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專案組揭秘新型
??? ■ 警方揭秘動物廢棄物煉制地溝油特大案 變身“合格牛油”添加至
??? ■ 1斤豬廢棄物能熬4兩油 家庭作坊一個月能熬500-600斤
白龍橋生豬屠宰廠每天有60斤左右 豬廢棄物給楊貴根熬制地溝油。
李衛堅用于煉存地溝油的房子外堆滿了初煉油,還裝了攝像頭。 本版圖片 早報記者 葛熔金
早報記者 葛熔金 發自浙江金華
原料管控防不勝防 銷售終端無法檢測
“如果煉油的原料僅僅是依靠屠宰場的動物廢棄物,或許管控屠宰場會立見成效。但很多黑窩點的地溝油煉制原料非常龐雜,來源防不勝防。”只要能熬油的動物廢棄物,很多窩點都會拿來利用。這些動物廢棄物可能是來自菜場雞鴨宰殺后的遺棄物,也可能是被人遺棄不能食用的各類病死、變質和腐敗的肉質品,或者用于工業原料的豬皮等物。
由于沒有明確的檢驗指向物,僅僅根據國標進行質檢,質檢部門也沒有辦法分辨出“地溝油”,整個銷售終端管控變得幾乎不可能。在此次查獲的一家涉案
3月21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浙江、安徽、上海、江蘇、重慶、山東6省市公安機關集中行動,全環節摧毀一個特大跨省新型地溝油犯罪網絡。該案中,涉案人利用動物廢棄物煉制地溝油,在經過一些油脂公司精加工以后以“牛油”的身份添加至餅干、
不過,案件偵破背后,卻也暴露出政府相關部門對新型地溝油源頭、終端管控的兩難。由于沒有明確的檢驗指向物,質檢部門沒有辦法分辨,且從外觀、氣味上看經過精加工的新型地溝油幾乎能“以假亂真”,堂而皇之進入食品企業。另一方面,屠宰場、菜場宰殺動物后的遺留物,被人遺棄不能食用的各類病死、變質和腐敗的肉質品,都可能被用來當做新型地溝油的煉制原料,源頭管控相當困難。
“要明確是否為新型地溝油,**的方法,只有查實地溝油從動物廢棄物收集、煉制到銷售的整個環節。”專案組人員說。或許,今后如何在新型地溝油的原料管控以及找出更好的檢測辦法等方面,都是政府相關部門需要思考的問題。
犯罪網絡
歷時5個月
全環節偵破地溝油案
去年8月,溫州樂清市警方在一次走訪活動中了解到,該市大荊鎮蔗湖村有人私自煉油,臭味四處飄散。隨后,警方前往該處調查,發現房內擺放著一臺碾壓機和幾口大鍋,鍋內是一些動物內臟;角落里擺著數十個塑料桶,里面裝著顏色不一的油制品,現場臟亂不堪、惡臭難當。*終,警方以工廠涉嫌生產、銷售地溝油,將老板干某和工人羅某、楊某控制,并會同工商部門對加工點生產的1噸涉案“牛油”予以抽樣、查封。
在警方對該加工點老板干某的審訊中獲悉,干某來自浙江臺州,這個加工點是他于2011年2月才開辦的,之前他一直在其妹妹位于臺州的煉油廠工作。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干某妹妹與杭州蕭山區1家油脂公司和安徽人潘續韓生意來往密切,其中與潘續韓的資金來往達500余萬元。不過,此后樂清警方在對蕭山油脂公司和潘續韓的調查過程當中遇到一些問題,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在此情況下,樂清警方將該案上報至溫州市公安局,并逐級報至浙江省公安廳。“去年3月,在我們全環節偵辦由浙江寧海發端、涉及14個省的‘由泔水油制作地溝油’大案后,具備一些處理該類案件的經驗。當樂清上報這個情況后,我們感覺這個背后問題可能非常嚴重,必須花大力氣去偵辦。”一名專案組成員表示。
去年10月21日,浙江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召集溫州、杭州、金華、嘉興、臺州和寧波等地治安支隊的主要領導,在樂清召開專門協調會。會上,警方明確這種由動物廢棄物煉制的油脂屬于新型地溝油,各地對此要重點打擊和取締,同時專門成立“10·21”專案組對此類行為進行針對性偵查。
去年11月中旬,警方調查發現,潘續韓將熬制、收購來的廢棄油脂轉手賣給金華的李衛堅。“這類案子并不是簡單打掉幾個加工窩點、抓一些煉制者和收購者就能解決問題的,這些只是‘神經末梢’,必須對從煉制到銷售的整個環節徹底打擊才會取得明顯效果。”專案組成員說。而正是李衛堅進入警方的視線,并對其展開偵查,讓一個巨大的跨省新型地溝油犯罪網絡漸漸浮出水面。
在整個新型地溝油犯罪網絡中,李衛堅充當“掮客”角色,他先是從個人、黑窩點收購動物廢棄物煉制的初煉油,然后把這些油轉賣給全國一些省份的油脂公司賺取差價。在對李的布控中,警方發現李收購地溝油的窩點不僅局限金華本地,還涉及浙江省內溫州、寧波和臺州等地。而他的銷售網絡更是遍布重慶、安徽、江蘇和上海等各省(市,其中僅對江蘇連云港康潤食品用料有限公司,去年11月的出貨量就達到40多噸,而某油脂公司從他這里購買了上百噸油脂精加工成的“牛油”。
今年3月,經過長達4個月的嚴密布控和調查取證,警方基本掌握了整個新型地溝油犯罪網絡從煉制到銷售的全流程,抓捕時機成熟。3月中旬,公安部召集浙江、安徽、上海、江蘇和重慶警方,在3月21日對此案展開收網行動。3月21日,警方對浙江的數個地溝油煉制、存放窩點,以及重慶、安徽、江蘇和上海等多個地溝油加工廠進行集中行動。在集中行動中,由于江蘇某油脂廠負責人身處山東,為此公安部協調山東警方也參與此次抓捕。行動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00余人,現場查扣地溝油3200余噸。
“技術革新”
地溝油精加工后
能“以假亂真”
在金華市婺城區蘇孟鄉橋頭村的一幢民居,堆滿了各種裝有油脂塊的編織袋和鐵桶,有些油脂已融化后外溢到路基上,不時發出陣陣惡臭,房子四周圍著警戒線。這就是3月21日警方破獲特大跨省新型地溝油犯罪網絡中,重要嫌犯李衛堅從事煉制、存儲和銷售地溝油的場所。
早報記者發現,在這幢房子的周邊裝了一些攝像頭,在詢問附近村民后了解到,這些攝像頭已裝了好久,應是李衛堅裝的。“你不要看這么幢房子,以前進進出出運油的車子很多,不少還是外地牌照的。李衛堅不但在房子里存放油脂塊,還自己煉油,每次熬油時都很臭,我們都不敢開窗子。因李是本村的,我們不怎么好說。”一位村民透露,這里煉油已有五六年,起初李自己煉的較多,后來是外面運過來的多。
李衛堅靠這起家,生意越做越大,接著他鼓動親朋好友集體加入,他的老婆、侄子和哥哥等都漸漸加入了這個地溝油犯罪網絡。他們開始四處向個人和黑窩點收購由動物廢棄物初煉的地溝油,價格從*開始的3000余元/噸一直飆升至案發前的近5000元/噸,而且收購區域也從金華本地拓展至浙江各地市。與此同時,李衛堅也在地溝油的煉制過程進行了“革新”,加入了牛角軟骨,使得地溝油的味道更加近似于“牛油”。
此后,李衛堅開始充當起地溝油銷售“掮客”,將這些油以7600元/噸的價格賣到重慶、江蘇、安徽和上海等地的多家正規油脂公司。僅從2011年1月到11月,李衛堅就獲利1000多萬元。在這些油脂公司中,有的是單純收購后通過精加工成“牛油”,有些除了收購外本身也進行此類地溝油的熬制。
接下來,各油脂公司都會將這些地溝油進行精加工,且加工方法基本類似。加工的過程,**要把油脂加溫溶化,用水洗掉皮、毛等大塊的雜物。去水去雜后,這些油脂中還游離著一些細小雜質和異味,就需要加入白土進行沉淀,吸附這些油的異味。即使如此,這類油脂還會散發惡臭,顏色也不夠清澈,還需多次高溫處理。
“這樣反復熬制除了讓地溝油沒有異味外,更重要的是讓地溝油的酸價降下來。這樣做出的地溝油不但從外觀、氣味上能‘以假亂真’,甚至能逃過相關部門的常規檢測。”一位知情人士介紹,酸價是脂肪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標志,酸價越低說明油脂質量越好,新鮮度和精煉程度越好。一般實用油的酸價在4以下,而這些地溝油的酸價往往超過20,但經過上述方法層層加工以后,酸價就可以降到4以下,甚至還能達到1。
由此,經過精加工的地溝油大部分被這些油脂企業用12500元/噸的價格,以“
這些正規油脂公司,通過該方法獲利巨大。如安徽省宿州某油脂公司,占地10余畝,全部工人僅20余名,他們除了向李衛堅收購外,自身也用一些雞鴨、豬牛的廢棄物熬制地溝油,并*終精加工成“牛油”。就是這么個規模不大的公司,公司臺賬顯示1年的流動資金上億元。
同時,這些正規的油脂企業為了隱藏向李衛堅等渠道購買地溝油的痕跡,在公司的資金往來上并不會直接出現向李衛堅付款的記錄,而是通過第三方進行資金往來。比如上海金山某油脂公司暗地里向李衛堅拿貨,但貨款記錄上卻顯示與安徽一家油脂廠結算,然后由安徽這家油脂廠再將錢打給李。
監管難題
新型地溝油源頭、
終端管控兩難
“與此前警方破獲的用泔水油制作地溝油案件相比,用動物廢棄物煉制地溝油犯罪端更為靠前。相對于此前犯罪端主要是精加工環節而言,新型地溝油案從收集、初煉環節開始就有著明顯的犯罪指向。例如該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李衛堅,為了讓煉制出來的動物油脂在外觀和氣味上更接近牛油,他在熬制油脂過程中就故意加入牛角軟骨,這表明李衛堅知曉油脂*終將作為牛油進入食品環節。”該案專案組相關人員表示。
事實上,相對于泔水油制作的地溝油,動物廢棄物煉制地溝油無論在源頭的原料管控,還是后期對銷售終端的嚴查都存在很大的困難。
“如果煉油的原料僅僅是依靠屠宰場的動物廢棄物,或許管控屠宰場會立見成效。但很多黑窩點的地溝油煉制原料非常龐雜,來源防不勝防。”據辦案民警介紹,只要能熬油的動物廢棄物,很多窩點都會拿來利用。這些動物廢棄物可能是來自菜場雞鴨宰殺后的遺棄物,也可能是被人遺棄不能食用的各類病死、變質和腐敗的肉質品。
這些情況,在警方查獲的部分黑窩點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如在金華李衛堅的窩點內,發現了大量用于工業原料的豬皮,這些發臭的豬皮被放在石板上刮油,刮下來的油放在鍋子里燒成地溝油,還有一些明顯腐爛變質的肉也被拿來煉油。而在安徽宿州的油脂工廠內,警方發現大量由雞鴨等禽類廢棄物煉制的地溝油,由此推斷這些禽類廢棄物可能來自菜場等場所。
由于沒有明確的檢驗指向物,僅僅根據國標進行質檢,質檢部門也沒有辦法分辨出“地溝油”,整個銷售終端管控變得幾乎不可能。而事實似乎如此,在此次查獲的一家涉案油脂企業,去年其精加工的地溝油在當地質量監督局的年檢中,油品質量被檢測為合格。目前尚無對新型地溝油有效的辨別方式,很多食品加工企業在毫不知曉的情況下,將這些油用于食品制作,存在很大的隱蔽性。
“要明確是不是新型地溝油,目前**的方法只有查實地溝油從動物廢棄物收集、煉制到銷售的整個環節。”專案組人員說,由于這類案件沒有明確指向的受害人,因此需要辦案民警有較強的責任心。同時,這類案件犯罪行為往往存在涉及人員眾多、跨省作案等特點,因此各級公安部門不能只想著“守土有責”,而是要做好協同作戰的準備,才能將案件證據掌握得更扎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