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業內人士認為,《指引》是行業利好,預料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中國
有著2萬億元銷售額的偌大中國餐飲市場,國內上市餐飲企業僅有3家。雖然依然有企業頑強提交上市申請,但是卻遭遇暫停審批的困局———國內餐飲企業的上市之路一直走得十分坎坷。然而,上周證監會《關于餐飲等生活服務類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試行》(下稱《指引》的發布恍如給困境中的餐飲企業打了一支強心針,這普遍被業界認為證監會為餐飲等生活服務類企業IPO放行的信號。
分析人士指出,《指引》直接戳進餐飲業本身財務透明、管理規范化等上市等要害,為企業指明前進方向,但餐飲企業要在短期內完全規范操作并非易事?!柏攧胀该鞯谋澈蟛惋嬓袠I普遍在納稅、社保、公積金繳納等方面有著諸多不完善?!币晃还芾碇患也惋嬤B鎖的資深餐飲業人士陳棠方(化名告訴南都記者。
上市要跨四大門檻
一直以來,業界將餐飲企業上市難的原因歸結于:由于現金收付量大,導致收入確認和成本衡量上難以監管。此外,餐飲企業在財務、稅收、員工社保、企業治理、盈利穩定性、內部質量控制的缺失也成為不少餐飲企業亟待加強的環節。
上述產業頑疾,也讓餐飲企業在上市問題上頗為尷尬。目前A股市場僅有三家餐飲類上市公司。而據證監會的數據,去年發審委審核擬上市公司過會率為76.81%,通過審核的共有265家企業,但餐飲企業卻全軍覆沒。
新鮮出爐的《指引》直截了當地戳中餐飲企業上市難的“命門”,對餐飲企業的經營擴張風險、食品安全、商標、會計核算等四大板塊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業界看來,這是國家對餐飲企業IP O放行的一個積*信號。“過去餐飲企業IP O被否,大家并不知具體的原因在哪里,現在指引的出臺明確了這一點。國家希望提高服務業在G D P中的占比,長遠來看,國家對餐飲企業IP O的態度是支持的。”中國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和顧問機構———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
“過去幾年,中國對餐飲企業的IPO一直持審慎態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荊林波告訴記者,也正因為餐飲企業在內地上市無望紛紛轉投港交所,而港交所在發現這些內地餐飲企業存在風險后,今年年初發布了餐飲企業上市的指引;而在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的有關領導被媒體追問餐飲企業上市問題,其也承諾加快餐飲業上市進程,這些都是此次餐飲業上市指引發布的大背景。
據今年2月份證監會公開披露的在審企業信息,今年排隊上市的515家IPO申報企業中,餐飲類企業共有4家,分別是天津
餐飲財務透明存在利益博弈
《指引》的出臺,給身陷上市難魔咒的餐飲企業帶來了新的轉機,然而上市門檻絲毫沒有降低。“指引給企業指明上市要求之后,企業能否積*改進沖擊資本市場,看各家餐飲企業的運作,但短期來看連鎖企業要規范按照指引要求執行存在一定難度?!睆垇喣姓J為,餐飲業要做到財務透明和人力成本的透明,并非易事。
按照《指引》的要求,發行人報告期內在采購、付款等方面的內控制度建設及運行情況,其中涉及各直營店和加盟店主要原輔材料的供應方式,不同渠道采購的數量及金額,主要供應商等情況;報告期各期全部店面統一采購、加工、配送的覆蓋比率等詳細信息的披露。
“國家對食品源頭質量安全的監管越來越細,這對行業來說是好事?!辟Y深餐飲人士陳棠方指出,然而他也同時指出,雖然現在很多規范的餐飲企業已經可以追溯到原料的來源,但這依然難以根本解決餐飲企業成本核算透明的問題。“餐飲業的原料相當大一部分以農產品為主,其采購難以提供發票,在廣州除了東升農場這樣一些大規模的蔬菜供應商,在很多肉菜批發市場很難拿到采購發票。”陳棠方指出,如果企業與雙匯等大型的供應商合作,有著規范的發票依據,成本核算難度相對比較小,而對于眾多中小企業來說,他們可以利用發票來達到一定的談判條件,比如不開發票,原料采購價能有所下降。
此外,《指引》要求,發行人應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披露所采用的主要會計政策,特別是餐飲收入、與餐飲相關的煙酒收入、商品銷售收入、特許權及加盟費等收入的確認和計量方法?!啊吨敢芬蠊疾惋嬈髽I的收入構成,保證了其營收的透明度。”張亞男指出。然而這或許會觸及企業一個甚為敏感的問題———納稅。陳棠方告訴南都記者,目前餐飲業稅費的繳納模式有兩種常見模式,**種是個體戶采取定額交稅的方式,第二種是連鎖品牌根據自行申報營業收入納稅,此種方式的納稅額度約為營業收入的5.9%,其中5%為營業稅,其他教育附加稅等稅費約占1%.“比如一個門店每月50萬元的營業額,通常企業的報稅額在20萬元-30萬元之間,如果如實申報營業收入,餐飲企業的生存會遭受嚴峻的挑戰?!?/p>
值得關注的是,《指引》還要求企業寫明各直營店聘用員工的數量及薪酬,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的繳納情況。“如果按員工1500元的收入標準來算,每個員工的社保金額是700多元,企業要繳納其中的500多元,這對餐飲企業來說是筆沉重的負擔?!标愄姆奖硎?,鑒于餐飲業服務人員的流動性很大,大部分餐飲企業為餐廳服務員購買“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福利通常都只是按照當地的*低工資標準購買,也不會幫服務員購買公積金。
“如果按照真實的營業收入納稅和跟著指引的員工保障體系走,餐飲企業要再花費5%-6%的營業收入支付這筆費用。在現有營業收入的基礎上,餐飲業如果要上市,上述兩部分的稅費難以規避,直接威脅企業的生存?!标愄姆奖硎尽?/p>
近年來,由于原材料、人工、鋪租成本的節節攀升,已經*大威脅著餐飲企業的利潤率,據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的營業利潤率約為9.42%.
那么正在等候上市的四家餐飲企業是否需要根據《指引》作出調整?“目前正處于上市的靜默期。”廣州酒家一位高管并不愿對此次指引作過多評論,至于《指引》中對營收監控等條例,該人士表示廣州酒家是一家國企,要完成這些規范操作應該沒問題。
餐飲業融資渠道存短板
5年前,餐飲企業由于具有簡單商業模式和持續盈利的能力,引得眾多美元基金投向餐飲行業。資料顯示,2007年6月13日,重慶小天鵝火鍋宣布獲得紅杉中國和海納亞洲創投基金聯合投資,總金額在2000萬美元至2500萬美元。隨后,一茶一坐也完成了第二輪1068萬美元融資,寰慧投資以約750萬美元占股13 .5%.當年10月25日,中式快餐連鎖店“真功夫”獲得今日資本、聯動投資兩家共3億元投資。同時,新疆百富烤霸還從以深圳創新投資集團為首的國際投資機構引入10億元。
然而,由于遭遇上市難的魔咒,讓資本對餐飲業的熱情迅速降至冰點?!氨M管資本可以以并購方式退出,但大家還是希望能推動一家企業上市,因為餐飲業IPO很難,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資本對餐飲業的投資信心?!?/p>
清科研究中心給南都記者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1年,已經披露的中國餐飲行業的投資事件為37起,其中已經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22起,披露的投資金額總額為6 .97億美金,平均投資金額為3168萬美金。
在荊林波看來,這個利好的消息必定會刺激券商積*加大對餐飲領域的挖掘。然而,荊林波同時認為,餐飲業除了上市,缺乏融資的途徑,特別是中小型餐飲企業?!氨热缦M者刷卡消費,餐飲企業需要繳納2%的刷卡費,而百貨業一般僅為1%.國家扶持餐飲業的發展更需要融資渠道的創新,甚至可以考慮給微型企業設立扶持基金?!?/p>
觀點
1、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荊林波:政策的開放必定刺激餐飲企業加速上市進程。目前正在積*準備上市規劃的餐飲企業不下幾十家。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中國餐飲企業將出現融資和準備申請IPO的高峰。
2、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指引》要求公布餐飲企業的收入構成,保證了其營收的透明度。這或許會觸及企業一個甚為敏感的問題———納稅。
3、餐飲連鎖的資深餐飲業人士陳棠方(化名:目前餐飲業稅費的繳納模式有兩種常見模式,**種是個體戶采取定額交稅的方式,第二種是連鎖品牌根據自行申報營業收入納稅,此種方式的納稅額度約為營業收入的5.9%,其中5%為營業稅,其他教育附加稅等稅費約占1%.假如一個門店每月50萬元的營業額,通常企業的報稅額在20萬元-30萬元之間,如果如實申報營業收入,餐飲企業的生存會遭受嚴峻的挑戰。
相關報道
史上*強用工荒襲擊餐飲業,快餐巨頭啟動“搶人”計劃
按照《指引》的要求,欲上市的餐飲企業需要披露報告期各期的員工流失率,特別是店長、廚師、中層管理人員的流失率;發行人針對核心員工實施的激勵計劃,員工培訓及人才儲備計劃。這在正處于“用工荒”重壓之下的餐飲業,似乎有著更深的寓意。
“目前餐飲行業正遭遇史上*強的用工荒?!敝惺娇觳瓦B鎖品牌72街的總裁周明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透露,從2010年4月至今,公司已經5次上調了基層員工的工資,上漲幅度達到80%.“兩年前招一個普通的服務員工資在1000-1300元即可,但現在基本上已經超過了2000元。”周明透露。即便接連加薪,餐飲業找人難問題依然成為制約餐飲企業擴張的一大門檻。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西式快餐巨頭麥當勞發起了一場史上*強的“搶人”計劃。就在5月20日當天,麥當勞在全國1400多家餐廳同時特設招聘專區,通過全景式招聘向全社會招兵買馬。據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南區總經理張家茵透露,麥當勞將以此為平臺,計劃全年內招聘70000名員工。
麥當勞的公開資料顯示,從1990年深圳**家餐廳開業起,麥當勞至今在中國大陸開店總數超過1400家,擁有員工80000多名。而今年員工招聘的數量幾乎為其過去20多年在華員工的總數。在業界看來,在中國肯德基的市場占有率遠遠超過麥當勞,麥當勞通過大規模開店、招攬人才來搶占中國快餐市場。
對于餐飲業目前遭遇的招人難問題,張家茵僅輕描淡寫地向南都記者表示,這兩年行業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不過麥當勞卻甩出自己的優厚“福利”。麥當勞擁有先進而完整的零售服務業、地產行業、市場營銷、供應鏈等方面的知識系統,為公司80000多名員工提供與其職業生涯各階段相配套的課堂培訓和在職訓練,還有豐富的員工活動和激勵機制。2011年,麥當勞中國超過一萬名雇員獲得晉升,公司在人員培訓和發展上的資金投入亦超過3500萬人民幣。在這場搶人大戰背后,餐飲企業的關注點已經向如何實施激勵計劃、做好人才儲備計劃轉變,這點和《指引》的要求不謀而合。
周明指出,2010年前中國餐飲業人員成本占據餐飲業總營收的比例大概為5%,現在這個比例上升至7%-8%,而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這個比例高達20%以上。餐飲業人員成本的提高是未來的大趨勢,誰能提早做好應對,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周明告訴記者,除了連番上調工資之外,72街更設立了精益中心,專門做提高員工效率的研究?!凹僭O一個餐廳要20人才能正常運轉,但如果通過出品流程的合理改進,將人數降低至15人,等于避免了在物料、人工等方面的一些開支,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南都記者黃麗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