控政策滯后,跟不上市場變化。往往是,價格高了,鼓勵生產;跌了,要求農民減少生產。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往往會加劇下一期的波動。"王先慶指出。
??? 一些地方調控手段過于簡單,過高時抑制價格、過低時臨時援助,難以真正治本,還常常因釋放出錯誤的價格信號,造成更大幅度的價格波動。"有時相關部門的調控信息遲,反而加劇了豬肉市場波動。"山東濱州一位養豬20余年的養殖戶說。
??? "我建議政府要出面搞好產銷對接工作,從宏觀方面搞好規劃,把產銷區銜接起來,而不能像過去一樣只管生產,而不管銷區情況。產銷區對接起來,產區就有了對應市場,生產起來就心中有數。就算出現波動,也能保證基本平衡,不足部分還可從其他產區調劑。"李國祥表示。
??? 農產品的流通環節一直飽受詬病,被認為是吞噬了菜價的大部分利潤。王先慶對此則不認同,他認為,從源頭到零售,流通領域并沒有獲得高額利潤,中間環節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是流通商和零售商稅費負擔過重。"攤販進入菜市場每個月要交300-400元的稅費,另外還要交鋪面租金,這樣菜價能不高嗎?只有減少他們的稅費,才能真正把菜價降下來。"
???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認為,打破"農民賣賤"、"市民買貴"怪圈,政府必須要在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方面做大量工作,加強流通體制改革。盡快建立起全國性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整個市場需求量與供給量的相對平衡。
??? "行政與市場永遠是脫節的,我建議政府加大對市場中間組織的扶持力度,比如農民生產合作社,有利于應對市場風險。"王先慶表示。
??? 多位專家指出,經過多年的社會經濟發展,全國農產品總供求已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出現如此高頻率的波動值得警惕。表面上看是供求失衡導致,但深層次原因在于政府的調控方式并不符合市場需求,同時流通體系需要加強建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