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實習生 于思奇
??? 本月月初,
??? 近日,國家發改委再度約談本輪食用油漲價企業,強調維護價格穩定。有大型食用油企業表示,已被要求暫緩漲價兩個月。
??? 不過,專家認為,這樣做治標不治本。
??? 油料作物嚴重依賴進口
???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經濟研究室主任何秀榮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本輪食用油漲價一方面是受輸入性物價因素影響,即目前國際油料油脂市場不斷上漲的行情;另一方面,近期國內柴油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逐漸增加,再加上食用油企業自身在前期積累了一定的成本壓力,這些也是助推本輪漲價的元兇。
???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食用油總供給量為2865.1萬噸,其中國產油料只有434.8萬噸,其余80%需要依靠進口。
??? 食用油對外依存度如此之高,也是導致今天"'油'你漲"狀況出現的根本原因,甚至有人戲稱"國際市場'感冒',國內市場就會'吃藥'".
??? 據金龍魚營銷公司總經理陳波介紹,目前國內食用油市場近70%的份額是豆油和調和油。而海關統計顯示,2011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5264萬噸。"這大概占國內目前大豆消費總量的80%".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廖伯壽告訴《中國科學報》。
??? 由此,也不難看出我國食用油市場所面臨的窘境。
???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長王漢中則指出,除了受國外油料作物價格變動影響外,食用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還在于:目前國內種植油料作物相對效益較低以及農村勞動力匱乏等。
??? 培育油料作物新品種是出路
??? 雖然財政部已于本月6日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將加大力度,繼續整合和統籌資金支持油茶、核桃、油橄欖等木本油料產業的發展來緩解"食用油之困".但是,專家認為,在耕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培育出單產高、機械化程度高的油料作物新品種應當是破解食用油難題的主要出路。
??? 在去年12月14日~15日召開的"農業部大豆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分中心工作會議暨大豆產量突破學術研討會"上,與會的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邱麗娟介紹,優良品種對大豆高產的貢獻率約為40%.
??? 因此,培育高產品種是提高大豆單產的根本。在種植面積不可能擴大的現實情況下,這也是增加我國大豆總產的有效途徑。
??? "而為確保單產高的大豆新品種能充分發揮其高產潛力,從事機械化手段和水肥配套措施等的研究來確保大豆'苗夠、苗勻、苗壯'是目前提高大豆單產的主攻方向".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楊文鈺介紹說。
??? 同時,廖伯壽表示,花生目前是油料作物里單位面積產油量*高的。"一畝花生的產油量與四畝大豆相當。如果不通過大規模的擴大種植面積,僅通過挖掘油菜和花生這兩種作物的產油潛力的話,我國植物油的生產能力應該還可以增長50%到70%以上,這可能也是我國將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 新品推廣存短板
??? 采訪中《中國科學報》發現,雖然育種專家們在育種方面都信心百倍,但他們培育出的優良品種不一定能經受住品種推廣等環節的再次考驗。
??? 據了解,雖然20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已正式將"實施花生良種補貼試點"納入其中,但有限的補貼款在促使農民換種和推進新品種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仍然有限。
??? 采訪中記者接觸到的幾位專家都表示:在一次又一次"'油'你漲"危機過后,如何才能加快我國高單產、高含油量、高機械化操作的油料作物品種的研究進程,如何才能大范圍地推廣這些新的優良品種,如何才能提高農民種"油"的積*性,都是應該思索的問題。
??? 比起"約談",也許這才是真正擺脫食用油漲價局面的根本。
??? 《中國科學報》 (2012-04-17 A4 綜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