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新快報記者 龐倩影
??? "
??? 浙江省藥監局抽查96個批次的空心膠囊,有33批樣品
??? "毒膠囊"事件曝光至今已有數天,但包括
??? 在企業無作為之時,浙江省藥監局則公布了新昌空心膠囊生產企業的抽查情況,顯示96個批次的空心膠囊中,33批樣品鉻含量超標。廣東省藥監局昨日表示省內5家相關企業均無違規現象,而已抵新昌的國家藥監局督察組稱將及時公布監測情況。
??? 廣東省內5家相關企業無違規
??? 昨日下午,"毒膠囊"產地浙江新昌縣公布關于膠囊原料及半成品的抽檢結果,4家問題企業的61個批次的樣品(包括膠囊的原料、半成品以及成品中,有29個批次不合格;而另外檢查的14家生產企業的39個批次樣品中,有4個批次不合格。兩者合計,96個批次中有33批樣品重金屬鉻超標。
??? 與此同時,廣東省藥監局昨日公布的相關檢查結果顯示,廣東省現有3家空心膠囊生產企業、2家藥用明膠生產企業,均配備有用于檢測膠囊鉻含量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儀器。而在對上述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后,未發現企業存在違法違規生產行為。空心膠囊生產企業從具備合法資質的藥用明膠廠購進明膠,生產檢驗合格后出廠銷售,無用工業明膠代替藥用明膠生產行為。此外,目前包括廣州、北京在內的城市已經暫停銷售問題產品。
??? 截至目前,涉事的9家藥廠方面,除了丹東市通遠藥業、青海格拉丹東藥業、通化頤生藥業、吉林省輝南天宇藥業有召回問題產品的意向外,其余5家企業均無動作。而自稱昨日早上8時會公布第三方檢驗結果的修正藥業,截至記者發稿前,也未披露結果。目前,包括修正藥業、通化金馬在內的6家膠囊鉻超標企業正在等待復檢結果。吉林省藥監局委托吉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進行的復檢至今沒有結論。
??? 2010年的藥典對重金屬有限定
??? 衛生部部長陳竺昨日回應"毒膠囊"事件時表示,"藥物膠囊的重金屬限量早就有標準。2010年的藥典就有規定,藥典既是標準又是法律,所以我們現在要依法嚴加管理。"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中國醫藥包裝協會空心膠囊委員會早在2007年時就反復強調,藥企對膠囊鉻含量必須要有自檢過程,不得超過2mg/kg的標準線。
??? 陳竺還表示,膠囊重金屬超標要依法管理,有責任的企業家應承擔起社會責任。"對我們的藥品,對企業家的誠信,對醫藥衛生事業還是要有信心,有責任的企業家、科學家一定是我們國家醫藥行業的主流。
??? "毒膠囊"曝光后,有患者自行打開膠囊,只服用藥粉。對此,陳竺表示,膠囊里的東西用一個饅頭來服那可不行的。膠囊對有些藥物來說增強藥效避免副作用的作用,還是要執行醫囑。
??? 相關鏈接
??? "毒膠囊"成涉事企業支柱
??? 在"毒膠囊"事件曝光后,相關涉事企業如通化金馬,昨日也正好發布去年年報,顯示被曝采用有毒明膠生產而成的清熱通淋膠囊2011年營業收入達1091萬元,同比增長45.14%,增速在通化金馬醫藥產品中排名第二;毛利率更是達78.10%,高于通化金馬醫藥業務整體毛利率。而修正藥業在工信部評選的"2011年百強醫藥行業工業企業"排名中,列營業收入全國第二位。據估算,其中六味地黃膠囊、克拉霉素膠囊等至少14款產品銷售額過億元。蜀中制藥的阿莫西林膠囊年銷量則達40億粒,因多次超低價中標,而被醫藥業界成為"價格殺手".
??? 面對"毒膠囊"對相關企業業績的推動作用,業內稱只是曝光的9家或只是冰山一角。目前國內每年市場內銷售2000億-3000億元膠囊藥品,約10%左右的膠囊藥品都涉用問題明膠。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