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東方網4月1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皮革膠囊”被曝光,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與此同時,一些關于珍珠奶茶原材料的熱議再次將奶茶安全問題推到大眾面前。近年來,不斷有業內人士稱,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嚼勁,在珍珠粉圓中添加
奶精兌水生意仍火
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房間,依次擺著封口機、飲水機、杯桶、吸管,對面一排是奶精、各種顏色的果粉、椰果和已經煮好的黑珍珠。
有人點珍珠奶茶,服務員麻利地從杯桶中抽出一個一次性塑料杯,用勺子舀上兩勺奶精,如有口味上的需求,再舀上一勺水果味果粉,加一勺黑珍珠或椰果,飲水機前加入熱水,攪拌均勻,拿到封口機前將杯子封口。不到十分鐘,一杯醇香可口的珍珠奶茶便新鮮出爐了。這樣的一家小店,開在一所中學附近,每到放學時間,學生就圍滿柜臺,兩名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的營業額上千元。
記者走訪了多家知名奶茶店,發現幾乎所有奶茶店都聲稱他們的奶茶配方是“天然而且特別的”,對于添加進去的各類物質和液體,也沒有明確標示。
批發成本低成分模糊
珍珠奶茶的“靈魂”在于奶精和珍珠粉圓,相對于一杯奶茶動輒十元左右的零售價,這些原材料的價格卻十分低廉。
在人民路上的幾家奶茶原料批發店內,各種原材料隨意堆放。奶精大多是大包裝,每包凈重50公斤,價格從40元到400元不等。店主介紹說,價格中等的一種奶精銷量*好。珍珠粉圓則有多種包裝,從500克一袋到2公斤一袋均有。據店主介紹,主要是為了方便小型奶茶店加工。仔細觀察這些原料的外包裝發現,茶粉和粉圓的外包裝上,有的標注著上海本地產,有的則只標注產出代理進口公司,未標注產地。幾乎所有包裝上,關于粉圓的成分介紹都會有木薯粉和食品添加劑字樣,但對于后者的描述卻大多語焉不詳。
在網上,500克裝的“珍珠”售價*低僅4元,*高不過8元。這些珍珠粉圓煮熟后就會變成人們熟悉的黑色珍珠。據賣家介紹,500克“珍珠”約有近千顆,以320毫升的杯子計量,調配40杯奶茶沒問題。“珍珠”的材質主要是木薯粉和食品添加劑。當問及后者主要包括哪些物質時,賣家毫不猶豫地吐出“焦糖色素、食用明膠”八個字。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膠質”其實是塑料
45歲的莊先生是國內一家知名連鎖奶茶店的老板,從事奶茶行業數十年,對于珍珠奶茶其中的奧秘,他深諳其道。珍珠奶茶在給人們的味蕾帶來甜美刺激的同時,也給人的健康帶來隱患。
“珍珠奶茶中彈性十足的物質被稱為‘珍珠粉圓’。”莊先生說,“珍珠是臺灣的特產,真正的臺灣珍珠其主材料是木薯淀粉,成色應該是偏白色的。”不過,由于單純的木薯淀粉并不能讓珍珠彈性十足,如今比較通用做法是在其中加入小麥蛋白。即便如此,有的商家還覺得彈性不夠,為了讓珍珠更有嚼勁,于是再投入了人工添加劑,市場上比較多見的是一種合成珍珠。
據莊先生介紹,目前有兩種價格低廉、不合格的黑珍珠在奶茶市場“擾亂秩序”。一種是由食用明膠做成的珍珠,如果食用明膠質量合格,則其與用木薯粉加糯米所做出來的珍珠相比,對身體傷害并不大,只是相對價錢來說便宜很多。
另一種珍珠是由木薯淀粉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膠質”的混合物所制成,所謂“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膠質”其實就是塑料,除了能增加“珍珠”的韌性外,人體根本無法吸收,更沒營養可言,其含一定的
“事實上,前一種‘珍珠’也暗藏殺機。”莊先生說。工業明膠價格約在6000—10000元/噸,食用明膠價格約在2萬—3萬元/噸,由于兩者成本相差巨大,一些不良商家會添加一些工業明膠。
中國明膠協會理事長王敬忠此前披露稱,1噸正規食用明膠原材料價格高達2000—3000元,而皮革邊角料1噸僅需100—200元。去年食用明膠供應量約5萬噸,且多數供應境外市場,形成每年1萬噸合格食用明膠的缺口。目前國內生產食用明膠的不法小廠有100多家,山東、河北、蘇浙一帶都是這些假冒食用明膠的根據地。
珍珠奶茶尚無國家標準三誘因致問題頻發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說,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珍珠奶茶的原材料來自正規渠道,但不排除一些街頭奶茶店進貨渠道不透明,原料品牌雜亂的現象。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我國目前尚未出臺針對珍珠奶茶這樣小行業的國家、行業、企業標準,也使這個行業的規范管理仍處于空白階段,執法部門很難規范管理,只能依據相關食品法進行監管。
為了防止藥品、食品出現問題,我國出臺并不斷修訂了相關法律,可為什么食品安全問題還是頻發?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金曉律師分析說,原因有三:
一、監管部門監管不力、執法力度和處罰力度不足。從監管來看,我國藥品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比較滯后,監管工作重審批,輕監管。涉及藥品、食品安全管理的部門眾多,采取分段監管和品種監管相結合的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監管邊界不清、監管重復和空白并存等問題。與此同時,執法缺乏威懾力,處罰力度不夠,客觀上助長了藥品、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
違法成本過低也是一些生產者以身試法的重要原因。《藥品管理法》中規定依照“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處以罰款,而《
二、部分生產者一味逐利,道德敗壞,毫無誠信可言。藥品和食品的質量尤其要靠生產經營者自律,但有的生產者為了獲取暴利,故意從事違法違規行為。當前部分生產者藥品和食品安全的自律意識和法律意識還非常淡薄,他們以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代價,獲取不正當利益。
三、消費者消費觀念錯誤,缺乏保護意識。有的消費者對于食品的觀念影響了生產者的行為,對食品外觀很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不法食品生產者作弊造假。近日曝出的工業明膠事件中,暴露出另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相同的物質入藥和入食所引起的重視程度截然不同。與藥品相比,食品更接近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一旦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其可能產生更廣、更深的影響。所以對于食品安全,無論是生產者、監管部門還是消費者均應當給予同藥品安全相同的重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