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浙江在線03月30日訊 中國人的說法,是"拼死吃
??? 可你大概沒想到吧,吃了會要命的河豚魚,居然已經出現在紹興的一個菜場里;更要命的是,攤主說,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河豚。
??? 菜場里竟有河豚公開出售
??? 3月18日,溫州傳來消息,一家四人,誤食河豚被毒倒。
??? 這給全省各地的相關部門敲了一次警鐘,春天,是河豚味道*鮮的季節,但也是毒性*強的時候,要嚴防河豚流入百姓餐桌。
??? 一檢查,紹興就發現有河豚"游入".當地的越城工商分局在市區*熱鬧的大江市場的一個水產攤位上,發現了這種特別漂亮的魚,扁圓的體形,黃白色的肚腹,美麗的斑紋,鮮黃的魚鰭……售價是20多塊一斤。
??? "這是河豚。"執法人員判斷。他們想把眼前30多條魚都沒收。
??? 攤主一臉無辜:"這不是叫巴魚嗎?"
??? 很快,執法人員一個電話打到漁政部門,兩位專家趕到現場,他們確定,這就是河豚。
??? 一大水桶河豚被當場沒收,足有十來斤重。
??? 知情人士說,在人來人往的菜場里賣明令禁止銷售的河豚,還真是近年來**次。
??? 有人專門送貨,來源正在追查
??? 除了沒收這些河豚,更重要的是要查到來源。
??? 攤主*初說,他是從上海的一家水產品批發市場里進貨的,十幾塊錢一斤,不貴。
??? 那么這個市場在哪里?叫什么名字?攤主卻不能自圓其說。隨后他又承認,有時候會有人送貨上門,送來什么,他就賣什么。
??? "這些魚,就是剛剛送來的,送貨人說,這叫巴魚,這是我**次賣這種魚。我也不知道這就是河豚。"攤主自辯。
??? 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追查,這些河豚,來源到底是哪里?是不是已經在當地形成了一條地下銷售鏈條,"一定要查出來,萬一還有人在賣,等到吃出了事,麻煩就大了".
??? 漁政專家告訴記者,在民間,確實有人把養殖河豚叫做"巴魚".個別水產商在用這個名字蒙混銷售。
??? 攤主說,這些魚剛剛開始賣,還沒賣出去過。對此,工商人員也頗為無奈,畢竟無法一一查證。
??? 現在,"我們已經讓這個經營戶以及市場負責人作出保證,不得再出售河豚".工商人員說:"河豚是國家禁止加工銷售的水產品,市民一旦發現有人非法出售加工河豚,應該立即舉報。"
????【延伸閱讀】
??? 有傳言"養殖河豚不太毒"
??? 專家:照樣有毒,一樣致命
??? 相關資料顯示,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發現的*毒的非蛋白毒之一,其毒力相當于氰化鈉的1250倍,而且其毒性很穩定,即使加熱到100℃,持續8小時,仍不能破壞其毒性。其中,*毒的部位是卵巢、肝臟。
??? 但河豚的鮮美,仍讓一些膽大饕餮拼死一吃。目前,坊間有一種說法:"養殖河豚毒性已經基本沒有,中國一些地方還有專門的養殖場,*終銷往國外。"
??? 對于這個說法,紹興農業局漁政處的工作人員說,養殖河豚也許不如野生河豚毒,但同樣有一定毒性,同樣會引起人體中毒,乃至致命,"至于日本,全是專業廚師在專門處理河豚,所以相對有保證,如果普通市民買了河豚回家燒,不懂得專門的做法,其實是相當危險的".
??? 醫學專家也介紹,河豚中毒的早期癥狀是口唇、舌、指尖發麻,眼瞼下垂,不久即可出現消化道癥狀,重癥者出現癱瘓、呼吸困難、神志不清等,*后可能因呼吸、循環衰竭而致死,"目前沒有特效藥,中毒嚴重時一般無法搶救".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